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幼兒園數學更有趣味化?數學作為一門數量和空間形式的學科,有著抽象性和邏輯性等特點。這種學科對于幼兒來說,如果只是把數學知識給幼兒講解,會顯得非常枯燥呆板。所以我們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時,一定要讓數學變得趣味化,才能夠很好地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幼兒。

一、為何要讓數學活動變得趣味化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于幼兒來說,如果只呆板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就顯得非??菰锓ξ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對所學的知識有無興趣,決定了他未來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質量,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所以,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注重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終生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讓數學活動變得趣味化
A、教學工具的多樣性
幼兒教學不同于普通的教學,它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對于幼兒來說是不適應的,必須根據幼兒的特點來進行相應的數學教學,數學老師要能夠為幼兒園提供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操作學具,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供的這些教學用具可以豐富多樣,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諸如數學棋譜、大轉盤、數卡接龍、拼圖等傳統(tǒng)的教具,但是老師也可以通過和幼兒共同制作一些物品,可以是花生殼、開心果殼、瓶子蓋、盒子、冰棒棍、各種豆豆等。這樣的教具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大的學習興趣。直觀形象的圖片是他們所喜愛的,于是在教孩子們認識數字時,我便選擇了幼兒愛看的動物圖片展開教學,我將黑板和教室稍加布置,動物園的場景就有了,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來到了動物園,看到了一張張直觀形象、色彩斑斕的動物圖片,這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東西,通過這些我們可以讓兒童更加直觀形象地邊看邊數。
B、創(chuàng)設學習活動情境
我們可以把各年齡段的教學內容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之中,如早上來園、晨間活動、區(qū)域活動、生活護理、常規(guī)教學活動前的準備工作等。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確立整合的教育觀,根據孩子生成問題中的求知解惑、學習及發(fā)展等需要,將相應的有關數、量、形狀、時空等方面的數學內容較自然地與主題、與其他教學領域、與孩子的一日生活相整合,促進孩子多方面的發(fā)展。
C、通過激勵表揚,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很多幼兒多給予鼓勵表揚更能夠激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幼兒的學習具有模仿性,很多人都是他們學習的對象,有的兒童把老師作為學習的一個重要對象,但是對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偏內向,同時對于數學學習又不是很感興趣的幼兒,要多給予鼓勵,讓這樣的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幼兒的學習很多情況都是不可預知的,也許老師的一句鼓勵的話語,就能夠改變這個兒童的一生。
D、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但是我們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好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這個天性引導到學習上,通過游戲,在玩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數學知識。我們可以通過搭積木這個游戲,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概念。通過這個游戲,孩子可以實現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游戲一定要貫穿于幼兒園的學習過程來,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獲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自主地掌握了數學知識,從而喜歡數學、探究數學、學習數學。讓兒童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讓他們能夠通過數學簡單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讓他們能夠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獲得比較好的樂趣。
幼兒園的數學教學一定要根據當地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這些方法,在現實中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簡單的情境,來激發(fā)兒童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對幼兒進行物品的分配時,可以讓兒童多考慮,怎么才能夠等份,使幼兒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實踐中找到了幼兒學習數學的切入點,讓孩子們對數學有了濃厚興趣,那么數學教育同樣像游戲一樣有趣,孩子們自然會越來越喜歡數學。
E、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幼兒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學習素材的興趣,現實的、有趣味性的、,容易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愿望,所以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幼兒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而多媒體課件正是這樣一座橋梁。對于幼兒來說,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就能很好的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