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香港留學


想去香港留學香港中文大學的內地招生計劃分設文、理、工、商四個學科門類,文科類包括文學院、社會科學院及法律學院;理科類為理學院;工科類為工程學院;商科類為工商管理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只招收普通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yè)設置分“獎學金基礎班”、“文科基礎班”,“理科基礎班”、“工科基礎班”及“商科基礎班”五項。“獎學金基礎班”已包括文、理、工、商基礎班,獲錄取學生可于入學時選擇其中一學科門類。
考生統(tǒng)考成績應達到本科一批高校錄取控制分數線,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學提檔要求的情況下,香港中文大學依據考生高考成績擇優(yōu)而錄。
考生報考的外語語種必須為英語,以 150 分為滿分計算,自費生的英語成績須達 120 分或以上。獎學金基礎班的成績要求較高,須達 130
想去香港留學

分或以上。
獎學金基礎班只錄取以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志愿,并以獎學金基礎班為第一專業(yè)志愿的考生。非獎學金基礎班只在一志愿錄取后仍有剩余名額的情況下才考慮其后志愿,但不設高校志愿分數級差或專業(yè)志愿分數級差。
考生高考成績外的加分,若省級招生辦公室在投檔時已將分數計入提檔總分內,則予以考慮。香港中文大學在調閱考生檔案時,將依據招生辦公室所提供的電腦排序提檔總分處理。
同時選擇獎學金及非獎學金基礎班專業(yè)志愿的考生,倘成績未能達至獎學金班的錄取線,中文大學將考慮其非獎學金班專業(yè)志愿,按其高考成績擇優(yōu)而錄,不設專業(yè)志愿分數級差。
本校預留若干機動名額。大學可根據生源情況及考生成績,在個別省/市/自治區(qū)對招生計劃進行適量調整及確定提檔比例。
【費用】香港中文大學非本地生的學費為每年 80,000 港元。住宿費約 7,000-8,000 港元,連同其它雜費、生活費每年約需
想去香港留學

20,000-35,000 港元。另在首學期須繳付一次性保證金 450
港元(學生離校時,如無須賠償任何費用,則保證金予以發(fā)還,但通常移作學生的畢業(yè)費。)本?;蛱貐^(qū)政府不會提供任何經濟援助或貸款,自費生須有足夠能力支付全數學費及生活費。
【獎學金】為鼓勵成績優(yōu)異的內地學生來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本校提供多名獎學金名額予錄取入讀“獎學金基礎班”的內地學生,獎學金名額分布于二十五省、市、自治區(qū)。香港中文大學將向每名在學的獎學金班學生頒發(fā)相等于攻讀四年本科課程的學費、以及每年
45,000
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貼。獎學金只給予填報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院校志愿,并以獎學金基礎班為第一專業(yè)志愿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績達到中文大學為頒授獎學金而定的提檔分數線,(以
750 分為標準高考滿分計算,理工類及綜合類考生須達 630 分或以上,文史類考生須達 600 分或以上。)以及英語單科成績達 130
想去香港留學

