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要來香港留學的你:10件我希望當初可以早點知道與理解的事情


寫給要來香港留學的你:

由于我目前讀的是研究所,所以有些處境和建議,對研究生可能會比較受用,但也有些通則,或許也能幫助到其他非碩士的留學生。

寫給要來香港留學的你:10件我希望當初可以早點知道與理解的事情

首先,你得意識到,時間會過得飛快。

寫給要來香港留學的你:10件我希望當初可以早點知道與理解的事情

當你還在計劃要去哪玩時,1學期已經(jīng)過去了;當你還在計劃要更認真念書時,另1個學期又過去了;當你意識到已經(jīng)要交論文時,已經(jīng)是快要畢業(yè)的時候了。所以,不要覺得1年很長,時間比你想得還要短很多。

寫給要來香港留學的你:10件我希望當初可以早點知道與理解的事情

網(wǎng)絡(luò)上有太多過來人分享來香港讀書的心得、經(jīng)驗以及要打包的東西,作為一個去年連衛(wèi)生紙隨身包都扛來的人,我沒有什么資格介紹如何打包。你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待在香港的時間,斟酌需要的東西,留學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自己做功課。

我在19年10月抵達香港,開始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文學院(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主修英國文學研究(MA in English (Literary Studies)),接下來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這1年多以來的心得,整理成以下 10 個重點──這些都是我很希望當初可以早點知道、卻不完全理解的事情,也許可以給你作個參考:

一、你看很多TVB劇,不代表你能無障礙融入

試著認真感受每一個人,不要帶有任何預設(shè)、任何文化期待。

有意識的理解文化沖突,不要預設(shè)自己看了很多TVB劇,已經(jīng)熟悉香港文化,就可以(或應(yīng)該)無障礙融入香港文化。此外,也不要用文化沖突的眼鏡,放大檢視與每一個人的相處,矯枉過正。

但當然,若真的遇到歧視,即使非常微妙,也要清楚而且合理地讓對方知道你不舒服,解釋你不舒服的原因是什么。有時對方不一定是有意識的歧視,依照我目前為止有限但普遍的經(jīng)驗是,很多時候歧視是下意識的,比方看到亞洲面孔就認定英語一定不好,不管你講得多標準,他們耳朵就是聽不進去。但可以的話,盡量不要預設(shè)對方一定是故意的。

二、文化沖擊在所難免,不必一味「委曲求全」

承上,不要委屈自己。很多時候,與外香港當?shù)厝藴贤〞a(chǎn)生誤會,說不定只是因為文化差異,而有不同的地雷,你也可能被踩到地雷,或是踩到別人地雷而不知道──這些都需要學習和理解,但實在不須「委曲求全」。

當發(fā)現(xiàn)雙方有不愉快的情緒時,試著先理解對方真正的意思,說不定只是誤會。溝通比單方面的胡思亂想要重要許多,很多時候可能只是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了解對方的感受,也分享自己的感受,對彼此都是一個成長的最佳機會。

三、在異國,更要把心態(tài)調(diào)適到不卑不亢

不需要覺得香港比較好、內(nèi)地比較差,試著察覺不一樣的地方──誰在哪方面發(fā)展得比較好,不需要批判,而是感受那個不同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四、先別急著出去玩,該辦的優(yōu)惠不要省

跟未來同學聊聊,先把所有好康優(yōu)惠都辦好:香港的地鐵卡、學生藝術(shù)卡、你偏好的劇院會員卡、25 歲以下的所有學生優(yōu)惠、30 歲以下的熟齡學生優(yōu)惠、常去超市的會員卡、常去藥妝店的會員卡,先不要急著出去玩,做點功課,就可以輕松省下不少錢。

此外,學校如果已經(jīng)幫學生建好Facebook社團,藉著這個話題也可以跟同學混熟,或是知道誰很熱心、誰很疏離。

五、讓家人放心,你也才能安心

把握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讓家人放心的送你去香港力學。留學的機會都不是理所當然的,經(jīng)常需要整個家的支持。向家人說聲謝謝,告訴他們你會照顧好自己(即使你不一定做得到)。多學幾道臺灣菜,真的想吃的時候,就算有些食材不一定買得到,也可以用相近的取代,社交活動時也用得上。

