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帶來的教育“變革” - 大數據 - 高考大數據


2015年我國正式啟動了“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和大數據戰(zhàn)略,發(fā)展教育大數據已成為當前推進我國教育領域深化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按髷祿北尘跋拢A教育改革應何去何從?學校、教師和學生又該如何應對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新挑戰(zhàn)?
 大數據帶來的教育“變革” - 大數據 - 高考大數據

  新聞背景:

 大數據帶來的教育“變革” - 大數據 - 高考大數據

  ●2021年全球移動互聯(lián)網大會提出:“大數據”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育的關鍵點,但中國基礎教育數據的不健全,正在成為阻礙進一步提高教育生產力,實現(xiàn)教育教學資源公平、高效流動,轉變傳統(tǒng)考試評價觀念的最大門檻。

 大數據帶來的教育“變革” - 大數據 - 高考大數據

  ●2015年我國正式啟動了“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和大數據戰(zhàn)略,發(fā)展教育大數據已成為當前推進我國教育領域深化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按髷祿北尘跋?,基礎教育改革應何去何從?學校、教師和學生又該如何應對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新挑戰(zhàn)?

  “最近半年,我參加了三次論壇,無一例外都出現(xiàn)了意外,且都是技術問題?!苯眨诙媒逃髷祿c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高峰論壇上,上海市基教處常務副處長周飛用自身經歷,告訴大家“技術”在各個領域的重要性。

  用大數據讀懂孩子

  在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副校長沈志斌看來,老師只掌握學科知識并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如物理學家掌握的物理知識幾乎比所有物理老師都多、深、精,但是物理學家來學校教學生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耙驗槔蠋熯€需要讀懂學生?!鄙蛑颈笳f,因材施教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老師得讀懂孩子,清楚知道每個孩子的特點、現(xiàn)階段水平。在目前中國教育體系下,老師需要做好學業(yè)診斷工作,借此來讀懂學生,而大數據恰恰可以在這方面發(fā)揮作用。

  “大數據的使用重在能夠幫助學生從模糊學習到精確定位,減少無意義的付出,獲得老師有針對性的回應,支持個性化學習。”沈志斌和老師們在實踐探索中接觸到極課批卷系統(tǒng),可利用特定機器快速采集作業(yè)、試卷數據,并可以精確統(tǒng)計錯題率,選擇題更是可以統(tǒng)計每個選項的選擇人數。這樣,老師可以第一時間準確了解每個學生對各知識模塊的掌握情況,為個性化教學提供參考,使教學更高效、更有針對性。系統(tǒng)還可以分析整理學生的錯題,生成診斷報告,即哪些知識點還未熟練掌握,進而提供個性化學習包,形成學業(yè)追蹤檔案,建立一套學生個人的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而老師也可以此為每名學生定制作業(yè)。

  在論壇嘉賓發(fā)言中,記者發(fā)現(xiàn)“大數據能促進有效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上海市電教館館長、特級教師張治表示,“大數據可用來進行學習評估,這有利于老師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現(xiàn)在學生80%的負擔來自于課業(yè),尤其是無效的重復操練。而大數據可以精準了解每個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幫助老師有針對性地布置課業(yè),減少重復。

  “大數據已經不是時尚,而是現(xiàn)實?!痹谏虾J薪ㄆ街袑W校長、特級教師楊振峰看來:今天的很多學校處于發(fā)展的瓶頸期,而技術無疑是一個推動力?,F(xiàn)今談技術已不再是“先進性”問題,而是不得不行動的現(xiàn)實需求。因為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人手一張課表,走班化管理,如何獲得學生不同認知基礎上的學習效能、學習成果的評價,都需要大數據;老師如何基于不同學生需求,提供適應其專業(yè)發(fā)展路徑的建議,也需要大數據。

  大數據時代,老師需要更“全面”

