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不知道,有很多高薪職業(yè)之所以高工資是因為他們專吃青春飯。小編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覺得以下四個專業(yè)是吃青春飯的,你認同嗎?

市場營銷專業(yè)

據(jù)說在公關行業(yè)里,入行兩年就算得上老資格了。因為幾乎整天要在各地飛來飛去,還要隨時準備處理各種麻煩、搞定各式問題,因此,年輕、親和力、精力充沛是對從業(yè)者最基本的要求。甚至,作為救火隊員,還要永遠保持一個好脾氣。

隨時轉換角色,隨時準備加班,隨時準備應付橫生的枝節(jié),隨時面對客戶的挑剔,這樣的工作壓力幾乎是超負荷的。因此,一副好身板和一顆年輕的心,應該是公關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
計算機軟件專業(yè)
有資料顯示,目前,大部分IT從業(yè)者的黃金年齡是在24歲~28歲,國內90%的軟件開發(fā)者年齡在20歲~30歲。這個行業(yè)技術更新非???,新技術、新概念甚至新思維日新月異,如果過了35歲再不轉型,或者沒能進入管理層,就只能另謀出路了——跟一幫剛剛走出校門的壯小伙兒一起趕進度、搶工期、抓bug,為了跑一個程序通宵達旦工作,真的不是件好玩兒的事情。
平面設計
這是一個永遠追求新鮮的行業(yè)。對一個合格的設計人員來說,敏銳的觸覺和多變的創(chuàng)意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資深人士”有大把的經驗自不必說,但時間久了難免形成某種固定套路,再難突破。相比之下,年輕人的腦子里通常沒什么條條框框,做起設計來也自然天馬行空,往往有神來之筆。
再有,從事設計行業(yè)的人通常都會在夜深人靜時靈感爆發(fā),長期過著晝夜顛倒的日子,這對身體素質也是個不小的考驗。
新聞學專業(yè)
如果留意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沖在采訪一線的新聞工作者,絕大多數(shù)都是20多歲的新人。有激情有體力有沖勁兒,年輕就是當記者的資本。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后,各媒體的記者們哀鴻遍野——“腳上沒有兩個泡就別說跑過世博會。”“今天走破了兩雙襪子。”“凌晨兩點才吃上晚飯。”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做新聞,要拼速度;做新聞王,要拼秒數(shù)。在編輯的連環(huán)奪命電話催促下瘋狂敲擊鍵盤,需要何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壓能力,個中滋味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