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1條 本規(guī)定適應于水廠消毒工。消毒工必須有衛(wèi)生防疫部門簽發(fā)的《健康證》,經(jīng)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取得資格證書方能上崗。

第2條 熟知ClO2復合消毒劑發(fā)生器原理及設備保養(yǎng)知識和液氯的性能及氯瓶的安全操作知識。

第二節(jié) 液氯操作

第3條 進入高壓間即氯瓶間必須帶防毒面具,防毒面具應定期檢驗,保證正常使用。
第4條 工作人員必須懂得有關安全用氯及壓力容器的基本知識。熟知防毒面具的用途、結構、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對設備的構造、性能及使用了如指掌。
第5條 室內(nèi)溫度不低于10℃,調(diào)壓器溫度不低于進氯導管溫度,進氯導管溫度不低于氯瓶溫度。
第6條 氯瓶使用時,兩個出氯嘴所在的平面應垂直地面,并接用上面的那只氯嘴。
第7條 氯瓶及控制器應遠離熱源;氯瓶外殼要安裝噴淋水裝置,以供給液氯氣化時的熱量。
第8條 開閉氯瓶閥時,先啟動排風扇,人應站在上風并緩慢旋轉,不可硬旋或用鐵具敲擊。
第9條 氯瓶在搬運、使用、移動和保管中,嚴禁碰撞、暴曬,應注意將瓶冒旋緊,不得使瓶蓋受壓。移動后應使氯瓶安放平穩(wěn),嚴禁氯瓶與乙炔瓶同車運輸及同室儲存,避免與醇類等有機化學品接觸。
第10條 更換氯瓶時瓶內(nèi)要留有10~15kg的余量(或0.3~0.5kg/cm2的余壓),更不能抽成真空,以免水倒回,引起腐蝕。
第11條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得隨意觸動設備及接口處,以免氯泄漏。
第12條 每小時都應用濕潤的PH試紙檢查1次各接口是否漏氣(變色即為漏氣)。排風扇1h啟動30min,排風扇的開關應設在低壓間。
第13條 發(fā)現(xiàn)氯瓶漏氣禁止用鼻聞,應迅速啟動排風扇,帶好防毒面具,關閉氯源,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情況嚴重或處理無效時,應將氯瓶架車銷釘拔掉,使其落入滿水的池中用流水溶解處理。
第14條 為確保水質(zhì),要按規(guī)定和余氯的測定情況進行加氯。國家生活飲用水水質(zhì)標準為Cl2與H2O反映30min后余氯不低于0.3mg/l,管網(wǎng)末稍水不低于0.05 mg/l,并做好各項記錄。
第15條 每班檢查本車間設施各1次,保持完好狀態(tài)。做好檢修記錄,檢修人員進入氯瓶間必須戴防毒面具。
第三節(jié) 二氧化氯復合消毒劑發(fā)生器運行操作
第16條 開機前的準備
保證溶鹽箱內(nèi)的鹽水達到飽和濃度。即溶鹽箱內(nèi)應保持20cm以上的未溶鹽層;檢查消毒設備的各個閥門位置是否正確;合上電源柜內(nèi)空氣開關,電源指示燈亮;首先運行Na+交換器,軟化水儲水箱應儲備軟水。
第17條 運行操作
一、自動運行方式的操作順序
(一)將運行選擇旋鈕置于“自動位置”;
(二)按下控制電源“開”按鈕,此時設備開始工作;
(三)調(diào)節(jié)“電流調(diào)節(jié)”旋鈕,將電解電流調(diào)到85~95A位置;
(四)設備將受儲液箱內(nèi)液面高低的控制,自動關閉或啟動;
(五)電解箱內(nèi)電解液的佳運行溫度為25~45℃。
二、手動運行方式的操作順序
(一)將旋鈕置于“手動”位置;
(二)按下控制電源“開”按鈕;
(三)按下“電磁閥”開啟按鈕,按下“溶鹽泵”開啟按鈕,5min后,按下“電解”開啟按鈕,設備開始工作;
(四)調(diào)節(jié)“電流調(diào)節(jié)”旋鈕,將電解電流調(diào)到85~95A的位置,消毒設備正常制取消毒劑;
(五)待儲液箱內(nèi)消毒劑要滿時,首先旋轉“電流調(diào)節(jié)”旋鈕,將電解電流調(diào)至零。再依次按下“電解”停止按鈕、“溶鹽泵停止按鈕”、“電磁閥”停止按鈕、“控制電源”停止按鈕,設備停止工作。
第18條 消毒劑投加:加藥量大小以化驗室余氯分析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如果停止加藥時,可先關閉流量劑前閥門,再關閉水射器前閥門。
第19條 軟化器設備的運行:軟化水設備在自動檔運行,還原桶(鹽桶)中應保證有過量的食鹽;軟化水量不足時,關閉軟化水箱出水閥門,打開自動水閥門,待軟化水量充足時,恢復使用軟化水。
第四節(jié) 安全確認
第20條 保持消毒間及消毒設備的清潔和電解柜每天所需的鹽量;調(diào)節(jié)設定電解電流時,一定要小心旋動旋鈕,1次調(diào)好,不要頻繁旋動。
第21條 操作員應半小時巡視1次消毒設備,隨時檢查設備和管路是否有滲漏和老化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設備異常情況及時匯報。
第22條 設備運行時操作間嚴禁各種明火,并且做好通風工作。
第23條 要聽從負責人指揮,做好設備及環(huán)境的清潔工作,不準私自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