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抽象技巧(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


老鐵們,大家好,相信還有很多朋友對于公務員考試抽象技巧和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的相關問題不太懂,沒關系,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分享公務員考試抽象技巧以及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的問題,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公務員考試抽象技巧(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

本文目錄

公務員考試抽象技巧(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

  1. 國家公務員考試過程中行測的答題有沒有什么技巧的
  2. 公務員考試行測圖形推理解題技巧有哪些呢
  3. 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
  4. 公務員考試中的圖形推理題怎么做啊
  5. 公務員考試有作答技巧嗎

國家公務員考試過程中行測的答題有沒有什么技巧的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公務員考試抽象技巧(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難度判斷法定義:難度判斷法是指根據試題的難度確定答案的基本位置。基本原理:由于行測全是四選一的客觀題,所以無論如何答案都在ABCD這四個選項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試題設置的原則,答案分布應當均衡,因此各個答案出現的機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試題中,哪種題的答案放在哪個位置?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難題的答案放前邊,易題的答案放后邊。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斷難題和易題。難題是指試題涉及較多的知識和信息,信息之間縫隙太大,試題與答案之間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聯系的題。易題是指試題內容為廣大報考者熟悉,多數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題。由此,總體來說,難題的答案在AB,易題的答案在CD。那么,又怎樣確定哪個答案在A,哪個答案在B呢?一般說來,難得無從下手的答案在A,很難但可以倒回去驗證的答案在B。易題中哪個選C,哪個選D呢?一般說來,估計多數人都做得起的題答案在D,估計多數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較多時間的答案在C。簡而言之,就是最難的題答案常在A,最易的題答案在D。很難但可以倒回去驗證的答案在B,容易但費時的答案在C。例:對某單位的100名員工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他們喜歡看球賽和電影、戲劇。其中58人喜歡看球賽,38人喜歡看戲劇,52人喜歡看電影,既喜歡看球賽又喜歡看戲劇的有18人,既喜歡看電影又喜歡看戲劇的有16人,三種都喜歡看的有12人,則只喜歡看電影的有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05中央A)我們先根據難度來判斷,這道題有多難。如果以很難、難、易、很易為四級的話,估計這道題的難度為“很難”。因為看了之后,發(fā)覺這道題的答案和題之間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一般人簡直無從下手。這時候,放棄做題是必要的,但放棄答案是不行的。這時候,你就選擇A,對這種牛吃南瓜開不起頭的答案選A的正確率非常高。我們來看考過的題中的難題與答案分布。

