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必考公式題(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


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公務員考試必考公式題的問題,以及和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公務員考試必考公式題(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

本文目錄

公務員考試必考公式題(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

  1. 公務員考試中常用的有那些常用數(shù)學公式啊 大家?guī)蛶兔?/a>
  2.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常用公式有哪些
  3. 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
  4. 省考常識猜題技巧
  5. 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題型的邏輯方法有哪幾種

公務員考試中常用的有那些常用數(shù)學公式啊 大家?guī)蛶兔?/h3>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公務員考試必考公式題(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

數(shù)學推理題目首先要掌握數(shù)學的運算關系,按照其中的數(shù)量關系來進行習題的解析與解答,可將數(shù)字推理題分為以下十種類型:

1.和差關系。又分為等差、移動求和或差兩種。

(1)等差關系。這種題屬于比較簡單的,不經(jīng)練習也能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建議解這種題時,用口算。

(2)移動求和或差。從第三項起,每一項都是前兩項之和或差,這種題初次做稍有難度,做多了也就簡單了。

2.乘除關系。又分為等比、移動求積或商兩種

(1)等比。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比等于一個常數(shù)或一個等差數(shù)列。

(2)移動求積或商關系。從第三項起,每一項都是前兩項之積或商。

3.平方關系

4.立方關系

5.分數(shù)數(shù)列。一般這種數(shù)列出難題較少,關鍵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兩個不同的數(shù)列,有的還需進行簡單的通分,則可得出答案

6.帶根號的數(shù)列。這種題難度一般也不大,掌握根號的簡單運算則可。限于計算機水平比較爛,打不出根號,無法列題。

7.質(zhì)數(shù)數(shù)列

8.雙重數(shù)列。

(1)每兩項為一組,如

1,3,3,9,5,15,7,(21)第一與第二,第三與第四等每兩項后項與前項之比為3 2,5,7,10,9,12,10,(13)每兩項之差為3

1/7,14,1/21,42,1/36,72,1/52,()兩項為一組,每組的后項等于前項倒數(shù)*2

(2)兩個數(shù)列相隔,其中一個數(shù)列可能無任何規(guī)律,但只要把握有規(guī)律變化的數(shù)列就可得出結果。

22,39,25,38,31,37,40,36,(52)由兩個數(shù)列,22,25,31,40,()和39,38,37,36組成,相互隔開,均為等差。

34,36,35,35,(36),34,37,(33)由兩個數(shù)列相隔而成,一個遞增,一個遞減

(3)數(shù)列中的數(shù)字帶小數(shù),其中整數(shù)部分為一個數(shù)列,小數(shù)部分為另一個數(shù)列。

9.組合數(shù)列。

此種數(shù)列最難。前面8種數(shù)列,單獨出題幾乎沒有難題,也出不了難題,但8種數(shù)列關系兩兩組合,變態(tài)的甚至三種關系組合,就形成了比較難解的題目了。最常見的是和差關系與乘除關系組合、和差關系與平方立方關系組合。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8種關系的基礎上,才能較好較快地解決這類題。

10.其他數(shù)列。

2,6,12,20,() A 40 B 32 C 30 D 28

選C。2=1*2,6=2*3,12=3*4,20=4*5,下一個為5*6=30 1,1,2,6,24,() A 48 B96 C 120 D 144

選C。后項=前項*遞增數(shù)列。1=1*1,2=1*2,6=2*3,24=6*4,下一個為120=24*5 1,4,8,13,16,20,() A20 B 25 C 27 D28

選B。每三項為一重復,依次相減得3,4,5。下個重復也為3,4,5,推知得25。 27,16,5,(),1/7 A 16 B 1 C 0 D 2

選B。依次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這些數(shù)列部分也屬于組合數(shù)列,但由于與前面所講的和差,乘除,平方等關系不同,故在此列為其他數(shù)列。這種數(shù)列一般難題也較多。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常用公式有哪些

