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一年要多少學費(都2024年了 出國留學依舊高不可攀?


大家好,我是哈士奇,有北美日本多年旅居經歷,今天我們來談一談——

出國留學一年要多少學費(都2024年了 出國留學依舊高不可攀?

2022年,出國留學真的仍然那么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嗎?

出國留學一年要多少學費(都2024年了 出國留學依舊高不可攀?

在過去的特殊環(huán)境下,誕生了一個迎合時代的名詞“海歸”。

出國留學一年要多少學費(都2024年了 出國留學依舊高不可攀?

我希望海歸越來越多,香蕉人越來越少

上個世紀8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逐步影響到全國,人們越來越需要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滿足,在市場經濟和“先富帶動后富”主旨的刺激下,人們的目光開始投向了其他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土地上。

首當其沖的便是美日韓。

那個時候我們相對匱乏的物資條件讓我們覺得,大洋彼岸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以說全國上下的普通百姓都向往過呼吸一下不一樣的空氣。

當然了,今時不同往日,哈士奇在這里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我們現在很多方面的生活品質并不比發(fā)達國家差,我本人也是因為一些感情上的原因才留在日本。若是拋開一切社交因素來談的話,我更愿意住在我的家鄉(xiāng)小城。

話說回來我們今天不是來辯論誰好誰壞的,在過去由于我們的經濟增長還沒達到現在的程度,剛剛加入WTO時恰巧是互聯網時代的起步時期,所以很多當時的刻板印象便隨著越來越發(fā)達的信息傳播渠道流傳了下來。

各大平臺都不難見到這類言論

比如出國留學是有錢人家庭的特權,留學生普遍都是富二代。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qū),很抱歉我并沒有足夠的數據來支撐,但僅僅是從我身邊以及我了解到的圈子來看,留學生課余時間打工的人數比例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反倒是沒有找過工作的比較少。

而日韓的留學生這個比例大概在八成,甚至更高。

因為日韓留學的花費要比歐美體系相對少一些,所以相對來說去日韓的學生家境都要普通一些,留學生們幾乎人人都會找一份工作,甚至有些語言學校也會有專門的輔導告訴你怎么找工作。

日本便利店全是越南、尼泊爾、中國人在干兼職

另外不管是家境富裕的還是勤工儉學的,留學生會做飯的比例要比國內大學生高很多。

當然這不是優(yōu)劣對比,不是說國內就差。這是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畢竟自己租住房子,頓頓下館子遲早會給自己窮死。

留學生逢年過節(jié)在朋友家里一起做飯是常態(tài)

日韓公共交通發(fā)達,所以留學生開車的很少。

北美由于汽車文化發(fā)展較早,導致公共交通比較落后,只要你住得偏僻一點,幾乎是沒車寸步難行。

很多人的誤會從這里開始,去美國去加拿大去澳大利亞的各個都是富二代,人手一臺車。

別的不說,單說我自己,陪伴我最長時間的車是一臺15歲的手動馬自達3,花了2500加幣(合人民幣一萬三左右)

因為加拿大大多數地區(qū)降雪量都很大,除雪劑不要錢一樣地撒,導致車銹蝕得很嚴重。我那馬自達3底盤都快銹爛了,舉升機都不敢上害怕斷開,就這我都沒錢修。

同款不同色,很想念它,給我遮風擋雨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我這種爛車,很多人選擇了Lease一臺(也就是在國內被噴的體無完膚的以租代購)新車,然后再去打工把每個月的車款補貼回來。

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還來自于各類影視作品和時不時爆出的新聞,什么留學生開豪車闖禍啊,富二代買空奧特萊斯折扣店啊,貪官污吏帶著全家跑到海外花天酒地逍遙法外啊……

這和大多數人的留學生涯壓根不沾邊好嘛?