分以上。若符合獎學金最低分數考生超過該省、市、自治區(qū)獎學金名額,則按名額及提檔總成績由高至低順序選拔。
本獎學金專為內地學生而設。若學生于在學期間任何時間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則須終止獎學金之頒發(fā)。
獎學金原則上為期四年,但獲獎學生每學年成績須達到大學具體規(guī)定的平均積點 3.00
(相當于乙等)。若學生學年成績未達到續(xù)領獎學金要求的平均積點,則須保留觀察一年。學生在觀察期內可繼續(xù)領取獎學金,但若翌年成績仍未達到大學的規(guī)定,有關獎學金則須終止。
獎學金的頒發(fā)須依照香港中文大學制定的相關規(guī)章及程序執(zhí)行。香港中文大學對獎學金的評選及頒發(fā)有最終的決定權。
【課程結構】
學分制度
除醫(yī)科及護理學課程外,所有本科課程均采用靈活的學分制度。學生須至少修畢99學分,始準畢業(yè)。其中包括主修課程規(guī)定必修學分、體育科目2學分、通識教育15學分、學院語文規(guī)定及副修或選修科目。四年制教育學士課程及中醫(yī)學學士課程另有規(guī)定者則除外。靈活學分制度并無“升級”概念。為方便行政上的管理,學生將按其在校修業(yè)年數分級,惟此“年級”并非表示學生的學業(yè)階段;學生可按個別情況及興趣訂定其修業(yè)進度,修滿畢業(yè)所需學分,并符合主修課程及大學其它畢業(yè)規(guī)定,便可獲頒學士學位。除課程另有說明外,學生至少須修業(yè)滿三年,始準畢業(yè)。
學士學位的等級如下:甲等榮譽、乙等一級榮譽、乙等二級榮譽、丙等榮譽及學位。學位等級得根據學生主修科的平均積點,全部科目的總平均積點,及畢業(yè)論文/專題研究成績評定。中醫(yī)學學士學位并須根據學生臨床學習課程的成績評定。至于內外全科醫(yī)學士學位,則根據學生在各次專業(yè)考試的成績評定。
主修課程
為確保學生在主修學科中獲得充分訓練,全日制學生須修畢個別主修課程規(guī)定的最低必修學分,最高不多于72學分,經教務會特別核準的專業(yè)課程除外。如主修課程設有畢業(yè)論文/專題研究規(guī)定,學生必須于該等論文或專題研究獲及格成績,始可畢業(yè)。第二年入學學生須修畢主修課程之科目可達64學分(持副學士學位入學學生)或59學分(持高級文憑入學學生)。
雙主修
由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五年度起入學之學生,經有關學系核準可修讀第二項主修課程。
副修課程
為貫徹課程結構的靈活性,大學定副修為自愿選修課程。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及志向申請修讀最多兩項副修課程。副修課程規(guī)定至少須達15學分,但不得多于30學分。
通識教育課程
本校其中一項重要的教育目標,是提供均衡教育,亦即著重課程的“深”與“博”。主修課程使學生對一專業(yè)范疇有深入認識,達致一定學術水平。通識教育課程則擴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抽象與綜合思考的能力,并對主修課程以外的不同學科有更廣博的認識,使學生在瞬息萬變的現(xiàn)代社會中,能內省外顧,高瞻遠矚。通識教育課程規(guī)定學生須修讀15學分,若干專業(yè)課程經教務會特準則規(guī)
定為12學分。學生除依所屬書院規(guī)定,修讀書院設計的通識教育科目外,亦須修讀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在四個范圍內,即文化傳承;自然、科技與環(huán)境;社會與文化;及自我與人文,分別選修至少一科(2-3學分)。其余大學通識教育學分,學生可根據個別科目的限制及選課規(guī)定選讀。第二年入學學生須修畢通識教育科目7學分(持副學士學位入學學生)或9學分(持高級文憑入學學生)。
體育
必修體育科目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觀念與合作精神,并闡明公平競爭的意義。學生透過各項運動亦可訓練健強的體格,以應付各項課業(yè)及將來發(fā)展。學生必須于首修業(yè)年修畢體育科目2學分。第二年入學學生必須修畢1學分的體育科目,始準畢業(yè)。
語文精修課程
本校一向堅持中、英雙語并重,并著重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為了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訓練,大學為所有新生開設一個必修的語文精修課程。課程包括普通話、粵語及英語三種語文,旨在教授語言學習的基本功,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院語文規(guī)定
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文技巧,大學已設立一個統(tǒng)一和連貫的、計算學分的必修語文科目制度。一般而言,學生須修讀英文科目3學分,屬文學院、教育學院及社會科學院之學生另須修讀一科3學分的中文科目。持高級文憑之第二年入學學生須符合語文規(guī)定3學分。
學生資訊科技能力
隨著資訊科技的急速發(fā)展,資訊科技知識已成為教與學的基本技能。由一九九九/二零零零年度起,所有學生須于首修業(yè)年通過資訊科技能力測試。為幫助學生具備這種基本技能,大學為所有學生提供一套基本資訊科技技能訓練及測試,旨在使學生具備操作電腦的基本技巧,懂得使用電子通訊、數據管理及資訊簡報等應用軟件,并能意識到資訊科技發(fā)展的社會涵義。
選修科目
如學生不欲報讀副修課程,可多修主修科目,以期于該學科植根更深更廣,或選修其它學科科目,以培養(yǎng)廣泛興趣,增加各方面的學識。
基礎規(guī)定
中六入學學生須完成基礎規(guī)定24學分,包括語文科目9學分、通識教育科目6學分及主修課程學院規(guī)定9學分。
大專學歷之認可
持有認可大專學歷的學生,可按規(guī)定辦法申請豁免畢業(yè)所需的若干科目及學分,惟仍須符合有關條件,始準畢業(yè)。
如欲查詢有關本科課程結構的更詳盡資料,可瀏覽學務組網址。
注: 中六入學學生須修畢科目一百二十三學分,始準畢業(yè)。第二年入學學生須修畢科目至少六十六學分,始準畢業(yè)。
持續(xù)及專業(yè)進修
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于1965年成立,在1994年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并于2006年起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yè)進修學院。學院秉承服務社會提供優(yōu)質持續(xù)專業(yè)教育的使命,配合著香港發(fā)展步伐及不同行業(yè)人仕的進修需求,課程日趨多元化,2005至06年開設的課程約二千項,學生人數逾四萬人

