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座令無數人魂牽夢縈的城市。高質量的教育水平和免學費的公立大學使得很多工薪家庭的學子也能實現自己的留學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2022法國留學真實生活和學習情況。

1、評分方式和高壓的淘汰制度

法國的高等教育本著“寬進嚴出”的原則,也就是說,每年大學的淘汰率非常高,并不是大部分都可以順利畢業(yè)的。

一般學科的滿分為20分,10分即為合格,學科之間一般可以互相補償,只要平均分過10分即可算通過。但有的專業(yè)要求可能會更高,比如某學科單科成績不得低于7分否則便不能享受平均分政策。
當然淘汰率的高低也跟專業(yè)有關,小編當年是理工科的化學專業(yè),這個專業(yè)在大一時有4個班,每個班25-30人左右。而升到大二時,班級數量就僅剩下兩個,到了大三時僅留下一個了。
研究生階段就更為夸張了,研一時,小編的班里還有18個人,到了研二僅存下7個。
2、授課方式
大學上課的內容主要分為:
Cours:主課,一般由學科負責人或者相關的正教授來授課;
TD:全稱叫travauxdirige?s,就是習題課;
TP:全稱是 travaux pratique?s,實驗課。
個人感覺TD和TP的重要程度更大于cours。也許我們主課聽不懂,卻還是能夠在TD課和TP課通過理解實踐學習,輔助理解cours上的內容。
法國大學老師上課的ppt很簡單,更讓人郁悶的是沒有教材。有的負責任的老師愿意給你列一些推薦的參考書,不負責任的老師直接讓你去google上查。
這個對*留學生來說相當不適應,沒有教材,只有課堂上的ppt遠遠不夠。這就導致了我們需要不斷地記筆記,所以找同學借筆記是必須要修煉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證你兩個小時的課沒白上。
3、團隊合作
團隊合作學習,這個是法國教育里*看重的一點,就是為了鼓勵大家一起探討交流,鍛煉查閱資料的能力。
每學期都會有一到兩門課是需要團隊協作的,這個在法語里叫projet,一般是由2到4個學生完成,大家共同完成課題,*后學期末要到前面做一個presentation,并接受學生和老師們的提問。小編說法語的勇氣也基本上都是通過這沒完沒了的presentation練出來的。
當然這個呢也需要運氣,碰到好的法國學生,能幫你拿很高的分數,當然也碰上過不靠譜的“豬隊友”,不是經常不參與討論,就是ppt完成的很水從而拉低團隊分數。
不要以為這種課很容易得分,參與審查的老師一般都很嚴格。切記一點,法語不好不要緊,可以說慢一些,他們重點考核的不是法語,而是對知識點地掌握。小編曾經在一次答辯中,就為了解釋一個復雜的實驗結果,英語法語混著說了一通,還好表達清楚了,*終分數并沒有受太大影響。
4、實習
實習(stage)是一個畢業(yè)階段的*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對于理工科的學生。一般是學生自己找實習,當然實在找不到,也可向學校老師求助,基本上能*證每個人都能有實習的機會。
本科和研一大約每年4-6月份為實習月,一般為無薪實習。研二的是要從2到6月,為帶薪實習。都是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實習報告和*后的答辯。
5、打工
很多留學生為了緩解一下經濟壓力,一般可以去打打工。常見的工種一般是:餐館服務員,農場或者園藝短工(一般以采摘葡萄為主);
女生的話可以選擇babysitting的工作,就是幫忙帶小孩。工資的話一般按小時計費,根據法國的*工資標準,到手的價格約為7.5歐/小時。
6、業(yè)余活動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會*健身場所和球類場所,學校對于學生在體育健身方面優(yōu)惠力度很大,學生如果在本校健身房辦的運動卡,只需要每年交60歐元。
法國的電影院對學生也有優(yōu)惠政策,憑學生證辦年卡,每月約20歐,就可以無限次看電影(MK2影院和UGC影院都適用)。另外,一般來說,學生的假期比較多,利用假期時間不妨在歐洲旅旅游,和同學們聚聚餐,也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