一、單一數(shù)據(jù):

主要包括基期值、現(xiàn)期值與增長之間的關系,??脊?。

二、兩數(shù)之比:

主要包括比重、平均數(shù)和倍數(shù)(三者的本質(zhì)均是兩數(shù)之比)幾個概念。

判斷列式類型為的現(xiàn)期與基期的變化情況。

三、年均增長:

求年均增長量,求年均增長率。

四、隔年增長:

隔年基期量和隔年增長率的求解。

五、多公式結合:

多公式結合的題目考查形式多樣化,核心是圍繞上述各類型的基本公式展開,相互組合,進行靈活考查。從上述公式中我們不難可以看出,資料分析的公式講求的是理解與靈活記憶,如果能將公式理解,并且能夠獨立推導,資料分析的公式其實是可以掌握并牢記的。另外,資料分析公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多公式都滿足相同的形式,比如比重、平均數(shù)、倍數(shù),他們其實本質(zhì)都是,也就是兩數(shù)之比的形式,所以比重、平均數(shù)、倍數(shù)的各個公式形式均很相似,那么對于這三個公式可以整理成一個公式進行記憶,來減少記憶量。如果有其他式子滿足這個形式,也同樣可以按照類似的方法去應用。相信通過對資料分析公式的梳理,可以加深各位同學對資料分析公式的印象,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以上就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常用公式有哪些的全部解答。

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

公務員考試行測數(shù)量關系題公式,比如:

1)工程問題: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行程問題:路程=速度×時間

相遇問題:路程和=速度和×時間

追及問題:路程差=速度差×時間

3)溶液問題:濃度=溶質(zhì)÷溶液

4)容斥原理題公式

①兩集合型的容斥原理題公式:滿足條件I的個數(shù)+滿足條件II的個數(shù)-兩者都滿足的個數(shù)=總個數(shù)-兩者都不滿足的個數(shù)。

②三集合公式型題公式:A+B+C-AB-AC-BC+ABC=總個數(shù)-三者都不滿足的個數(shù)。

5)植樹問題:單邊線型植樹公式:棵數(shù)=總長÷間隔+1;

單邊環(huán)型植樹公式:棵數(shù)=總長÷間隔;

單邊樓間植樹公式:棵數(shù)=總長÷間隔-1;

雙邊植樹問題公式:相應單邊植樹問題所需棵樹的2倍。

6)方陣問題:總人數(shù)=N2=(外圈人數(shù)¸4+1)2,最外圈為4N-4人

公務員考試行測數(shù)量關系題型有數(shù)學運算、數(shù)字推理。

考生可查看行測復習資料夯實行測技巧。

省考常識猜題技巧

1.省考常識如何猜題

省考常識如何猜題 1.關于行測的數(shù)學運算和常識部分有沒有什么猜答案的技巧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猜題技巧,比如:

1.數(shù)學運算

1)分析選項整體性,三奇一偶選其偶,三偶一奇選其奇。

2)選項有升降,不看最大最小,答案多為中間項;答案排序處在中間的兩個中的一個或是正確的選項。

3)選項中若有明顯的整百整千的數(shù)字,先代入驗證,多為正解。

4)看到題目中存在比例關系,在選項中選擇滿足該比例中數(shù)字整除特性的選項為正解。

5)一個復雜的數(shù)學計算問題,答案中尾數(shù)不同,直接應用尾數(shù)法解題即可。

6)極值問題中,問最小在選項中多為第二小的,問最大在選項中多為第二大的(先代入驗證)。

2.常識判斷

1)比較異同,找出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

2)絕對排除法

常識判斷,一些法律題中某些選項的說法太絕對,例如出現(xiàn)“必須”“禁止”“所有”“只有”等詞語,一般情況下該說法錯誤。而相反如果出現(xiàn)“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況下”等詞語,一般可初步判斷為正確選項。