  作為教育改革的實踐者、推動者,教師在大數據時代需要適應、改變。周飛說,每一次技術變革都會給教師群體帶來一次“大洗牌”。傳統(tǒng)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比較單一,老師們只要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講得生動、清楚即可。而現(xiàn)在,對教師的需要是復合式的,他們既要懂得如何搜集信息、組織教學資源,還要挖掘數據當中的內容,借此了解學生并調控課堂節(jié)奏,有效地實施教學?!霸诖髷祿r代,老師的教學必須是‘目中有人’的教學,要根據大數據提供的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p>

  結合近幾年學校利用大數據開展教學改革的實踐及老師在其中的表現(xiàn)、反饋,建平中學副校長鄭朝暉表示,當務之急是老師要樹立利用大數據的意識,并自覺培養(yǎng)相關素質。“老師正面臨從經驗型、感覺型走向科學型的挑戰(zhàn),要解決這一困境,具備大數據相關素養(yǎng)很重要?!编嵆瘯熍e例:當經驗和大數據發(fā)生矛盾時,需要懂得如何對待采集的數據,這背后是老師對教育教學技術的理解;再比如對數據知識有所了解的老師不該只拿平均分說事,因為這會對教學的估價產生影響。同時,老師除了會分析數據還要主動應用,要把采集到的數據結果和日常行為結合起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已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老師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教學模式中,而應努力基于數據去改變,主動用大數據指導自己的教學?!敖逃菍υ挼倪^程,對話的維度、策略也應隨著大數據的介入而發(fā)生革命性變化。面對這樣的變化,老師應早應對、早適應。”

  在實踐中,鄭朝暉還發(fā)現(xiàn):一方面學校已經有了大數據采集、分析、應用的技術和平臺,另一方面老師多年來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教育教學的經驗,但兩者是相向而行的,其結合還有相當一段距離。當然,不排除在結合的過程中,老師面對數據采集的煩瑣、有效和對無效的甄別會有很多困惑。對此,他希望老師帶著前瞻性、包容性面對現(xiàn)有的煩瑣、復雜,甚至是錯誤,而不是站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去拒絕?!拔覀儜敺e極介入到變革當中,引領變革,而不是最終被數據牽著鼻子走,甚至拿錯誤數據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p>

  提高效率并非為應試教育節(jié)約時間

  “毫無疑問,大數據的快捷、精準,肯定可以給我們帶來及時的、功利性的成果?!敝茱w提醒大家,原來一節(jié)課只能做50道題,利用大數據提高教學效率后,或許能做到100道。但是,大數據的運用更根本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探索真實問題的解決方法、了解自己真實興趣。

  張治的擔憂與周飛不謀而合,他發(fā)現(xiàn)從價值倡導方面分析現(xiàn)有市場上的教育大數據業(yè)務尚存在明顯不足:現(xiàn)有整個數據都是作業(yè)數據,但是教育除了作業(yè),還應該有社交行為培養(yǎng)、自我興趣發(fā)現(xiàn)等?!拔覀冊诎l(fā)現(xiàn)學生之后,應該把教育導向更加有價值的方向,如用大數據讓學生從繁忙學習中解放出來,提高創(chuàng)造性,或在公益、實踐活動中做出更多努力和嘗試?!?/p>

  就像教育部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祝智庭所說,大數據引領的教育變革的核心應該是學習和教育文化的變革。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習這件事情的認識和理解,對學習和學生終身發(fā)展之間的關聯(lián),應該有一個形而上的認識,只有在這個認識基礎上,教育者才有方向去采集數據、分析數據、指導學生學習?!霸诖髷祿r代,我們應不忘初心。大數據可以造就我們,也可以引領我們?!编嵆瘯熖嵝训?。

  在未來,國家開放大學信息化部研究員魏順平希望教育者可以從宏觀方向來看大數據對有效教學的促進作用。如可以研究、探索用大數據總結有效教學的一些量化指標,以便對課堂教育、教學行為是否有效作出判斷。同時,這也有利于大家總結促進有效教學的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推進教育變革。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