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70余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日前陸續(xù)公布了2015年財務決算情況,從收支決算總額(包括上年度結余等)看,清華大學以205億元的數(shù)字創(chuàng)下新高。與去年相比,各高校的決算報告構成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沒有列入 三公 經(jīng)費等明細情況。
雙一流 建設已悄然啟動
綜合2015年收入和年初結轉結余、事業(yè)基金彌補差額的收支決算總額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四所高校的收支決算總額超百億元,其中清華大學首次超過200億元,遠遠領先其他高校。
高校的錢從哪兒來?根據(jù)《高等學校財務制度》,高校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事業(yè)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經(jīng)營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下涵蓋了捐贈收入。
財政補助收入即高校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事業(yè)收入指的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這兩者是各高校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中占總收入的比重均超過80%。

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的財務決算情況也反映出 211工程 、 985工程 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以下簡稱 雙一流 )建設的變化,部分學校已獲得 雙一流 專項財政資金投入。
如北京大學決算報告顯示,2013年獲得的財政補助收入減少,主要原因是 985 工程專項資金較2012年減少6.3億元。2021年,學校的財政撥款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統(tǒng)籌支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專項資金比上年增加了4.6億元。2015年,該項資金又增加了6.2億元。
據(jù)了解, 雙一流 建設囊括了具有約20年歷史的 211工程 、 985工程 等項目。2015年底,國務院頒布了綱領性的《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表示, 雙一流 建設將是2016年乃至 十三五 規(guī)劃的重點工程。
北大未公布去年捐贈收入
近年來,捐贈收入日漸被視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據(jù)各高校已公開的決算情況,2015年捐贈收入最多的是清華大學,為5.06億元。最少的是華中師范大學,為42.72萬元。前者約為后者的1185倍。

除了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也獲得過億捐贈。與美國許多私立名校不同的是,中國各高校的捐贈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普遍不到10%。前述5所獲得過億捐贈的高校,該比值從0.3%到7.9%不等。
從2012年至今的公開數(shù)據(jù)來看,清華大學每年獲得的捐贈收入均在3億元以上,2013年超過6億元。北京大學近年的捐贈收入則逐漸下降,2012年為1.76億元,2013年為1.41億元,2021年為1.29億元。去年的捐贈收入情況,北京大學并未公布。
在捐贈收入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shù)校友捐贈。據(jù)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的調查報告,1980年至2015年底,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捐贈總額達171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和復旦大學校友捐款超10億,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 十億俱樂部 。
支出報表中未列 三公 細目
高校的錢都花在哪兒了?統(tǒng)計顯示,主要是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及住房保障支出。

2015年10月,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通知,要求各高校進一步落實信息公開工作,特別要加大招生、財務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力度,主動接受外部監(jiān)督,定期主動公開財務預決算信息,加快實施 陽光財務 。
不過,與去年相比,各高校的財務決算報告構成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高校決算報表依然主要由收支決算總表、收入決算表、支出決算表和財政撥款支出決算表說明組成。公眾關心的 三公 經(jīng)費等情況,也沒有學校在報表中詳細列支。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信息公開的評價指標有三個:高校是不是按照信息公開的相關規(guī)定,公開了所有的項目;數(shù)據(jù)來源是高校自己還是獨立的第三方;公開的途徑以及是否愿意讓公眾獲取信息。從目前來看,高校公布的決算數(shù)據(jù)只有大類開支、沒有細目,略顯粗糙。
中大2015年進賬68.1億
華工年度收入40.75億
南都訊記者賀蓓實習生黃錦珺近日廣東兩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大、華工公布2015年部門決算。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中大年度收入合計68.1億元,華工年度收入合計40.75億元。兩校最大頭的支出均為教育支出,比重均超9成。
中大
收入:事業(yè)收入占比最大
2015年中山大學決算年度收入68.1億元,與2021年相比,增加14.27億,增長26.53%。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1.85億元,占總收入的32.09%;事業(yè)收入25.64億元,占總收入的37.65%;經(jīng)營收入2451.40萬元,占總收入的0.36%;附屬單位上繳收入3899.76萬元,占總收入的0.57%;其他收入19.97億元,占總收入的29.33%。
中大表示,學校事業(yè)收入增幅較大,主要來源于非同級財政科研撥款和其他科研事業(yè)收入的增長,表明學??蒲心芰Γ蒲谐晒D化能力進一步提高。其他收入增幅較大,主要是由于本年投資收益6.72億元,較上年增加6.68億元。
支出:95.94%花在教育上
2015年中大各項支出總計47.53億元,與2021年相比,增加7.17億元,增長17.7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加8.64萬元,教育支出增加6.89億元,科學技術支出增加456.32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加1200.00萬元,節(jié)能環(huán)保支出減少193.30萬元,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減少71.98萬元,住房保障支出增加1348.64萬元。
具體看,主要的支出包括教育支出45.6億元,占總支出的95.94%;科學技術支出6299.25萬元,占總支出的1.3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00.00萬元,占總支出的0.25%;住房保障支出1.13億元,占總支出的2.38%等。
華工
收入:財政撥款收入占四成
2015年華南理工大學決算年度收入40.75億元,與2021年相比,增加6.59億元,增長19.29%。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6.70億元,占總收入的40.98%;事業(yè)收入16.44億元,占總收入的40.34%;經(jīng)營收入1.52萬元;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50萬元;其他收入7.61億元(包含廣東省財政撥款4.47億元),占總收入的18.68%。
華工表示,總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財政補助收入和科研事業(yè)收入增加,其中前者增長2.45億元,事業(yè)收入增長3.47億元。數(shù)據(jù)顯示,經(jīng)營收入減少998.58萬元,校方表示主要原因是按新會計制度核算要求,原在經(jīng)營收入科目核算的收入調整至其他收入科目核算。
支出:教育支出占93.31%
2015年華工各項支出總計35.98億元,與2021年相比,增加4.54億元,增長14.4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加13.32萬元,外交支出減少3.54萬元,教育支出增加3.83億元,科學技術支出增加6136.14萬元,節(jié)能環(huán)保支出減少24.05萬元,農(nóng)林水事務支出增加56.24萬元,住房保障支出增加955.11萬元。
按照支出功能科目劃分,主要包括教育支出33.57億,占總支出的93.31%;科學技術支出1.25億元,占總支出的3.46%;住房保障支出1.14億元,占總支出的3.1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