六、你的目標是什么?──記住「沒有笨問題,只有不敢問」

想清楚自己在乎的是異國生活經(jīng)驗、學術(shù)成績、還是拓展視野──當然可以不只是這些、也可以全部都是,盡可能提早做好準備。

我念的是英國文學研究,一直以為實務(wù)是最重要的,經(jīng)過一學期才發(fā)現(xiàn)老師仍然強調(diào)實務(wù)必須與學術(shù)框架一起討論。本來以為自己不在乎成績,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在乎得要命,一個月的假期沒有出去玩,專心寫報告,最后成績極速進步,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不會,只是不知道,悔不當初。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可以有機會想清楚,在學期初就先跟老師問清楚,不要怕問出「我的目標是想要好成績,可不可以建議我如何做到」這種問題。遇到好老師就會建議你如何作研究的書,和看似非?;灸銋s不一定知道的學術(shù)論文須知。不要覺得只有你不知道所以你很笨,你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然就不需要來學了。

更何況,不同地區(qū)做學術(shù)研究的方法或要求也不見得一樣,你的老師應(yīng)該可以理解作為學生的你,提出相關(guān)的問題。如果老師告訴你,怎么會連這個都不知道,不要退縮,讓老師知道教會你是他的責任,而你也正是需要他的經(jīng)驗與專業(yè),告訴你可以如何做到最好。

七、香港居,大不易

有宿舍最好,沒有的話,找房子不順利不是你的問題,是香港的問題。我?guī)缀鯖]有遇到過在香港找租屋處十分順利毫無怨言的人,幾個歐洲同學或澳洲同學,即使到學年中后期,還是經(jīng)常為住處煩惱。

不要為此焦慮,這很正常,最壞的打算是去住 Airbnb 或青年旅館,牙一咬,你就可以撐過去的。小心任何糾紛,我總是相信人性本善,但人性還是同時很黑暗的,要學會保護自己。

八、香港看牙超貴,身體健康最重要

就如我之前寫的那篇文章一樣,標題開宗明義提醒你的──在香港,沒有那個荷包可以牙痛;說到牙齒,請先確保自己牙齒和眼睛都健健康康,養(yǎng)成良好保養(yǎng)習慣。牙科和眼科即使找國家醫(yī)療服務(wù)(NHS)的醫(yī)生仍須自費至少第一次檢查好幾百港幣左右。了解自己如何保健身體比什么都重要。

九、課堂討論:英文能力不是重點,內(nèi)容才是王道

課堂上不要因為英文不夠好就保持沉默,說出重點和你的想法,才是香港教育里最在乎的事情。不要害怕不同意別人說的話,也不要覺得對方不同意你就是討厭你──因為你們不同,你的意見才顯得珍貴。

愿意付出耐性聽你說話的人,要好好感謝與珍惜;若有人不愿意聽你說話,那是對方的修養(yǎng),你不需要為他們找理由──「一定是我英文說得不好」、「我沒辦法讓人感到有趣」。重點是把你的意見表達出來,告訴同學你的同意或不同意他的原因是什么。

沒有想法的時候,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是就放過自己一次,沒想法也是一種想法。但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若沒想法的狀況太常出現(xiàn),通常是因為書讀得太少,去翻翻書看看專家都怎么說的,就會慢慢找到自己的想法。

十、不要安于舒適圈,但也不必太刻意

不要太常窩在家里或講中文的舒適圈里,但也不用硬要跟能夠說中文的人講英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留學故事,每一個經(jīng)驗都是好的,很多時候重點不是哪個國家,而是你遇到什么人。即使你遇到講中文的人,每一個講中文的人,生活背景也不見得都一樣,如果講中文是雙方都最舒服的狀態(tài),何樂而不為?同理心不會因為語言而改變,社交的重要性也不會。你絕對需要安排自己獨處的時間,但多交朋友總是好的,畢竟出外靠朋友。

這是我經(jīng)過這大半年香港留學的生活后獲得的感想,如果一年前的我可以知道這些事情,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經(jīng)驗,但經(jīng)驗沒有好壞,有差異的世界才精采可期。假如我上述的經(jīng)驗跟你的經(jīng)驗完全不同,那很好,我們就可以互相分享,你不需要跟我一樣。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