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民有底氣:我們不需要 “滴滴”等快車!


前段時間, “滴滴”司機騷擾女乘客事件頻發(fā),時至今日,還有很多國人仍在堅持使用。不少國人表示,出行如此困難,滴滴的確很方便,盡管事故頻發(fā),但也不能阻止人們選擇滴滴出行。面對這種情況,日本移民表示他們沒有這樣的困擾!
你可能會問,他們肯定是沒有“滴滴”的。事實上,日本曾經有過,但日本人面對騷擾女乘客的情況,他們任性的杜絕了這種可能性,那就是取消他們存在的資格。
盡管這可能也意味著,在日本打車還是很貴,以及,打車的人依然很少。
1.
日本也是有過“滴滴”的,早在2015年2月,Uber曾在日本的福岡上線,試推行了一個私家車叫車服務,模式就跟現在我們熟知的快車、順風車一樣,用戶通過Uber應用聯系當地的私家車司機,后者像出租車一樣接送客人。因其價格便宜,叫車也方便,很快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據說有些司機每周能獲得數萬日元。
日本移民有底氣:我們不需要 “滴滴”等快車!

曾在日本的福岡上線的Uber然而這個試點僅持續(xù)了一個月,3月初就被國土交通?。ㄏ喈斢谖覀兊慕煌ň郑┙型A?,理由有幾個。
和其他地方一樣,首先表示抗議的,是既有利益受到沖擊的本土掛牌出租車司機。
不同的是,與其他地方相比,日本人對新生事物的進入,有著超乎尋常的謹慎和敏感。無論哪個領域出現新事物的引入,往往會遭到該領域“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對。網約私家車的流行,無疑會對日本既有的出租車市場造成嚴重的打壓。
比如上世紀70年代,黑貓宅急便剛剛開始提供快遞服務時,掌管了日本全國郵局的郵政省等機構,對這些快遞從業(yè)者大肆批判,稱他們是拿走他人行李的小偷。還有同時期剛開始運營的7-11便利店,當時的百貨公司一般到晚上6點就關門了,于是他們對深夜便利店群起而攻之:“營業(yè)到深夜11點的便利店,成了不良少年徘徊聚集的場所?!?br>
日本移民有底氣:我們不需要 “滴滴”等快車!

對于共享車的引入,日本出租車行業(yè)集體抗議的理由是,網約私家車接客,服務和安全很難得到監(jiān)管和保證,這無疑會拉低日本出租車行業(yè)歷來高標準高要求的服務質量。
2.
不過行業(yè)抗議終歸只是抗議,最終把福岡的Uber下架的,還是日本嚴苛的法律。
日本嚴禁私家車從事商業(yè)運營日本的《道路運輸法》是嚴禁私家車從事商業(yè)運營的,想開車賺錢,只能申請出租車運營,于是就有了兩種途徑,要么應聘出租車公司,要么申請個人運營業(yè)務。
在日本成立一家出租車公司,很難,日本對出租汽車公司設立有嚴格的許可制度,必須通過國土交通省或各主要城市的分支機構,N輪繁瑣的審查批準后,才能夠拿到營業(yè)執(zhí)照。為了維持來之不易的營業(yè)資格和嚴格的審查監(jiān)管,出租車公司旗下的司機,往往會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培訓,這也因此保障了日本出租車行業(yè)的高服務質量。
日本移民有底氣:我們不需要 “滴滴”等快車!

