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學知識點梳理

(一)緒論

1.體液、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機體的內環(huán)境和穩(wěn)態(tài)。(出現機會少)

2.生理功能的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自身調節(jié)。(每年必有一題)
3.體內的反饋控制系統(tǒng)。(關鍵是負反饋,自己總結下有哪幾個)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單純擴散、經載體和經通道易化擴散、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主動轉運、出胞和入胞(考到爛的題目)
2.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由G蛋白偶聯受體、離子通道受體和酶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第二信使的種類,必須結合內分泌部分內容)
3.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及其簡要的產生機制。(每年都不考的內容,太容易了,人人都會)
4.刺激和閾刺激,可興奮細胞(或組織),組織的興奮,興奮性及興奮后興奮性的變化。(考到爛的題目,關鍵是記住幾個閾值的數字是多少~!骨胳肌和心肌的數據都要)
5.動作電位(或興奮)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
6.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機會非常少,屬于常識,無考的必要)
7.骨骼肌的收縮、收縮的外部表現和力學分析。(要考就是直接考你等長還是等張,更過分就考你肌梭內外肌哪個向外收縮哪個向內收縮)
(三)血液
1.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
2.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生理特性和功能。(數據,何時為多,何時為少)3.紅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與止血栓的溶解。(關鍵是內外源的關鍵因子,肝素抗融的原理~!)
5.ABO和Rh血型系統(tǒng)及其臨床意義。(病理才重要,生理過下目就可以)
(四)血液循環(huán)(重點考點,沒說的,必須全看,怎么考都有可能)
1. 心肌細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竇房結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其簡要的形成機制。
2. 心肌的電生理特性: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
3. 心臟的泵血功能:心肌收縮的特點,心動周期,心臟泵血的過程和機制,心音,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定,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射血與容量的關系是重點之重)
4. 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動脈血壓的形成和影響因素。
5. 靜脈血壓,中心靜脈壓及影響靜脈回流的因素。(CVP與脈壓的關系,重點考點)
6. 微循環(huán),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生成與回流。(記住微循環(huán)的擴約肌的正常順序和工作順序,對生理和將來的“休克”都有好處)
7. 心臟及血管的神經支配,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經對心肌生物電活動和收縮功能的影響。(機會不大)
8. 心血管中樞,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學感受性反射。(考到爛的內容,肺牽張最多考你個負反饋就了不起了)
9. 心血管活動的體液調節(jié):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升壓素。(雖然是重點內容,但不是在此章出現)
10. 局部血流調節(jié)(自身調節(jié))。
11. 動脈血壓的短期調節(jié)和長期調節(jié)。
12. 冠脈循環(huán)和腦循環(huán)的特點和調節(jié)。(反饋的又一個考點)
(五)呼吸
1. 肺通氣的動力和阻力。胸膜腔內壓。肺表面活性物質。
2. 肺容積和肺容量,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
3. 肺換氣的基本原理、過程和影響因素。氣體擴散速率。通氣/血流比值及其意義。(重點內容,關鍵要會在以后分析是缺氧還是多CO2了,必須記住正常值)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運輸。氧解離曲線及其影響因素。
5. 呼吸中樞及呼吸節(jié)律的形成。
6. 外周和中樞化學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對呼吸的調節(jié)。(幾大化學物質對呼吸的影響,CO2,低氧,H離子,重點,關鍵點是否通過外周還是中樞)
(六)消化和吸收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電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和胃腸激素。(電生理是最喜歡考的地方,容易遺漏)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調節(jié)。蠕動和食管下括約肌的概念。(只注意一點,純神經反射就OK)
