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整理好的大學生物化學簡答題,問答


優(yōu)選答案26、離子交換色譜的流動相必須是有一定離子強度的并且對pH有一定緩沖能力的溶液
27、1. 離子交換樹脂的預處理
(1)物理處理 預處理前要先去雜過篩,粒度過大時可稍加粉碎,粉碎后的樹脂應篩選或浮選處理。經(jīng)篩選去除雜質后的樹脂,還需要水洗以去除木屑、泥沙等雜質,再用酒精或其他溶劑浸泡以去除吸附的少量有機雜質。
(2)化學處理 化學處理的方法是用8~10倍的1mol/L的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交替攪拌浸泡,4h左右,反復用水洗至近中性后。
(3)轉型 按使用要求人為地賦予樹脂平衡離子的過程稱為轉型。常用的陽離子交換樹脂有氫型、鈉型、銨型等;常用的陰離子交換樹脂有羥型、氯型等。
2. 離子交換操作條件的選擇
(1)交換pH值 pH值是最重要的操作條件。選擇時應考慮:在藥物穩(wěn)定的pH值范圍內;使藥物能離子化;使樹脂能離子化。一般,對于弱酸性和弱堿性樹脂,為使樹脂能離子化,應采用鈉型或氯型。而對強酸性和強堿性樹脂,可以采用任何形式。若抗生素在酸性、堿性條件下易破壞,則不宜采用氫型和羥型樹脂。對于偶極離子,應采用氫型樹脂吸附。
有沒有整理好的大學生物化學簡答題,問答

(2)洗滌 離子交換后,洗脫前樹脂的洗滌對分離質量影響很大。洗滌的目的是將樹脂上吸附的廢液及夾帶的雜質除去。適宜的洗滌劑應能使雜質從樹脂上洗脫下來,不與有效組分發(fā)生化學反應。目前生產(chǎn)中使用軟水進行洗滌,常用的洗滌劑有軟化水、無鹽水、稀酸、稀堿、鹽類溶液或其他絡合劑等。
3. 裝柱及上樣
離子交換劑的裝柱與一般柱色譜技術相同.主要是防止出現(xiàn)氣泡和分層,裝填要均勻。防止產(chǎn)生氣泡和分層的方法是裝柱時柱內先保持一定高度的起始洗脫液(一般為柱高的1/3),加入樹脂時使樹脂借水的浮力慢慢自然沉降。裝柱完畢后,用水或緩沖液平衡到所需的條件,如特定的pH、離子強度等。
上樣是指將溶解在少量溶劑(通常為展開劑)中的試樣加到色譜柱中,使被交換物質從料液中交換到樹脂上的過程,分正交換法和反交換法兩種。正交換是指料液自上而下流經(jīng)樹脂,此交換方法有清晰的離子交換帶,交換飽和度高,洗脫液質量好,但交換周期長,交換后樹脂阻力大,影響交換速率。反交換是指料液自下而上流經(jīng)樹脂層,樹脂呈沸騰狀,所以對交換設備要求比較高。生產(chǎn)中應根據(jù)料液的黏度及工藝條件選擇,大多采用正交換法。在離子交換操作時必須注意,樹脂層之上應保持有液層,處理液的溫度應在樹脂耐熱性允許的最高溫度以下,樹脂層中不能有氣泡。
有沒有整理好的大學生物化學簡答題,問答

上柱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控制流速的加壓或減壓裝置,尤其是采用細長柱或細目交換劑時,壓力控制非常重要。加壓法是用打氣入柱的方式進行加壓,可用一個裝有樣品的分液漏斗與柱用橡皮塞連接.分液漏斗上端串有壓力計并經(jīng)緩沖瓶與打氣管相連,當達到所需壓力后就將打氣管夾緊。減壓法是在柱的排出口增設抽氣裝置,工業(yè)上多采用此法。
3.洗脫
完成離子交換后,將樹脂吸附的物質釋放出來重新轉入溶液的過程稱作洗脫。洗脫劑可選用酸、堿、鹽、溶劑等。洗脫劑應根據(jù)樹脂和目的藥物的性質來選擇。對于強酸性樹脂,一般選擇氨水、甲醇及甲醇緩沖液等作為洗脫劑;弱酸性樹脂用稀硫酸、鹽酸等作為洗脫劑;強堿樹脂用鹽酸-甲醇、乙酸等作為洗脫劑。若被交換的物質用酸、堿洗不下來,或遇酸、堿易破壞,可以用鹽溶液作洗脫劑,此外還可以用有機溶劑作洗脫劑。
有沒有整理好的大學生物化學簡答題,問答