如果你不想受公司束縛,而獨立經營一輛出租車,其實更難。申請個體出租車運營執(zhí)照,必須擁有5年以上的客運車輛駕駛經歷,且5年內無事故無違章。如果沒有5年以上的客運車輛駕駛經驗,則必須擁有10年以上駕齡,且同樣在過去10年中沒有發(fā)生過交通事故和違章。此外,獨立經營出租車依然要參加運營執(zhí)照考試,還得經受住嚴格的車檢、保險和衛(wèi)生檢查等各種考驗。
而像Uber接客的私家車主,實際就是通過載客服務獲利的個體經營者,卻并不具備出租車運營資格,也就相當于違法了。這種模式的下的運營活動,不但涉嫌偷漏稅,且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更難處理的還有一系列保險、治療、賠償等問題。
事實上,就是因為法律邊界模糊的問題,英國的打車軟件Hailo在大阪運營兩年后,也不得不在2015年退出日本市場。
所以現在還存活在日本的Uber,只剩下在東京的某些核心區(qū)域開通的專車功能,相當于是新成立的一家有約車功能的出租車公司,跟日本本土的約出租車軟件并沒什么區(qū)別,且打車費用有時候比普通出租車還高出兩三倍。另外因為送不了人,他們還開通了外賣業(yè)務,據說價格也不便宜。
雖然價格較貴,但日本移民在這里可以免受騷擾,安全上有了很大的保障!
3.
此外還有一個很日本的原因是,盡管Uber剛上線時曾經引起過小范圍的熱度,但放眼全國,日本的確沒什么打車的氛圍。
去日本旅行,一定要做的功課就是如何坐電車。
排除其方便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打不起車。日本的出租車,是出了名的昂貴。曾經有個著名的“炫富?!?,有網友說自己在日本和異地戀男友分手,打車去機場,司機很暖心,結果評論都在討論當事人可能家里有礦。
雖然評論有點夸張,但在日本打車之貴,確實不是開玩笑。一個真實的例子是,有位朋友從關西機場打車到大阪市內,50公里左右的距離,居然花了1000多人民幣。
外國人去日本很少會打車,普通的日本人自己也很少打車。
回想一下你看過的日劇,主人公不是坐電車,就是騎自行車,要么還有著名的“日劇跑”。坐出租車的,要么是著急辦案的檢察官,要么是急著去機場追戀人的劇情需要。
總之不是特殊情況,情急之需,在日本民眾的普遍意識里,只要腿沒斷,就絕不打車。
東京出租車協(xié)會在2015年做的統(tǒng)計顯示,東京平均每天有 81.8% 的人使用地鐵、私鐵、JR電車等軌道交通出行,10.2%的人乘坐公交與路面電車,只有8%的人選擇打車。
4.
不過話說回來,日本人不愛打車,也不需要“滴滴”,還不是因為有底氣。
我們之所以需要“滴滴”,無非是被從前的出租車傷透了心,層出不窮的拒載、宰客問題讓民眾不滿,公交、地鐵又滿足不了需求,從而導致打車難、出行難,黑車盛行。
然而在日本,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非常完善,電車+巴士幾乎可以覆蓋你想要抵達的所有角落,尤其是東京、大阪這樣基礎設施發(fā)達的大城市。
相比起打車說不定還會因為車多擁堵耽誤時間,極準時的電車不失為出行的更好選擇。
東京局部的JR公司電車路線圖 (來源:JR東日本網站)小城市就更簡單了,比如京都,巴士+單車幾乎就能滿足所有,給我一輛自行車,40分鐘也能從金閣寺騎到京都站。像奈良這種迷你級別的,甚至觀光旅行靠走路也完全沒有問題。
況且對于日本來說,城市的主要電車站不像國內的火車站,總是修建在雜亂偏遠的地方,而是處于城市中心繁華地段,尤其是像京都站、大阪站那樣的超大型綜合樞紐,電車、地鐵和城際列車甚至新干線相接駁,車站與商圈相結合,出行和玩耍可以無縫連接,完全不用擔心像國內一樣,去別的城市不但要計算坐火車所花費的時間,還要算上火車站到目的地之間所要耗費的時間。
與其天天動員大家少開車少排碳,還不如學習一下人家,如何完善公共交通系統(tǒng)。
要是從樂清虹橋到永嘉的火車汽車更方便快捷,誰還愿意坐順風車呢?
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作為日本移民,真的很幸福,便利的交通取代了“滴滴”等軟件的使用,出行安全更有保障。不知國內網約車的亂象何時才能轉好,為了避免被司機騷擾,移居日本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好了,這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日本移民有底氣:我們不需要 “滴滴”等快車!全部內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由小編精心收集的內容后,能解決你的困惑。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