香港留學傳媒專業(yè)有什么要求香港留學傳媒專業(yè)的申請條件
1.英語成績要求
傳媒類的研究生對英文的要求較高,雅思一般要6.5甚至7.0以上,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的傳媒研究生都是全英文授課,港中文的新聞研究生項目有大部分粵語授課,英文和粵語同樣重要;國內大多是中文授課。
2.留學費用
去香港讀傳媒類專業(yè),大概需要5萬港幣的學費,加上生活費的話,至少準備20-25萬港幣。
出國讀研選校定位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條件能申請到國外多少排名的院校和專業(yè),可以使用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進行選校定位。
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況(GPA、語言成績、專業(yè)、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會自動從數據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到了國外哪些大學,這樣子就能對你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香港碩士留學怎樣選專業(yè)港大教育學院提供5個授課式碩士課程
每一個授課式碩士課程下面都有系統(tǒng)的分支和類別,今天我們來說說第二個,Master of Education
(簡稱MEd)教育學碩士。香港大學自從1978年開設教育學碩士這類課程,畢業(yè)生就業(yè)很廣,包括學校管理,規(guī)章制定,成人教育,教師培訓,課堂教學,教學評估,課程編纂以及教學調研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發(fā)展科技進步,教學內容還在進一步完善和更新,教育碩士結構也在不斷規(guī)劃和重組,給予申請者更多靈活的選擇。
教育學碩士是一年制全日制(Full-time)或兩年到四年制兼讀制(Part-time)的課程,內地生只能申請全日制。整個碩士項目包括10個學分模塊(module)。每個學分模塊由至少24小時的課堂教學,外加網絡教學、小組作業(yè)、課后閱讀、作業(yè)等組成。課程完成后,學生必須選擇dissertation(=3個模塊)或project(=1個模塊)以完成整個課程。
MEd專業(yè)由The Specialist Strand和The Generalist Educational Studies
Strand兩個大方向組成,申請者必須在申請前就決定好自己的方向。
“Generalist Educational Studies
Strand”的核心課程主要包括教育學領域概括性的理論和最新的發(fā)展,以及如何改善教育現(xiàn)狀等。
Educational Studies
“The Specialist
Strand”提供17個不同專業(yè)方向的分支,每個分支是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因此申請者必須在申請前就決定好自己的分支。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主要學習現(xiàn)代漢語文學,古典漢語文學,中國文化,寫作等課程。本學位可被認可為同等語言專業(yè)學位。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主要學習漢語語言學,漢語教學,語文課程設計等課程。
Comparative and Global Studies i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主要學習比較教育學的研究理論和方法。
Designing 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s
主要學習改善和提高“教與學”的理論和方法。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主要學習幼兒階段的教育理論和方法。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主要學習學校管理和教育系統(tǒng)的管理的理論和方法。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主要學習英語課程設計,語法和詞匯,二語習得和社會語言學。
Higher Education
主要學習高等教育的相關理論,如何改善高等教育學府的教與學。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主要學習如何用英語進行學科類課程的教學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主要學習對外漢語教學。畢業(yè)后可得到全球認可的IB Teacher Certificate
Youth Studies
主要學習如何改善對于青年的教育,課程包括社會與青年發(fā)展,青年與教育等。
【以下分支只提供兼讀制】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part-time mode only]
Mathematics Education [part-time mode only]
Psycholog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 [part-time mode only]
Inclusive and Special Education[part-time mode only]
Teaching Chinese to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 [part-time mode only]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part-time mode
only]
The Specialist
