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師范大學幼師學院基礎教育系幼兒教育專業(yè)中,一場別開生面的“解讀幼兒內心世界”教學活動與說課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11月的一個清晨,記者有幸跟隨幼教專業(yè)的小老師們來到了懷遠鎮(zhèn)幼兒園,這里彌漫著濃厚的藝術教育氛圍。

在楊珍副園長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小老師們被巧妙地分成了兩組,分別進入不同的教學班級進行實踐教學。我們來到了大一班,這里楊艷玲小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樹葉變變變”活動。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將那些看似普通的樹葉變成了靈動的“蝴蝶”、高雅的“孔雀”以及憨態(tài)可掬的“大象”。

隨后,我們移步至中班,那里正上演著一場音樂的律動課。曾韻穎小老師引領著孩子們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伴隨著輕快的節(jié)奏,孩子們不僅鍛煉了身體的協(xié)調性,還體會到了律動帶來的快樂。在她的指導下,孩子們大膽地用身體語言表達對音樂的喜愛,整個教室充滿了歡聲笑語。

不遠處,杜尹老師正與一群小朋友進行著創(chuàng)意手工活動。他們利用小紙杯制作出了形態(tài)各異的“杯子寶寶”,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和制作熱情令人贊嘆。在他們的巧手下,這些紙杯仿佛被賦予了生命,變得栩栩如生。
而在另一個角落,王梅小老師正帶領著小朋友們親近大自然。他們通過模仿雨滴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韻律,讓孩子們在歡笑中學會了大自然的歌曲。
教研會議上,楊珍園長和廖洋主任對小老師們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的親和力、自然的教學態(tài)度以及充滿活力的教學風格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也針對小老師們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中不斷進步。
通過此次教學實踐活動,小老師們深刻體會到了幼兒教育的魅力和挑戰(zhàn)。他們紛紛表示,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不僅需要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更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感謝懷遠幼兒園為他們提供的學習機會,也感謝四川師范大學幼師學院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和幫助。
通過討論和總結,小老師們得出了一些寶貴的教學經驗。他們認為,備課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需求,教學目標要清晰明確,教學重難點要有效化解。他們還強調了鼓勵式教學的重要性,以及藝術類教學設計中展示作品、互相學習的重要性。這些經驗將對他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