[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或參考國考行測復習資料整理掌握行測各類題的答題思路及解法]

2.好心人幫幫我吧,告訴我公務員考試能不能猜題

你猜題,對自己不負責任啊,浪費時間、精力、物力,關于答題速度,給你下面這些建議一、常識判斷常識判斷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必考題型之一,要求考生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范圍。

2013年常識判斷部分與往年相比題量減少了5道,為20道;考點涉及科技、人文、經(jīng)濟、政治和國情社情等多個方面。預計2014年常識判斷部分不會發(fā)生太大變化。

1.重視平時積累。常識判斷的考查以基礎知識為主,雖然題目設計靈活多樣,但最終不會脫離基礎理論知識這根主線,這就要求考生平時要做好相關的知識儲備,穩(wěn)扎穩(wěn)打,才能勝券在握。

2.關注時事熱點。常識判斷的題目往往具有很強的時代感,除基本知識外,增加了對時政熱點的考查,特別是近幾年黨和中央的重要會議,都成為了常識判斷部分的重要考查對象。

這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識外,還要密切關注時政熱點。二、數(shù)量關系近年來,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shù)量關系部分主要考查數(shù)學運算這一題型,考試大綱中提及的數(shù)字推理這一題型并未出現(xiàn)。

預計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shù)量關系這一部分也將主要考查數(shù)學運算這一題型。數(shù)學運算的復習要從數(shù)學思維、計算技巧、題型演練和模擬提高四個方面入手。

了解六大數(shù)學思想的具體內(nèi)容,并深刻理解相應的解題方法;熟悉各種計算技巧,逐步提高解題速度;了解傳統(tǒng)題型,掌握每種題型的常用解題方法和步驟,在此基礎上深入掌握綜合題型;常做模擬練習,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三、判斷推理1.圖形推理近年來,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加大了對圖形推理的考查力度,題量顯著增加,由5道增加為10道;題型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僅有傳統(tǒng)型圖形推理,還有分類型圖形推理。

預計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圖形推理整體上將延續(xù)以往風格。圖形推理的備考重點在于全面了解并熟練掌握數(shù)量型圖形推理、位置型圖形推理、特征型圖形推理、組合型圖形推理和空間型圖形推理的解題要點,掌握圖形推理的分析方法,靈活運用特征分析法、求同分析法、對比分析法、位置分析法,從整體上把握圖形推理的解題思路。

2.邏輯判斷相對于判斷推理部分的其他題型,邏輯判斷對考生提出了較高要求,是考點的難點所在。近年來,邏輯判斷的題量穩(wěn)定在10道,包括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兩大部分。

預計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部分題量和題型不會發(fā)生太大變化。邏輯判斷的備考重點要放在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上。

對于可能性推理要從6大題型各自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入手進行深入的學習,同時還要學習一些??嫉倪壿嫽局R,有效應對考試中的必然性推理題目。對于智力推理在知道方法的基礎上要多做真題和模擬題,以達到熟練運用。

3.定義判斷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部分所給的定義一般較長,有時還會進行分類,從而涉及多個定義,這就相應的增加了考查的難度。定義判斷復習要了解定義判斷解題基礎,掌握常見的要點類型,在確定定義要點時能夠找準、找全,熟練運用解題方法,快速找到或總結歸納出要點,準確解題。

建議考生將備考重點放在研究真題,勤做練習上。4.類比推理類比推理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部分的必考題型之一,主要測查的是報考者對詞語之間關系的理解、比較和分析能力。

近幾年來,此部分的題量在5~10道之間徘徊,呈交替變化趨勢。類比推理備考重點在于詞項間關系的掌握,盡可能多地了解詞項間的各種關系,那么即使出現(xiàn)了關系的組合,也能夠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四、言語理解與表達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邏輯填空、閱讀理解和語句表達三種題型,重點考查考生規(guī)范使用語言文字和高效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預計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題量和題型變化不大。