Strand下屬的每個研究領域都包括了四個核心的模塊課程,再加上一個研究方法課程,關于選修課程,學生有兩個選擇:1門選修課
Dissertation(=3個模塊),或者3門選修課 Project(=1個模塊)
Generalist Educational Studies Strand包括一個核心模塊,一個研究方法課程,選修模塊,學生同樣有兩個選擇:4門選修課
Dissertation(=3個模塊),或者6門選修課 Project(=1個模塊)
選修課
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選修課來加深對自己攻讀領域的理解和認識,或者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其他領域,課程協(xié)調員也會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來幫助同學們選擇選修課。選修課共計25門。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counseling and group guidance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chool-based teacher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and China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through variation
Managing disruptive behavior. in school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ounselling, career educ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in schools
Read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hool-based context
School policy and curriculum for sex education
Life education policy and curriculum MEDD7101 Achiev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becoming a 21st century teacher
Learning to notice: Towards effective teaching and quality classroom
research
Effectiv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liberal studi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Drama appreciation and teaching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ssessment of young exceptional children: Issues and trend
Counselling process and skills for educators
Individual and home predictors of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Learning how to learn: Understanding and fostering student learning
Cultural, ethical and legal awareness for teachers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ese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Young children in the media
Chinese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Teaching
我們僅拿The Specialist Strand下屬的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對外漢語專業(yè)來舉個例子,這個專業(yè)主要學習對外漢語教學。畢業(yè)后可得到全球認可的IB Teacher
Certificate,畢業(yè)生也可以從事其他國際性的課程教學,比如IB[2], GCSE[3] IGCSE[4]等等。
這個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是以下四門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s
Chinese (L2)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Chinese (L2)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sig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因為涉及到考取證書,所以這個專業(yè)還有另外多加的一門必修課
Integrating the IB philosophy int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同時,同學們還要在學一門研究方法課程(包括2個模塊),1門選修課 dissertation(=3個模塊)或者三門選修課
project(=1個模塊),選修課從上述提到的25門中選擇。