只不過因為幸存者偏差,人們能看到的都是能作妖的那部分人,正常留學生都在每天忙著趕論文趕deadline(最后期限),哪家新聞會報道留學生上課聽課費勁下課瘋狂寫文章做ppt的?沒爆點沒流量,誰會發(fā)這種東西。

due day(交作業(yè)日期)真的是最不想見到的一個詞

德國留學生更苦逼,坐個火車上課天天隨緣,那時刻表拿來擦屁股都嫌硬。

日本留學生一開始天天琢磨怎么能考過N2 N1(日語水平考試),下了課趕緊跑餐館跑便利店打工去,干晚班的就眼巴巴的盼著這群客人別把自己喜歡的便當買走,等到下班過了期能白嫖一頓飯。

抖音上有個學醫(yī)的老外小哥,真實寫照

出國留學最主要的花費是什么?機票學費生活費房租。

其中占比最高的部分,便是學費。

歐美主流國家的學費一年普遍在5-20萬不等,私立大學收費要比公立大學高出幾個等級,不同專業(yè)學科的價格區(qū)別也是從天上到地下,這一點就因人而異了。

日本相對會便宜一些,基本都處在3-10萬之間,但某些專業(yè)比如藝術類加上私立學校會貴上天。甚至為了招攬廉價勞動力,會有一些半工半讀的專業(yè)和政策,這個我不是很推薦,非常非常累。正??紝W部也就是大學的情況下是要比歐美便宜一些。日本只要留學生不是好吃懶做純啃老的類型,基本上打工可以賺到自己花的生活費,房租家里每個月稍微補貼一些,就完全可以支撐在日本留學幾年的花費。

投入確實要比國內大學高,但是各位看官想一想,在同樣都是本科的情況下,你是海外歸國的條件加上你會日語,英語也多少是個半吊子,這不比大多數二三本吃香嗎?更何況畢業(yè)了也可以選擇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反哺家里。

學個合適專業(yè)回國進日企也不失為一條路

但我不推薦移民,沒有理由地不推薦,我心向祖國,我更希望各位人中龍鳳能學成歸來,給祖國的GDP做貢獻。

看到這有人就得說了,何不食肉糜。

2021年國內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城市四萬多農村一萬九,攤到人均是兩千多不到三千一個月。

要知道這個可是算了老人和小孩的,也就是說你一家三口的話哪怕是個小嬰兒他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也有兩千多。

而且壓歲錢不計算在內的

我的老家,東北五線城市,出租車起步價還處在6塊錢的地步,隔壁市更甚,五塊。這種情況下本市你去應聘個服務員還有三千塊的收入呢,跑外賣勤快點4-6k也不是大問題。

可以說現在國內只要是沒有不可抗力因素的話,一個健全的成年人是肯定可以賺到這份錢的。

可以說大多數城市家庭和部分農村家庭都可以供得起,留學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富二代們出國花天酒地,不學無術。

但是。

但是!

我上述所有都只是在闡述兩個觀點,第一留學生和大家想象的有很大區(qū)別,甚至大多數的留學生學習態(tài)度都要比國內大學強,因為實在是太嚴苛了。(前提是個正規(guī)大學,不是野雞)第二去發(fā)達國家留學的花費很多普通家庭是可以負擔得起的,不要把出國這件事情妖魔化。

除了這兩個觀點以外,我并不想跟你們宣傳留學有多大優(yōu)勢有多好。

我希望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學生都能認真去思考孩子或是自己的人生,這是很大的一個岔路口,希望你們能多方面的了解然后再做決定。

要知道出國留學是有很大的弊端的,一個從小在父母眼前長大的孩子,你指望他出國之后的自控能力去學習,這是非常冒險的賭博。每天在家打游戲不上課的我也見過不少,一邊混吃等死一邊吸父母的血。

和國內逃課宅宿舍的半斤八兩

所以請各位家長認真地去思考自己的孩子究竟適不適合出國留學,留在國內的話能上一個什么樣的學校,出國學成歸來又能有什么樣的待遇,留在國外定居會對以后的人生軌跡有什么影響,自己的經濟條件是否能夠支撐孩子去讀一些高價專業(yè),等等等等……

我再次重申,我的這篇文章,僅僅是告訴各位,出國留學的門檻并不像以前那么高,也不是僅僅把孩子送出去鍍一層金那么簡單。

我是哈士奇,各位晚安。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