1.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多積累一些常見詞語,打牢基礎知識體系。

另外,要想答好邏輯填空題目,不僅僅需要打牢基本的語文功底,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對生活的事理分析能力。2.要注重提高迅速而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nèi)涵的能力,要學會抓材料關鍵。

抓住關鍵,就能對題干中的某些信息產(chǎn)生敏感,形成條件反射,快速找到破題點,得出正確答案。3.多方關注以增加見識、培養(yǎng)語感。

通過對真題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試題體裁以議論文為主,新聞調(diào)查、時評、雜文等材料居多??忌鷤淇紩r,可多關注主流媒體網(wǎng)站,拓寬知識面,增強語感。

五、資料分析資料分析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穩(wěn)定題型,其信息量大、數(shù)據(jù)多、平均作答時間短的特點使之成行測考試中得分率較低的題型之一。1.掌握基本概念。

可以先從概念的定義、公式入手并結合例題熟悉概念的使用,逐步培養(yǎng)快速列式的能力。2.培養(yǎng)速算能力。

認真研讀權威教材的速算技巧,根據(jù)個人能力和習慣熟練掌握幾種適合自己的技巧,以保證在有限時間內(nèi)快速解題,并通過練習鞏固提高,這將在考試中迅速提高資料分析得分率。采納下吧。

3.如何猜對常識判斷奇葩題

第一,與眾不同法。

如果選不正確的,那么在四個選項之間進行橫向比較,找出一個選項與其他三個選項明顯不同,該選項一般為正確答案。如果選正確的,先找出一個選項與其他三個明顯不同,先排除該項,然后在其他三個選項間再進行橫向比較,找出一個與另外兩個不同,則這個與另外兩個選項不同的選項為正確答案。

【例1】關于歐洲***債務危機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歐元升值 B.歐元區(qū)經(jīng)濟低迷C.巨額財政赤字 D.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不協(xié)調(diào)解析:縱觀ABCD四個選項,其中只有A選項是正面信息,其余選項均為負面信息,因而選擇A選項?!纠?】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國家宏觀調(diào)控部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再貼現(xiàn)率 B.降低央行基準利率C.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D.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解析:四個選項中C是個稅起征點,其余三項均為率,說明實行該政策的主體不同,C排除,在剩余三個選項中,A、B項均為降低,只有D為提高,故選D.第二,自相矛盾法。

觀察四個選項,并對選項進行橫向比較。如果出現(xiàn)兩個選項的說法自相矛盾,則可以將其他選項排除,答案鎖定在這兩個自相矛盾的選項。

同時,被排除的選項則可以用來輔助解題?!纠亢zt是最常見的海鳥,被稱為海上航行安全的“預報員”.下列對海鷗獲得“預報員”稱號的解釋中不符合事實的是:A.如果海鷗貼近海面飛行,那么未來的天氣將是晴好的B.海鷗常落在淺灘、巖石或暗礁周圍,航海者可據(jù)此判斷附近是否有暗礁C.海鷗有沿港口出入飛行的習性,迷失方向時可觀察海鷗的飛行方向?qū)ふ腋劭贒.如果海鷗離開水面高高飛翔,成群結隊地從海邊飛向大海遠處,則預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解析:通過觀察四個選項,可以發(fā)現(xiàn)A項和D項都是要飛向大海,A項是天氣好,而D項是暴風雨即將來臨,明顯有矛盾。

所以排除B項和C項。另外根據(jù)常理推斷,暴風雨來臨時海上的危險要高于海邊陸地,海鷗應當在靠岸的地方躲避暴風雨,D選項的說法明顯有違常理,所以不符合事實。

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第三,絕對相對法。

在常識判斷的選項中,特別是涉及一些法律題目的時候,有一些選項的說法太絕對,例如出現(xiàn)“必須”“禁止”“所有”“只有”等詞語,一般情況下該說法錯誤。而相反如果出現(xiàn)“可以”“一般”“可能”“正常情況下”等詞語,一般情況下可以初步判斷為正確選項。

