答案優(yōu)選1950年代以前民國政府正式頒布法令命名的國立大學(xué)(按命名時間排序)
1927年以前民國政府正式頒布法令命名的國立大學(xué):
1、國立中山大學(xué) 1926年8月,廣州
2、國立第四中山大學(xué) 1927年3月,南京(1928年2月改名江蘇大學(xué),1928年5月更名國立中央大學(xué))
3、國立勞動大學(xué) 1927年5月,上海(1931年解散)
4、國立同濟大學(xué) 1927年8月,上海
5、國立第三中山大學(xué) 1927年8月,杭州(1928年4月改名浙江大學(xué),1928年7月稱國立浙江大學(xué))
6、國立暨南大學(xué) 1927年9月,上海(1949年8月解散,1958年在大陸廣州復(fù)校,1991年在臺灣南投復(fù)校。兩岸兩脈分別發(fā)展。)
7、國立第二中山大學(xué) 1927年11月,武漢(1927年12月解散,1928年成立國立武漢大學(xué))
1928年-1930年民國政府正式頒布法令命名的國立大學(xué):

8、國立清華大學(xué) 1928年,北京
9、國立青島大學(xué) 1928年,青島(1931年更名國立山東大學(xué))
10、國立北京大學(xué) 1929年8月,北京
1930年-1940年民國政府正式頒布法令命名的國立大學(xué):
11、國立四川大學(xué) 1931年,四川
12、國立東北大學(xué) 1937年5月,開封(東北大學(xué)南遷開封,同年6月遷西安)
13、國立湖南大學(xué) 1937年,長沙
14、國立廈門大學(xué) 1937年,廈門
15、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xué) 1938年,西安(1939年8月改稱國立西北大學(xué))
16、國立西北工學(xué)院 1938年7月,西安【由北洋工學(xué)院(今天津大學(xué))、焦作工學(xué)院(今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北平大學(xué)工學(xué)院、東北大學(xué)工學(xué)院(今東北大學(xué))合并組成(1938.7-1950.12)】
17、國立云南大學(xué) 1938年7月,昆明
18、國立交通大學(xué) 1938年,貴州(指交通大學(xué)唐山分校、北京分校。另外,抗戰(zhàn)期間交通大學(xué)上海分校為汪精衛(wèi)漢奸政府接管,并命名為偽“國立交通大學(xué))

19、國立廣西大學(xué) 1939年,桂林
20、1940年以后民國政府正式頒布法令命名的國立大學(xué):
21、國立中正大學(xué) 1940年,南昌(1949年更名國立南昌大學(xué))
22、國立第五中山大學(xué) 1927年6月,開封(1930年更名省立河南大學(xué),1942年更名國立河南大學(xué))
23、國立復(fù)旦大學(xué) 1942年1月,重慶(1946年遷上海)
24、國立貴州大學(xué) 1942年,貴陽
25、國立重慶大學(xué) 1942年,重慶
26、國立山西大學(xué) 1943年4月,陜西韓城(1946年3月遷回太原)
27、國立臺灣大學(xué) 1945年,臺北
28、國立安徽大學(xué) 1946年,安慶(1949年遷蕪湖)
29、國立蘭州大學(xué) 1946年,蘭州
30、國立政治大學(xué) 1946年,南京
31、國立北洋大學(xué) 1946年,天津
32、國立南開大學(xué) 1946年10月,天津
33、國立長春大學(xué) 1946年10月,長春

34、國立焦作工學(xué)院 1949年4月,焦作(1950年遷天津,1978年遷徐州,為今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
35、國立黃河流域水利工程??茖W(xué)校 1942年5月,開封(1946年并入國立河南大學(xué),1954年合并組建了武漢水利電力大學(xué),2000年合并入武漢大學(xué))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敕令國立大學(xué)一律去掉“國立”二字。至此,除了臺灣仍有保留 “國立”二字,中國大陸已不存在含有“國立”二字的大學(xué),但是現(xiàn)在部委指數(shù)高等學(xué)校尤其是國家重點建設(shè)的高校依然具有國立的涵義,只是在名稱上不再使用 “國立”二字。
含有“國立”二字的大學(xué)在中國境內(nèi)僅在臺灣存在,如:國立臺灣大學(xué),國立交通大學(xué),國立清華大學(xu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xué),國立成功大學(xué),國立政治大學(xué),國立中央大學(xué),國立中興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