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年碩士 VS 英國1年碩士


眾所周知,國內大學的碩士分為學碩和專碩兩種,時間分別為3年和2年,而學生們大部分選擇的是學碩,通常都是三年,而英國的碩士分為授課型和研究型兩種,研究型以研究為主,適合有計劃繼續(xù)讀博或者主要想做研究的學生,而大部分學生選擇的是授課型碩士,通常都是一年,以就業(yè)為導向。因此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一看到學制就在感慨,去英國讀碩士,就一年能學到什么。其實不然,英國大學的一年制碩士含金量是非常高的,而且學制短,更加吸引了很多學生前往學習。那么國內三年碩士和英國一年碩士究竟哪個好呢?其實沒有好壞,只是個人選擇不同而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接下來我就從中英碩士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以便參考。

中國三年碩士VS英國一年碩士有哪些相同點:
1.修學分,中國和英國的碩士都需要修滿對應學位的學分(包括專業(yè)核心課+可選擇型必修課)。
2.以PPT演講、期中測試、課程論文或小組作業(yè)等為考核方式進行課程結業(yè)。
3.最后以畢業(yè)論文作為畢業(yè)考核。
4.老師上課多為點到為止,需要閱讀大量有關文獻進行查漏補缺。
中國三年碩士VS英國一年碩士有哪些不同點:
1.結業(yè)考核
中國的PPT、課程論文等需要提交文本的材料都無需進行查重,傳給代課老師后直接由老師審閱給分(通常,無法考證文本來源、抄襲情況)。
而英國的任何文本作業(yè)或考核(PPT、Word文檔、PDF文檔)都需要上傳查重系統(tǒng)Turnitin進行查重,連拍攝的視頻作業(yè)都需要提交對應的文本介紹或分鏡介紹進行內容查重,學生很難進行學術的直接照搬或借鑒,必須為Reflective writing(原創(chuàng),自己學完吸收后的反饋)。
2.論文寫作方式
中國的論文引用,可修改引用文章的部分名詞或動詞,或把原話縮短;這種做法在英國就屬于抄襲,盡管你標明了引用文獻出處。
英國論文書寫時的Paraphrasing(改寫)一定是在你閱讀完文獻、進行概念整合之后,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以表明自己對這個定義、概念、論點等確實理解了。
要不然簡單的對某些引用的概念進行動詞或名詞的近義詞替換,你會直接被Turnitin查重系統(tǒng)判為抄襲,后果非常嚴重。(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面談;第三次,取消學習資格)
3.上課時長
中國三年碩士,上課時間為1-1.5年,排課分散,有非專業(yè)課的通用課程,如就業(yè)形象指導、政治、大學英語等,剩余1.5-2年為在校實習或待業(yè)。
通常每節(jié)課分兩小節(jié)課進行,各45分鐘,中途休息10分鐘;英國一年碩士,課程安排緊湊,課程設置均與專業(yè)相關,不含實習,每節(jié)課2-3小時,中途休息與否或休息多久看代課老師當天安排。
4.教學風格
中國上課多為老師講解,或與學生提問互動,三年下來的同班同學不變,一直是一起被錄取的班級同學;英國上課多為小組作業(yè),老師在PPT的框架下進行Case Study(案例分析),然后給出相應的Topic(主題)給學生進行分組作業(yè),小組討論完后會按照小組順序進行發(fā)言,再由其他小組進行反駁或補充。
因為英國的課程是分核心課和可選必修課,核心課程會跟同院系的大班一起上課,可選必修課是跟具體專業(yè)方向一致的同學一起上課,所以一年下來會結識不少同院系或不同院系的同班同學。
5.課后輔導
英國院校里有專門的Study Skills Group(學習技能小組),小組成員是各種專業(yè)背景的老師,每周給學生提供不同主題的輔導課,學生可在學校官網(wǎng)進行預約,或者直接給小組發(fā)郵件進行1v1服務。
輔導的課程包括英語能力提升、論文寫作指導、批判性思維指導、統(tǒng)計學軟件指導、個人簡歷編撰指導等等很多對學習和就業(yè)都有幫助的實用課程。
6.畢業(yè)考核
中國就是畢業(yè)論文+論文答辯,基本上論文查重通過,答辯時自己院系的老師也不會過多為難,畢業(yè)率還是很高的。英國是直接將畢業(yè)論文提交查重系統(tǒng),無需答辯,但是論文僅占所有學分的一部分,最后畢業(yè)與否是要核對每門課程是否通過,學分是否修滿。
并且英國學位分等級,要把每門課拿到60或70以上(2等1或1等學位),對于習慣用中式思維進行思考和寫作的留學生能力提升也是大有幫助的哦!