【例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社區(qū)矯正不適用于犯罪分子B.給予外國官員財物可能構成犯罪C.行賄人主動交代行賄行為的,應當減免處罰D.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應判處死刑解析:A項“不適用”、C項“應當”與D項“不應當”的說法都太絕對,所以說法錯誤。而B選項“可能”說法不絕對,因而當選。

【例2】下列關于國家行政機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法定的會議形式分為全體會議、常務會議和辦公會議B.各級國家行政機關都有權實施行政處罰C.行政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因此,由行政機關承擔全部舉證責任D.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解析:B項的“各級…都”,C項的“全部”,都是太絕對的選項,一般為錯誤選項,因而可以排除。對于A項和D項就需要有基本的常識了。

我們都知道犯罪的人是不能報考公務員的,而公務員被判處刑罰就可以說明公務員犯罪了,因而會被給予開除處分。所以D選項說法正確。

要知道,常識判斷作為行測考試的題型,本質(zhì)上還是在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及素質(zhì)??忌灰怀WR判斷的專業(yè)知識外表所迷惑,一定要靜下心來,聯(lián)系實際和利用生活常識,選出正確選項。

考試吧相信考生如果能將這三個方法熟練掌握,一定能使常識判斷部分得到令人滿意的分數(shù)。

4.省考的常識判斷部分怎么復習

從2005年開始,常識判斷的考點呈現(xiàn)出兩種變化趨勢。第一,考查的知識逐漸脫離“常識”的范疇,開始考一些比較偏、怪的知識點;第二,法律常識題目的比重逐漸加大,打破了以往各種知識均有考查的均衡情況。在這兩點變化的共同作用下,常識判斷的題目難度開始增大。2007、2008兩年可以說是常識判斷“走火入魔”的年份,全部25題都是法律常識,這給非法律專業(yè)的學生帶來了極大的不公平。有些題目即便對于法律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考點也過于冷僻,難以把握。在這一階段,常識判斷的題目開始向?qū)I(yè)的法律考試靠攏,不僅頻頻出現(xiàn)司法考試、法律碩士聯(lián)考的原題,也加大了案例型題目的考查力度。

正當絕大多數(shù)人都對法律常識感到頭疼甚而深惡痛絕時,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常識判斷題目終于回歸了理性,不再考單一的法律常識,而是包含了法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歷史、自然、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法律題目僅僅占7道,依然主要集中在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這四大部門法當中。時事熱點成為新的考點,奧運會、汶川地震、神舟七號飛船、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金融危機……國際國內(nèi)發(fā)生過的重要大事幾乎占據(jù)了半壁江山。

在今年的考試大綱中,常識判斷又有了不一樣的變化,不再單獨強調(diào)以法律常識為主,更加注重對考生綜合素質(zhì)的考查,在2009年考題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xiàn)了公平性。同時也在備考上,指明了應有的方向:

一、重在積累。除了法律常識以外,其他內(nèi)容很難系統(tǒng)復習,因此考生需要的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工作,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盲目的大量練習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還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二、分清輕重。法律題目所占的比重在去年的考試中已經(jīng)嚴重縮水,今年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因此考生已經(jīng)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背誦法條或是記憶很專業(yè)的法律知識,對四大部門法有簡單了解即可,同時頒布時間比較近的一些熱門法律需要格外加以注意。

三、把握時事。國際上和國內(nèi)發(fā)生的有重大影響的時事,是考生應該關注的對象,尤其是2008年11月以來的時事,比如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日本政權變動、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等最近一年內(nèi)發(fā)生的重要大事。

四、真題為綱??歼^的題目有可能重復,考過的考點有可能不變,即所謂“考題就是考過的題,考點就是考過的點”。最佳的復習材料仍然是往年考過的真題,也就是我們一向所提倡的“從真題中來,到真題中去”,通過真題的訓練把握命題者的出題脈路和常見考法。