3. 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調節(jié)。胃的容受性舒張和蠕動。胃的排空及其調節(jié)。(三期胃液誰多誰少,成份誰多誰少,重點要搞定)
4. 胰液和膽汁的成分與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調節(jié)。小腸的分節(jié)運動?;孛だs肌的功能。( 胰液和膽汁的影響因素,腸考得教少)
5. 大腸液的分泌。排便反射。
6. 主要營養(yǎng)物質(糖、蛋白質、脂類、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在小腸內的吸收部位及機制。(關鍵是VITB12,鐵的位置,容易結合病理和內科)
(七)能量代謝和體溫(比較散的內容)
1. 食物的能量轉化。食物的熱價、氧熱價和呼吸商。能量代謝的測定原理和臨床的簡化測定法。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A代謝和基礎代謝率及其意義。(關鍵是基礎代謝率哪些情況高!如甲亢)
2. 體溫及其正常變動。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體溫調節(jié)。(出汗的汗液是低滲)(八)腎臟的排泄(重點,全部自己仔細看,沒什么好說的。最喜歡放陷阱的地方)
1. 腎臟的功能解剖特點。腎血流量及其調節(jié)。
2. 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及其影響因素。(慮過率的應用)
3. 各段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對H+、NH3、K+的分泌。腎糖閾的概念和意義。(尤其是NA和H,K~!什么時候吸收什么時候分泌)
4. 尿液的濃縮與稀釋機制。(重吸收絕對是重點之重)
5. 滲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腎交感神經,血管升壓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對尿生成的調節(jié)。(記一次作用流程就可以了)
6. 腎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測定的意義。
7. 排尿反射。
二、生理學專項強化
第一章 緒論
1 興奮性
新陳代謝: 是一切生物體最基本的生命體征。
興奮性: 指機體感受刺激發(fā)生反應的能力或特性。刺激引起組織
興奮的條件: 刺激的強度、 刺激的時間, 以及刺激強度時間的變化率。
衡量組織興奮性大小的較好指標為: 閾值。閾值:剛能引起可興奮組織、 細胞興奮的最小刺激強度。
2 人體與環(huán)境內
環(huán)境即細胞外液(包括血漿, 組織液等), 是細胞直接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最基本的特點是穩(wěn)態(tài)。
穩(wěn)態(tài)是內環(huán)境理化因素處于相對穩(wěn)定(動態(tài)平衡)的一種狀態(tài)。內環(huán)境理化因素、 各種物質濃度的相對恒定是在神經、 體液等因素的調節(jié)下實現。穩(wěn)態(tài)是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而不是絕對穩(wěn)定。
3 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
神經調節(jié): 是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對人體功能的調節(jié), 是機體功能的主要調節(jié)方式。
調節(jié)特點: 反應速度快、 作用持續(xù)時間短、 作用部位準確。
基本調節(jié)方式: 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由感受器、傳入神經、 反射中樞、 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 反射可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反射與反應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反射活動需中
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
負反饋: 反饋效應與原控制效應的作用相反, 起到抑制或減弱原效應的作用。負反饋的主要意義在于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
生命活動中常見的負反饋有: 減壓反射等。
正反饋: 反饋作用與原效應作用一致, 起到促進或加強原效應的作用。正反饋的意義在于使生理過程不斷加強加快, 直至最終完成生理功能。
生命活動中常見的正反饋有: 排尿、 分娩、 血液凝固等。
真題專項練習
1.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指( )
A.細胞內液理化性質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
B.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C.細胞內液理化性質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D.細胞外液理化性質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
2.關于機體功能調節(jié)錯誤的是( )
A.神經調節(jié)起主導作用