二、對數學運算比較有效的方法——聯系法聯系法是指數字之間存在著一些必然聯系,通過這些聯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離速度的題中,出現了7和21、4和12等數字,你要聯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關,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數字有關。例:甲乙丙三人沿著400米環(huán)形跑道進行800米跑比賽,當甲跑1圈時,乙比甲多跑了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們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終不變,那么,當乙到達終點時,甲在丙前面:A、85米 B.90米 C.100米 D.105米(05中央A)我們不用做題,就看題干中的數字哪些和答案相關,看能否選出正確答案???800,1,1/7,1/7。你覺得最可能跟哪個數字有關:85, 90,100,105。應當想到,最核心的數字有3個:1,7,8。這樣,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數是5的有關。可以說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個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為比較明顯的感覺是100×(7+1):800。所以選C。這樣,我們就繞過了從題中算出答案的麻煩。三、對邏輯判斷比較有用的方法——驗證法驗證法是指將選項帶人題干的關鍵處來驗證其正確性的方法。四、對言語理解與表達有效的方法——關鍵詞法關鍵詞法是指對言語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詞語,從而將其組織起來表達符合題干的意思。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干往往比較長,如果考生要認真地閱讀,有些題可能1分鐘都讀不完。這時候,考生就要“好讀書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用歷史文化殘余與歷史重構法的方式,將快速閱讀過后頭腦中殘存的信息組織起來,在答案中尋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內容的選項。五、最簡單的辦法——造句法.造句法是指按照相關句式結構造出一個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適用于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因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間具有異質同構性。六、最憑感覺的方法——座標法座標法是指根據已有數字所處的座標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另一個數字的座標。座標法適用于數字推理,特別適合自然數的類比推理。一般的參考書上是采用二級特級或三級特征來進行推理,遠沒有座標法進行推理來得形象、快捷。座標法在操作時就是將給定的幾個數字的橫座標分別設定為1、2、3、4、5、6„„,縱座標就是該數字本身。這樣,我們就能比較明顯地看出數字之間變化規(guī)律。但這種稍嫌抽象,對于數字極大、極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覺才能判斷。一、確定最優(yōu)做題順序要考慮的原則首先,在假定題目無法100%做完的情況下,必須優(yōu)先做完自己平時訓練時候正確率最高,相對最擅長的部分。其次,在時間緊迫,且題目難度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必須優(yōu)先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快速做完相對難度較小的題目,為以后相對的難的題目贏得時間。再次,考慮評分的權重,行政能力測試135道題目100分。一個比較合理的評分標準是根據每個部分題目難度的差異賦予不同權重。高難度的類型的題目賦予的分值高,難度較低的賦予較低的分值。一個大家比較認同的評分權重供大家參考: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總共30個題目,每個題目0.8分,共計24分;數量關系部分,總共20個題目,數字推理每個題目0.7分,數學運算每個題目0.8分,共計15分;判斷推理部分,總共4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6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演繹推理每個題目1分,共計31分;常識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0分;資料分析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從這個角度上講,資料分析和演繹理解題目是含金量較高的題目,而常識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是含金量較低的題目。二、確定最優(yōu)做題順序的程序1.一般來說,整個行政能力測試的試卷中,常識和類比推理部分是公認難度較低的部分。因此,此部分一般應該優(yōu)先考慮在短時間內快速做完。2.做題的第二階段,優(yōu)先考慮難度中等、既包含簡單數學計算的又含有大量嚴于閱讀的題目,即同時參考分值的權重安排一下做題順序:邏輯推理、定義判斷、資料分析。3.考慮到每個人的智力模式不同,有的對數字邏輯特別敏感,有的則有很強語言能力天賦。因此,考生要根據平時的訓練,找出自己究竟擅長數量關系部分,還是擅長演與理解部分。對于擅長語言的考生,言語表達必須放在數量關系與圖形推理前面完成。對于擅長數學、邏輯能力強的考生,則必須把數量關系和圖形推理放在言語理解前面。4.每個考生可以根據平時對每一部分做題的正確率和花費時間的多少重新校正以上的做題順序,并充分照顧到自己平時的做題習慣。否則,在緊張慌亂的考場中,不按試卷試題排列順序做題切違反了自己平時的做題習慣,很容易因為意外的負擔造成適得其反結果。行政職業(yè)能力定義判斷答題基本規(guī)律一、定義判斷的要素定義是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三個部分組成的。被定義項就是通過定義來揭示其內涵的概念;定義項就是用來揭示被定義項內涵的概念;聯接被定義項和定義項,組成定義項的概念是定義聯項。例如:“意外事件是指因當事人故意或過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發(fā)生的事故”,其中“意外事件”就是被定義項,“因當事人故意或過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發(fā)生的事故”就是定義項,“是指”就是定義聯項。二、定義的特征概念具有兩個基本特征,即內涵和外延。概念的內涵就是指這個概念的含義,即該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所具有的本質屬性。如“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其中“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的內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這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的范圍,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務或事物。例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古今中外的一切商品。