綜上所述,對于常識判斷,考生最應該具備的就是一顆平常心態(tài),既不貪功近利,也要未雨綢繆,注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能出題的小細節(jié),積累為主,真題為輔,不斷擴充知識面才能從應對常識判斷。

華圖網(wǎng)校提供相關配套網(wǎng)絡名師課程,全部名師講解,幫你迅速掌握解題技巧,你可以點擊下面的圖標進入華圖網(wǎng)校首頁了解,謝謝。

5.公務員考試考場猜答案有哪些要訣

一、數(shù)字推理全奇必是奇:數(shù)列給出的項如果全是奇數(shù),答案必是奇數(shù);全偶必是偶:數(shù)列給出的項如果全是偶數(shù),答案必是偶數(shù)。

奇偶奇偶間隔走:數(shù)列給出的項如果是奇數(shù)和偶數(shù)間隔,答案必須符合此規(guī)律。從怪原則:選項中有0、1等多數(shù)為正確選項。

題目中全部都是整數(shù),選項中出現(xiàn)分數(shù)或小數(shù)多為正確答案;同理題干全部都是小數(shù)或分數(shù),選項中出現(xiàn)整數(shù)多為正確答案。看出整體有單調(diào)性,如果題目為單調(diào)遞增,選項中只有一個是大于題干中最后一個數(shù)字的,那么一般是正確答案。

分數(shù)數(shù)列中,分母多為質(zhì)數(shù),分數(shù)多需要分子,分母拆分找規(guī)律。二、數(shù)學運算 1、分析選項整體性,三奇一偶選其偶,三偶一奇選其奇。

2、選項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為中間項;答案排序處在中間的兩個中的一個往往是正確的選項。 3、選項中如果有明顯的整百整千的數(shù)字,先代入驗證,多為正解。

4、看到題目中存在比例關系,在選項中選擇滿足該比例中數(shù)字整除特性的選項為正解。 5、一個復雜的數(shù)學計算問題,答案中尾數(shù)不同,直接應用尾數(shù)法解題即可。

6、極值問題中,問最小在選項中多為第二小的,問最大在選項中多為第二大的(先代入驗證)。三、圖形推理 1。

圖形本身變化不大考慮對稱、旋轉(zhuǎn)、平移、翻轉(zhuǎn)等。 2。

圖形本身變化較大考慮元素數(shù)量、疊加等。 3。

若圖形復雜多變且出現(xiàn)怪圖,重點考慮共性,如共同元素數(shù)量、位置關系等。4。

空間型圖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擬題干。四、邏輯填空 1、注意找語境中與所填寫詞語相呼應的詞、短語或句子。

2、重點落在語境與所選詞語的邏輯關系上,而不是選項的詞語上。 3、選項中近義詞辨析方向是從范圍不同角度辨析的,選擇范圍大的。

4、從語意輕重角度辨析的,選項要么選最重的,要么選最輕的。 5、成語辨析題選擇晦澀難懂的成語。

五、片段閱讀 1、選項要選積極向上的。 2、選項是文中原話不選。

3、選項如違反客觀常識不選。 4、選項如違反國家大政方針不選。

5、啟示、告訴、道理材料的片段閱讀,不選文字內(nèi)容層面的選項。 6、啟示、告訴、道理材料的片段閱讀,選擇激勵人的選項或在精神上有觸動的選項。

7、提問方式是選標題的,選擇短小精悍的選項。 8、提問方式是錯誤的不正確的,要通讀材料在選擇選項,不能斷章取義。

六、判斷推理 1。數(shù)字比例與題干接近的選項要注意。

2。定義判斷題注意提問方式是屬于還是不屬于。

3。定義判斷若出現(xiàn)多定義,不提問的定義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強型推理題題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現(xiàn)一般為無關選項。

