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員馮遠征近日接受采訪時的一番話,使得大學表演專業(yè)過多過濫的話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據育路高校招生網了解到的信息,截止2013年,全國有1679所高校設置了藝術類專業(yè),其中有400多所體育類學院設置了表演專業(yè),現(xiàn)在開設表演專業(yè)的大學可謂是魚龍混雜,怎么選擇一所有實力的大學成了很多學生的心頭病。

采訪中,馮遠征如此告訴記者:一次拍戲,和他對戲的年輕演員盡管只有兩三句臺詞,可這位年輕演員卻緊張得多次卡殼。“后來才知道,他畢業(yè)于一所體育大學的表演系。”馮遠征說,類似情況并不鮮見,讓他對當今的表演教學陷入深思。

如果說體育院校開設的表演專業(yè)算是結合自身特色的話,那么有些院校所開設的表演專業(yè),多少就讓人有點覺得不可思議了。

中國藝術人才網發(fā)布的《2013藝術教育行業(yè)分析報告》顯示,從2002年至2013年間,全國設置藝術類專業(yè)的高校從597所增加到1679所,藝術類考生人數從3.2萬增加到近100萬。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就表演專業(yè)而言,開設的高校有綜合類的、師范類的,更有理工類的。比如,四川傳媒學院有表演系,西南民族大學有表演專業(yè),南陽理工學院和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開設有音樂表演專業(yè),甚至像中原工學院、湖南林業(yè)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在一般人心目中和藝術八竿子打不著的院校都開設了表演專業(yè),而且培養(yǎng)方向還是舞臺、影視表演。
表演系濫開的一個后果,是生源素質難以保證。大部分藝考生都是“突擊戰(zhàn)”,這導致整體生源基礎質量不高??记鞍肽昊蛞荒杲邮苋鍌€月的“突擊密集”應試訓練,再廣撒網地報上幾十所高校,最后進入一所“二本”或“三本”高校。甚至,藝考成了一些文化成績不太好者曲線升入“二本”、“三本”高校的通道。
表演系濫開的另一個后果,是師資等難以保證。馮遠征介紹,“以前的藝術教育是精英教育,現(xiàn)在是普及教育,學生得到的指導有限。”他舉例說,在他學表演時,一個班16人,僅教表演的老師就有兩到三人,聲樂課程更是一對一教學。“而如今,一個藝術院校表演系一年要招50到80人,而同一門課程的老師才有兩到三人,一個學生每周聲樂課和臺詞課能有20分鐘獲得獨立指導已很幸運。”
此外,一些從事表演教學的一線教師缺乏演戲經驗,甚至不會演戲。馮遠征說:“我在德國學表演時,教師與學生間是雙向選擇。老師可選學生,學生同樣可選擇老師……促使老師更好地教學。”
面對國內眾多的表演類大學,育路高校招生網希望學生在報考前,一定要先深入了解這所大學所開設的專業(yè),具有哪些優(yōu)勢,開辦表演專業(yè)的時間有多久,各方面配置如何,一般來說專業(yè)的藝術類院校是最好的選擇比如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長島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北京物資學院等。
想要報考表演專業(yè),可以在下方填寫聯(lián)系方式,稍后會有招辦老師聯(lián)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