三、定義判斷的邏輯方法在對定義判斷進行解析之前,首先介紹一下定義的邏輯方法:(一)“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就是通過揭示概念最鄰近的“屬”概念和“種差”來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一般可用公式表示:被定義項=種差+鄰近屬概念。具體解釋如下:第一,被定義項的鄰近屬概念,即比被定義概念范圍更大、外延更廣的概念,以確定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屬于哪一類事物。第二,被定義項的種差,即指被定義項的這個種概念與同屬于其他同級種概念在內涵上的差別,這種差別也就是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同其他對象的本質區(qū)別。第三,把被定義項同屬加種差構成的定義項用定義聯項聯結起來,構成完整的定義。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動物。解析:這是給“人”下的定義。其中,“人”的屬概念是“動物”,確定人是動物這類事物中的一種;“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是種差,是將人與其他動物相比較而得出的本質差別;“是”是定義聯項,它把被定義項與定義項(屬+種差)聯結起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定義。(二)四要素分析法定義中通常包含四項要素,即主體、對象、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這四項要素可能全部出現在題干的定義當中,也有可能只出現其中的一項。但是,根據對這幾年公務員考試的命題情況的分析來看,一般出題人不會把這四個要素同時作為考查點,只是會選擇其中的一項、兩項或三項。1.主體,就是行為或事件的發(fā)動者、當事方,如果選項不能滿足定義中對主體條件的要求,即可排除。2.對象,是指行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即某些定義必須針對某些特定的對象,如某些單位和個人。3.主觀要素,即行為者或事件的當事人主觀上具有什么樣動機、意圖、追求一種什么樣的目的。4.客觀要素,指客觀上實施了什么行為,采取了怎樣的行為方式,達到了一種什么程度,造成了一種怎樣的結果。(三)定語中心詞分析法在題干中沒有明顯的主體、對象、主觀要素或客觀要素的情況下,而且題干中有一連串的定語的情況下,建議采用定語中心詞分析法。中心詞表示的是行為或事件的一個大類,也就是邏輯上的“屬”,定語是對中心詞的的限制或修飾,使這個大類進一步縮小、精確化,在邏輯學上我們稱之為“種差”。題目既有可能同時將定語和中心詞作為考查點,也有可能中心詞并無特殊之處,題目的考核點重在對定語中所設定的條件。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也可關注杭州華圖教育的官方網站,了解更多關于浙江事業(yè)單位考試的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yè)知道提問。

公務員考試行測圖形推理解題技巧有哪些呢

圖形推理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試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題型,幾乎所有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及各省市公務員考試都要涉及到對圖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圖形推理不依賴于具體的事物,是一種文化公平的考試,更多體現的是考查考生的觀察、抽象、推理能力。綜合分析最近幾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及各省市公務員考試真題,可以發(fā)現,圖形推理雖然有很大變化,但本質仍然是對圖形的數量、位置以及樣式的考查。下文公務員考試輔導專家通過歷年公務員考試真題為考生梳理圖形推理的解題技巧以及備考策略。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試》判斷推理題中圖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數量類若一組圖形中每幅圖的組成較為凌亂,但局部顯示有一定的數量變化。對于有這樣特點的圖形,通常從數量的角度來進行解題。對這幾年公務員考試命題趨勢的分析發(fā)現,數量類圖形推理考查的角度雖然很多,但重點仍然集中在點、線、角、面、素。(二)位置類對于位置類圖形推理題,一般來說,一組圖形中元素個數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變化,這時從位置的角度出發(fā)來解題。位置變化的類型分為平移、旋轉、翻轉。(三)樣式類樣式類圖形的特點:圖形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決樣式類圖形推理題時,一定要注意解題順序——先進行樣式遍歷,再進行加減同異。圖形推理分析及解題技巧思路分析:圖形推理題中,每道題包含兩套圖形,這兩套圖形具有某種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種差異。第一套圖形包括三個圖形,第二套圖形包括兩個圖形和一個問號。在這兩套圖形之外還有供選擇的四個圖形。請你認真觀察兩套圖形的相似性,然后從四個備選圖形中選出一個最適合取代問號的一個。正確答案不僅應使兩套圖形表現出應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應使第二套圖形也表現出自己的特征。做圖形推理題的關鍵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圖形中的規(guī)律。找到規(guī)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運用到第二套圖形中去。要找到其規(guī)律,觀察圖形的要點有:圖形的大小、筆畫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轉、圖形的組合順序、圖形的疊加、求同等等。要觀察的要素也許不是很多,但其運用起來特別是復合運用的時候,其規(guī)律就可以千變萬化。應試者應當以觀察要素為根據尋找其變化,從而發(fā)現其規(guī)律,再運用到第二套圖形當中去,得出正確答案。下面我們以幾種比較常用的規(guī)律為例,具體地講講如何做圖形推理題,以期拋磚引玉。只要考生可以舉一反三,這種題型也不會太令人頭痛。解題技巧: 1、仔細觀察做圖形推理題,首先要仔細觀察所給的兩套圖形。觀察的要點有:圖形的大小變化、圖形構成要素的增減、圖形的筆畫多少、圖形的旋轉方向、圖形的組合順序、圖形的疊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圖形等等。 2、找出規(guī)律這是解答圖形推理題的關鍵。找規(guī)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圖形。有些簡單的題,從第一套圖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規(guī)律。對于一些復雜的圖形,則需結合第二套圖形具體分析。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是千變萬化的,只要仔細觀察其變化,最終肯定能發(fā)現其規(guī)律。 3、選擇正確答案找到規(guī)律以后,便可據以選擇正確答案。但是,在選擇時一定要仔細,不要發(fā)生視覺錯誤。當然,最好是將所選答案去印證一下自己歸納出的規(guī)律。如果符合規(guī)律,則所選答案八九不離十;如果所選答案不符合自己確定的規(guī)律,則需再仔細琢磨琢磨。