5。評價型推理題正確答案一般兼顧雙方。

6。結論型推理題正確答案一般為語氣較弱的選項。

7。排除弱化項、主觀項、論題偏離項,剩下往往是答案。

6.公務員考試前面5道常識題如何做啊一點頭緒都沒有

方法/步驟1: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到常識到底考什么。嚴格來說,常識主要測查考生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zhì)等,涉及政治、經(jīng)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等多方面。寥寥幾句話概括,我們卻要辛苦學習好一陣子。

常識范圍廣、內(nèi)容多、知識點雜,且屬于那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題目,要說快速解題方法,除了萬能排除法經(jīng)常用到,也沒有特別靠譜的方法能讓我們直接定位到正確答案。所以,要想在常識這一塊拿到好分數(shù),每天堅持積累就非常重要。

具體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下手。一是通過看書或者聽課直接積累知識。比如古代歷史、中國地理等,是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很好掌握的,當然,不求全,盡可能多掌握一些就好。二是通過做題間接積累。平常多做常識題,速度當然要有,但在分析解析時不能看了就過了,一道題所涉及的知識必須全掌握,包括錯誤選。

有些小伙伴常常抱怨,我做了好多題,可就是提不高。原因就在于也許這些題你只是簡單的做過而已。

方法/步驟2:

常識判斷當中也會考到最近的一些時事動態(tài),這就需要大家多關注一些社會現(xiàn)象,思考一下社會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多考慮解決類似問題的對策。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們可以借助外力充實我們、提升我們??梢远嗳タ纯础度嗣袢請蟆贰赌戏街芸罚P注國內(nèi)外大事件、時事政治、人大會議等,就可以慢慢將知識的積累量提升上來,且如此也能夠讓你有更多的積累去應對申論考試。

當然,我們在看書、做題的時候,沒有必要刻意去要求自己瞬間記住,就當十萬個為什么來看,零敲碎打的記住一些就行。要的是廣度,而不是深度,看得越多,遇到考點的概率就越大??荚嚩际沁x擇題,有一個選項能有點印象就有可能排除一個錯誤選項。同時考前一天也應該集中突擊看看,把能找到的常識資料都瀏覽一遍。

方法/步驟3:

以下是我以前整理的常識資料,你可以先看看:

1,科普常識:

最近幾年,常識判斷中有兩類考點所占的分量非常大,也就是生活常識和科普常識,一般都要占到1/4,甚至1/3。在很多文科生那里,這些分的命運跟數(shù)學運算一樣,壓根就是被拋棄的。其實生活常識只考“怎么辦”,科普常識才側重“為什么”,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知識。比如下面兩個題,前一個就是考生活常識,后一個考科普常識。祝你早日上岸!

7.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題怎么復習

買一本行政能力測驗的書看一遍,然后把歷年的真題做一遍。

雖說很多題目需要平時多積累,但是通過題海戰(zhàn)術,短時間的訓練也可以使你的答題速度有大幅的提高,另外有很多邏輯題也需要不斷地做來來提煉相應的答題思路。

補充:

買一本申論的書,通常行政能力測驗和申論的書都是一套一套的。上面各種范文都有。

公文也不會13種都考到的,頂多考到報告之類,大概知道格式就行。

一般就是看一篇材料,第一題讓你概括材料反映的問題,第二題針對這些問題你提出什么措施,第三題就是寫一篇論文。準備申論可以多看看半月談,學會總結那些官文的框框,通常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的~

8.怎樣安排省考行測的答題順序

你好。

您問的是答題順序.之所以講究順序,是為了提高得分。所以詳細講一下具體情況。

公務員行測模塊的試卷順序是:1常識。2計算。

3言語理解。4邏輯判斷 5資料分析。

一般稱為五大模塊。大概給你說一下,這些題的分值。

言語理解占分最多。一般在35分左右。

數(shù)學計算占分較少,15-20分。但是!請注意公務員的計分方法。

并不是說一題固定多少分。而是采用加權形式,就是說一個題目如果很多人都錯了,而你做對了,你會得很多分,而一道題很多人都對了,你做錯了,那就扣很多分。

按照這個方法來計算分數(shù),往年得數(shù)學計算與資料分析題目往往一道題超過一分,甚至達到1.5分,而言語理解一般保持在0.6分/題。常識0.4/題(平均值)。