B.應急反應屬于體液調節(jié)
C.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改變對心肌收縮力的調節(jié)屬于自身調節(jié)
D.反饋調節(jié)可以是神經調節(jié), 也可以是體液調節(jié)
3.細胞內電位負值(絕對值)增大, 成為( )
A.極化
B.去極化
C.復極化
D.超級化
4.神經細胞在接受一次閾上刺激作用興奮后, 興奮性周期變化的順序是( )
A.相對不應期·絕對不應期·超常期·低常期
B.絕對不應期·相對不應期·低常期·超常期
C.絕對不應期·低常期·相對不應期·超常期
D.絕對不應期·相對不應期·超常期·低常期
5.關于前負荷對骨骼肌收縮影響的敘述, 錯誤的是( )
A.指肌肉收縮前已承受的負荷
B.使肌肉在收縮前就處于某種被拉長的狀態(tài)
C.達到最適前負荷后再增加前負荷肌肉收縮力不變
D.最適前負荷時肌肉收縮產生最大肌張力
1-5.答案:BDDDC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1. 各種物質的跨膜轉運的主要方式包括單純擴散、易化擴散、主動轉運、出胞與入胞。
單純擴散是指脂溶性物質通過細胞膜由高濃度側向低濃度側擴散的過程。水溶性小分子或離子在特殊膜蛋白的幫助下由細胞膜的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擴散的過程稱為易化擴散
易化擴散分兩種經載體易化擴散和經通道易化擴散。
主動轉運指細胞通過本身的耗能過程將物質分子或離子由膜的低濃度一側移向高濃度一側的過程主動轉運分兩種原發(fā)性主動轉運和繼發(fā)性主動轉運。
出胞是指細胞內大分子物質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細胞的過程 入胞是指細胞外大分子物質或物質團塊借助于與細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飲泡的方式進入細胞的過程。
2跨膜信號轉導的路徑可分為三類G 蛋白耦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離子通道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和酶耦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G 蛋白耦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是通過膜受體-G 蛋白-效應器-第二信使的活動實現的。
離子通道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是通過通道的開放或關閉引起離子的跨膜轉運改變膜電位或細胞內化學活動的改變而實現的。
酶耦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是通過改變酶耦聯受體分子胞漿一側自身酶的活性或直接影響胞漿中的酶活性而實現的。
3靜息電位是指細胞未受刺激時存在于細胞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其形成機制包括①K+平衡電位Ek②膜對 K+的通透性③鈉-鉀
泵活動水平。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細胞受到一個適當的刺激膜電位會發(fā)生迅速的一過性的波動這種波動稱為動作電位。當靜息電位減小到某一臨界值時引起細胞膜上大量鈉通道開放觸發(fā)動作電位的產生這種能觸發(fā)動作電位的臨界膜電位數值稱為閾電位。動作電位的去極相主要是由于 Na+大量、快速內流所引起動作電位的復極相主要是由于 K+外流形成。
4閾刺激或閾上刺激可引起可興奮細胞發(fā)生動作電位閾下刺激雖不能觸發(fā)動作電位但可引起局部反應局部反應的特點①電緊張性擴布②分級性③總和效應。
5動作電位在細胞膜的某一點產生后會迅速沿著細胞膜向周圍傳播這種在同一細胞上動作電位的傳播稱為傳導。有髓神經纖維的傳導呈跳躍式。
6神經-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過程當動作電位到達神經末梢引起乙酰膽堿遞質的釋放乙酰膽堿通過接頭間隙與終板膜上的 N2–乙酰膽堿門控通道受體結合并引起通道開放導致終板膜對 Na+、K+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 Na+引起終板膜的去極化產生終板電位使鄰近肌細胞膜爆發(fā)動作電位。神經-肌接頭的傳遞特點①單向傳遞②時間延擱③易受藥物和其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7以肌膜的電變化為特征的興奮過程和以肌絲滑行為基礎的收縮過程之間的中介過程稱為興奮-收縮耦聯其基本過程包括①肌膜上的動作電位沿 T 管擴布至三聯管激活 T 管膜和肌膜上的 L 型 Ca2+通道②L 型 Ca2+通道的激活導致三聯管膜上的 ryanodine 受體通道開放終池中 Ca2+釋放入胞漿③胞漿內 Ca2+濃度的升高促使 TnC 與 Ca2+結合并引發(fā)肌肉收縮④胞漿內 Ca2+濃度升高同時激活肌漿網膜上的鈣泵鈣泵將胞漿中的 Ca2+回收至肌漿網胞漿 Ca2+濃度降低肌肉舒張。
8影響骨骼肌收縮的因素包括前負荷、后負荷和肌肉收縮能力。前負荷決定了肌肉的初長度在一定范圍內肌肉收縮力量與其初長度成正變關系。后負荷是肌肉開始收縮時才遇到的阻力后負荷增加收縮張力增加而肌肉縮短速度減小。肌肉收縮能力是指與負荷無關的、決定肌肉收縮效能的內在特性主要取決于胞漿內 Ca2+水平和肌球蛋白 ATP 酶活性。
9收縮時肌肉長度保持不變而只有張力的增加這種收縮形式稱為等長收縮收縮時只發(fā)生肌肉的縮短而張力保持不變稱為等張收縮。當骨骼肌受到一次短促刺激出現一次收縮和舒張稱為單收縮當骨骼肌受到頻率較高的連續(xù)刺激時可發(fā)生收縮的總和包括不完全強直收縮和完全強直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