洗脫過程是交換的逆過程,一般情況下洗脫條件應與交換條件相反。洗脫流速應大大低于交換時的流速。為防止洗脫過程pH值的變化對藥物穩(wěn)定性的影響,可選用氨水等較緩和的洗脫劑,也可選用緩沖溶液作為洗脫劑。若單靠pH值變化洗脫不下來,可以使用有機溶劑,選擇有機溶劑的原則是能與水混溶,并且對抗生素溶解度較大。
洗脫過程中,洗脫液的pH值和離子強度可以始終不變,也可以按分離的要求人為地分階段改變其pH值和離子強度,這就是階段洗脫,常用于多組分分離。這種洗脫液的改變也可以通過儀器來完成,稱為連續(xù)梯度洗脫。所用儀器稱作梯度混合儀。梯度洗脫的效果優(yōu)于階段洗脫,特別適用于高分辨率的分析目的。另,常對不同濃度的洗脫液進行分步收集,以獲較高的分離效果。
4. 樹脂的再生
(1)樹脂的再生和轉型 所謂樹脂的再生就是讓使用過的樹脂重新獲得使用性能的處理過程,包括除去其中的雜質和轉型。離子交換樹脂一般可重復使用多次,但需進行再生處理。對使用后的樹脂首先要去雜質,即用大量的水沖洗,以去除樹脂表面和孔隙內部物理吸附的各種雜質;然后再用酸、堿處理,除去與功能基團結合的雜質,使其恢復原有的靜電吸附能力。
常用的再生劑有1%~10%HCI、H2S04、NaCl、NaOH、Na2C03及NH40H等。常控制再生程度在80%~90%。
再生可在柱外或柱內進行,分別稱為靜態(tài)再生法和動態(tài)再生法。前者是將樹脂放在一定容器內,加入一定濃度的適量再生劑浸泡或攪拌一段時間后,水洗至中性,動態(tài)再生法是在柱中進行,其操作同靜態(tài)再生法。動態(tài)再生法既可采用順流(與洗脫流向相同)再生,也可采用逆流(與洗脫流向相反)再生。順流再生未再生完全的樹脂在床層的底部,殘留離子會影響分離效果;逆流再生床層底部的樹脂再生程度最高,分離效果穩(wěn)定。
28、交聯(lián)度越大,網(wǎng)狀結構越緊密,吸水量越小,吸水后體積膨脹越少;反之,交聯(lián)度越小,網(wǎng)狀結構越疏松,吸水量越多,吸水后體積膨脹越大。凝膠的型號就是根據(jù)吸水量而來,如G 25的吸水量(1 g干膠所吸收水分)為2 5 mL,型號數(shù)字相當于吸水量乘以10。
29、選擇合適的凝膠過濾介質應從分離目的和需要分離物質的分子大小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30、

問答題:
1、生物材料的預處理過程的具體步驟有哪些?
生物物質分離純化的第一個必需步驟就是從生物材料出發(fā),設法使所制備的目標產(chǎn)物轉移到溶液中,同時去除其他懸浮顆粒(如培養(yǎng)基殘渣、菌體、細胞或絮凝體等)以及改善溶液的性狀,以利后續(xù)各步操作,該過程通常稱預處理。
生物材料的預處理過程的具體步驟
1.動物組織和器官要先除去結締組織、脂肪等非活性部分,然后絞碎,選擇適當?shù)娜軇┬纬杉毎麘乙?br />2.植物組織和器官要先去殼、除脂,再粉碎,選擇適當?shù)娜軇┬纬杉毎麘乙骸?br />3.發(fā)酵液、細胞培養(yǎng)液、組織分泌液以及制成的細胞懸液等則根據(jù)目標產(chǎn)物所處位置不同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胞外產(chǎn)物,一般可直接利用過濾或離心方法,將菌體或其他懸浮雜質分離除去。對于胞內產(chǎn)物,則應首先通過離心等方法收集細胞或菌體,經(jīng)細胞破碎使生物物質釋放到液相中,再將細胞碎片分離除去。

來源:百度知道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