7.就業(yè)指導
國內學校的就業(yè)指導中心就像英國院校的Career Hub,同樣的就業(yè)指導中心,是會不定期更新實習空位、企業(yè)高管面試、企業(yè)高管講座等等一系列信息,學生可以直接預約或者去辦公室尋求實習或就業(yè)指導。與企業(yè)高管面談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只要自己積極查看學校信息,及時預約。
總之,拿時間長短來對比國內和英國的碩士含金量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不同的教學體制、評價體系、教學風格、院校支持、設施輔助,最后培養(yǎng)出的學生是不一樣的。
不僅學術作為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連為人處事、接人待物的作風也會受英國文化所感染。緊湊的課程學習和嚴謹?shù)目己梭w制,培育出來的也是更能獨立思考、抗壓能力強的學生。這都是孩子今后就業(yè),必不可少的品質。
8.申請難度對比
要想在國內讀研,你需要經(jīng)過統(tǒng)考 + 復試才能拿到錄取資格,統(tǒng)考的難度一年比一年難,雖然年年都在擴招,但是考研人數(shù)也是逐年增多,獲得錄取的幾率變得更小。
對于申請國內研究生的大部分學士而言,前三年認真上課,爭取保研資格。若沒得到保研的,需要從大三起開始復習。
而英國院校采用申請制,需要提供相關的申請材料,包括本科學位證、成績單、語言成績等,設計類專業(yè)一般要求提供作品集,最后由學校綜合決定是否錄取。
可以說英國院??剂康氖菍W生的綜合能力,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優(yōu)勢,向英國院校提供自己的軟性材料來增加自己的錄取率,也就是說每個學生的申請方式都是獨 有的,而不是憑借一次考試來定成敗。
9.讀研費用和時間成本
一說到去英國讀研,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貴。其實,從時間成本來看去英國讀研不一定貴很多。在國內讀研的話,每年的學費為 6000-10000RMB 左右,按照 3 年制,學費為 1.8 萬 -3 萬 RMB 。而英國的研究生學費加生活費一般為 30 萬 RMB左右 。
另一方面,對于以后想要走學術路線的學生來說,英國的大部分的博士課程可以本科畢業(yè)以后直接申請,這相對于國內的博士來說,省下的可不僅僅只是三四年的時間,還可以得到世界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實驗室等優(yōu)秀的教育設施。
10.就業(yè)機會
80% 的學生在選擇去英國讀研究生的理由是為了高質量教育和更好就業(yè)兩個理由。在國內, 82.5% 的單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員工采取了傾斜性待遇。
在看能力和工作經(jīng)驗的職場,高強度的精英教育模式減少了教育時間成本,意味著海歸們可以更早投身工作創(chuàng)造價值。
尤其是英國的高等教育更是全球教育的發(fā)源地,他的學習制度是最完善的,名校密度也是最大的,因此各位學生在面臨人生十字路口選擇的時候,可以考慮去英國讀研究生。
盡管英國讀研花費比國內考研要貴了一些,但是英國的研究生學制短,少數(shù)專業(yè)是兩年以外,大部分授課研究生都是一年制。
國內研究生一般為 2-3 年制,也就是說同一屆的學生去英國讀研的會比國內讀研的先畢業(yè),能先拿 1-2 年工資,這樣算下來也沒有比國內貴多少,反而還多出兩年的工作經(jīng)驗,這對后期的職業(yè)發(fā)展也是有利的。
【免責聲明】
1、個別文章內容來源于網(wǎng)絡善意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2、所有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問題請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國內3年碩士 英國1年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