結合試卷順序和分值來看,我建議:1先答自己擅長的(提高信心。2資料分析千萬不要放在最后一塊答。

(因為資料分析五篇資料,會有一到兩篇非常簡單,但是由于資料分析往往在試卷最后一個模塊,很多人來不及做,丟分嚴重)3.常識題不要花太多時間,順序自行安排(因為常識涵蓋方面太廣,誰都不敢說自己擅長常識塊,大家都不會?。?4.邏輯判斷最好放在言語理解塊后面答,思路更清晰。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事可以問我祝你成功。

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題型的邏輯方法有哪幾種

定義判斷并不是判斷定義本身的正誤,而是根據(jù)給出的定義(定義核心的內(nèi)涵和外延),進行全面的理解、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最終選擇最符合題意的備選項。

定義的邏輯方法有以下幾種:

(1)“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

就是通過揭示概念最鄰近的“屬”概念和“種差”來明確概念內(nèi)涵的邏輯方法,一般可用公式表示:被定義項=種差+鄰近屬概念。

具體解釋如下:

第一,被定義項的鄰近屬概念,即比被定義概念范圍更大、外延更廣的概念,以確定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屬于哪一類事物。

第二,被定義項的種差,即指被定義項的這個種概念與同屬于其他同級種概念在內(nèi)涵上的差別,這種差別也就是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同其他對象的本質(zhì)區(qū)別。

第三,把被定義項同屬加種差構成的定義項用定義聯(lián)項聯(lián)結起來,構成完整的定義。

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動物。

解析:這是給“人”下的定義。其中,“人”的屬概念是“動物”,確定人是動物這類事物中的一種;“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是種差,是將人與其他動物相比較而得出的本質(zhì)差別;“是”是定義聯(lián)項,它把被定義項與定義項(屬+種差)聯(lián)結起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定義。

(2)四要素分析法

定義中通常包含四項要素,即主體、對象、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這四項要素可能全部出現(xiàn)在題干的定義當中,也有可能只出現(xiàn)其中的一項。

1.主體,就是行為或事件的發(fā)動者、當事方,如果選項不能滿足定義中對主體條件的要求,即可排除。

2.對象,是指行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某些定義必須針對某些特定的對象,如某些單位和個人。

3.主觀要素,即行為者或事件的當事人主觀上具有什么樣動機、意圖、追求一種什么樣的目的。

4.客觀要素,指客觀上實施了什么行為,采取了怎樣的行為方式,達到了一種什么程度,造成了一種怎樣的結果。

(3)定語中心詞分析法

在題干中沒有明顯的主體、對象、主觀要素或客觀要素的情況下,而且題干中有一連串定語的情況下,我們采用定語中心詞分析法。中心詞表示的是行為或事件的一個大類,也就是邏輯上的“屬”,定語是對中心詞的的限制或修飾,使這個大類進一步縮小、精確化,在邏輯學上我們稱之為“種差”。題目既有可能同時將定語和中心詞作為考查點,也有可能中心詞并無特殊之處,題目的考核點重在對定語中所設定的條件。

大家關于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題型的邏輯方法都清楚了嗎,更多關于公務員考試的熱點資訊,考情分析,小編會持續(xù)關注。

好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公務員考試必考公式題和公務員考試行測,關于數(shù)學題目有哪些常用公式問題對您有所幫助,還望關注下本站哦!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提交報名同學/家長: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diào)劑,同意《隱私保障》條例,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商為您提供服務!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