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可以到我空間http://hi.baidu.com/new/gwyks看看或者http://sjysbdkj.taobao.com祝你好運了!

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

您好,中政行測和中政申論備考平臺為您解答!

一、機械法。

就是主要依靠機械、刻板的思維方式來推導。有時與常識相悖,依然按照“死教條”來推理。注意:做邏輯題,選擇答案不是看這個選項是否符合客觀實際,而是看這個選項是否能由題干推出,在這個推出過程中是否符合“機械原則”。

二、畫圖法。

即:邊讀題,邊用箭頭、符號、圖表來簡化推理關系,明確邏輯主線,從而迅速找到解題突破口。

這是擊破公考行測難題之邏輯推理篇的重要武器。

三、代入排除法。

方法是將題干中的已知條件,依次代入4選中,一一排除4選中的三項,求出一項。代入排除法也是邏輯推理中的常用方法。

四、矛盾法

即首先逮住直接矛盾的兩項,則其中必有一真,而且是一真三假,另兩項也就肯定是假的了。題目迎刃而解了。

此外還有:

五、勾杠法

六、抽象符號法

七、論據論點法。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中政行測在線備考平臺"和"中政申論在線備考平臺"提問,我們會及時解答。

公務員考試中的圖形推理題怎么做啊

學會這些圖形推理可以省很多時間

做圖形推理題的時候,首先我們觀察題干中的已有圖形是否相似,相似的話可以考慮疊加、移動等考點。今天我們主要講講在已有圖形不相似的情況下,怎么快速的解決這類題目。我們可以按照下面的考點依次考慮,就能快速的找出方法解決。

首先觀察圖形自身特性:

1.對稱性(軸對稱、中心對稱)

2.直曲性

3.開放封閉性

然后再觀察圖形的數量關系:

1.面(封閉區(qū)域、部分數)

2.線(直線、曲線、一筆畫)

3.點(交點)

4.角(三角形)

自身特性是對稱、直曲等比較容易判斷,能夠在10秒鐘之內考慮完全。而數量關系相對會稍復雜一些,需要我們按上面數量關系的幾個考點依次考慮。

看下面例題:

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guī)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總體觀察發(fā)現題干圖形相異,不難發(fā)現對稱性應該不是考察方向,由此排除;除⑥只含有直線之外其他圖形直曲線均有,排除直曲性;開放封閉明顯能夠排除。由此過渡到數量關系,考慮面,封閉區(qū)域個數為:2、4、6、4、6、4,沒有規(guī)律,排除;部分數均為一部分,無法分組,排除;考慮線,①只有曲線,⑥只有直線,由此考查線的數量可能性較小;再考慮一筆畫,發(fā)現①②⑤為一筆畫,而③④⑥為兩筆畫,由此選擇B。

通過上述講解:當遇到圖形相異的時候,大家按照上面提供的考慮順序就能夠非常有效、快速的判斷考點,由此就能短時間內做完題目,以保證時間。當然圖形推理中還存在不少上述情況以外的題,公務員考試每日一題強心記以后也會舉例說明。

公務員考試有作答技巧嗎

1、行測作答技巧:時間分配有考量,考生們要有清楚的時間觀念,保證在每一部分的時間能夠高效的利用。做題順序有門道,行測考試主要分為文科(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和理科(數量關系、資料分析),由于數量關系在考試中難度較大,思路不易捋順,無論是在平時練習還是模考中都是考生們較難攻克的模塊,建議考生,將數量關系放到最后,用剩余時間將所有的題目快速瀏覽一遍,選出有思路的題目迅速作答即可。對于行測考試的作答順序技巧,建議考生文理穿插作答,可以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資料分析、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而數學功底較好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自行安排作答順序,但一定注意每個模塊的作答時間。

2、申論作答技巧:整理作答思路,按照審題、找點、加工、書寫來整理一道題的作答順序,注意找點時圍繞作答對象去材料中找尋要點,如:

【真題】閱讀“給定資料2”,概括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所關注的若干問題,及其所給出的具體建議。(15分)

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200字。

作答對象是“兩會委員”,要點為問題和建議。在申論考試中作答技巧的掌握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考生的答題速度。要想提升速度首先要熟練使用關鍵詞。申論的小題很注重抽象概括能力,所以不要把材料中不加改動地抄上去,要注重使用關鍵詞,結合自己的理解,這樣才容易得高分。小題的概括看起來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分數有時候相差很大,區(qū)別就在與是否能夠熟練的使用關鍵詞找到要點。其次多寫邏輯關聯詞,讓答案看起來更有條理,例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因此,究其原因......例如:閱讀“給定資料 2”,分析網友對“萌萌噠”文創(chuàng)產品的看法。

普通作答:網友認為對“萌萌噠”文創(chuàng)產品應適當地開發(fā)。1、促進了故宮文化的傳播。這有利于讓古老文物煥發(fā)新的光彩,讓人們感到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息息相關,也有利于博物館自身發(fā)展。2、過度開發(fā)對文物不利。這讓人曲解其原有的文化價值,與其本身文化價值相脫軌。博物館應適當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1.主動借助社會力量和人才,避免文創(chuàng)產品同質化,提高市場化程度,2.深入研究文物文化內涵,3.避免過度娛樂化。

規(guī)范作答:“萌萌噠”文創(chuàng)產品是一種很好的創(chuàng)新。恰到好處的賣萌能讓古老文物煥發(fā)新光彩,讓人們感到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對文物進行創(chuàng)意性開發(fā),不僅不會損害文物,反而是對其價值的再傳播,能增加文物保護單位自身造血能力。但目前國內大部分博物館對產品的主動開發(fā)與制造不到位,同質化嚴重,市場化程度較低。此外,產品過度卡通化、娛樂化可能會讓人曲解其原有價值,導致與其本身價值脫軌,甚至價值定位截然相反。因此,文創(chuàng)產品不應停留在簡單化、表面化處理上,研究其文化內涵應向文化附加值的“深水區(qū)”挖潛。

使用邏輯詞后會使得全文條理清晰,方便閱卷人判分,考生也更容易得到高分。

好了,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公務員考試抽象技巧和公務員考試里的數字邏輯答題技巧有哪些問題對您有所幫助,還望關注下本站哦!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提交報名同學/家長: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劑,同意《隱私保障》條例,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商為您提供服務!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