其實港大的教育碩士劃分的還是非常具體和系統(tǒng)的,而且在不斷的與時俱進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比如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就是今年最新加入的;同時港大也很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這點在選修課程中也有所體現(xiàn),港大強調,即使這門課程和你的專業(yè)無關,但是你很感興趣,那么學院也是非常鼓勵你去嘗試的,因為有興趣的話你就能完成的很好,有一些課程還直接和教育有關的考試相扣,攻讀完課程就能拿到證書,還提供不同的學習方式供學生選擇,教學方式也非常的靈活和多樣化,很重視小組的討論和團隊合作,整個大的學習環(huán)境是比較開放和自由的。
放養(yǎng),但不是放羊
很多同學認為香港的大學研究生都是“放養(yǎng)”式教學,就是導師不會催著你看書看資料,基本上比較自由散漫。在別的大學還有點可能,可是如果在港大你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就錯了,碩士生雖然課程不多,可是港大自創(chuàng)始就一直是全英文授課,課后還要看大量的英文教材、查閱資料,和出國留學都沒什么差別,學習到凌晨一兩點更是家常便飯。雖然沒有老師會催著你去看書,但你卻不得不去看書。因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是真正上升到了理論和學術研究層面,內容相對晦澀難懂。如果不在上課前預習完幾十頁甚至十幾頁的知識,很可能整節(jié)課都聽不懂教授在講什么。
銷魂的英文
香港高校里面教授來自世界各地,一半以上的教授母語并非英語,而且教授主修的專業(yè)也不是英語,所以你聽到的,除了非常標準且流利的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更可能是港式英語、中式英語、印度英語、日本英語……有的饒舌有的抽象反正五花八門聽的你頓時累覺不愛,所以這就需要你快速的適應“南腔北調”的英語口音,就像你能夠適應并聽懂帶有口音的普通話一樣,當然也是一種別樣的鍛煉。你不妨這樣想,這就好比一個小型聯(lián)合國,等你從香港的大學走出來之后,世界各地的英文就都難不倒你啦。
粵語后援團
對于不懂粵語的內地同學來說,融入香港社會并不容易,到香港需要突破英語和粵語兩大語言關,特別是要適應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的不同口音的英語。但是較為貼心的一點就是,為了讓內地生盡快適應香港的語言環(huán)境,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八所內地生最青睞的港校都會在第一學年設立粵語、英語的選修課,香港中文大學更是將此設為必修課。有的學校諸如浸會大學會象征性地收點課程費,有的高校卻是完全包含在學費里的“免費學習”。除了開設語言課程,香港八大高校還都配備語言資料中心,學生可以在那里自由選擇學習粵語、英語甚至其他外語,通常而言,各個學校的語言資料中心往往是在內地新生當中人氣最旺的地方。而在校園當中,由學長學姐免費開辦的粵語幫扶班更是比比皆是。既然學校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支持,那同學們就沒有理由不努力啦。
專業(yè)信息
專業(yè)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學位類型:Master of Education(MEd)
學制:1年
入學要求:雅思6(單項不低于5.5)/托福80分
學費:105,000 港幣
[1]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是由教育組織Quacquarelli
Symonds(QS)所發(fā)表的具體細分體現(xiàn)在對全球五大學科領域中的36項不同專業(yè)的細分排名。其中包含了社會學科類、人文藝術類、自然學科類、理工科類以及生命科學與醫(yī)學五大學科類別。
[2] IB,是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的縮寫,IB課程是一項國際課程,最近這些年在香港發(fā)展得比較快,也受到大家的歡迎,
IB課程一共分為中小學和大學預科三部分。到目前為止,只有香港大學的碩士課程是被IB組織認可的。
[3] GCSE的英文全稱是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文譯為普通中等教育證書,簡稱為GCSE,即英國普通初級中學畢業(yè)文憑,相當于中國國內的初中畢業(yè)考試文憑。
[4] IGCSE 是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目前國外14歲至16歲全世界最多人讀的體系,是CIE(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劍橋全球測試的一部分。其證書在大部分英語母語或者第二語言和官方語言國家基本都會得到承認,其廣泛性是由于劍橋的名聲,以及GCSE(即英國的IGCSE)的成功而來的。

香港留學和英國留學的區(qū)別對比分析

首先,對比最明顯的是費用問題。

現(xiàn)在留學英國一年分費用是25萬到30萬人民幣。但是香港留學每年約需要人民幣15萬元左右。美聯(lián)出國考試需要大家注意,香港的房租和生活費和英國是一樣的,只是學費稍微便宜一點(兩個地區(qū)的授課式碩士都是一年制的),相比起費用,香港更有吸引力。

其次,是語言要求的問題。

香港教學老師有來自歐美的,也有香港本地或大陸的,學校工作人員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老師也經常會用粵語交流,但是中國大陸的學生很少會說粵語,這樣中國學生就會很被動。而英國屬于純英語環(huán)境,很有助于學生提高英語水平。

再次,是眼界和視野的區(qū)別。

英國,屬于歐洲,與東方中國的人文與城市風貌方面有很大不同,學生去到英國,可以領略到另一半球的居民是怎樣生活的?與我們有哪些不同的理念? 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國留學。而香港在吸納西方文化的同時,與大陸也是有很多共同點,所以去香港留學的感覺跟上廣州大學沒什么區(qū)別。

最后,兩個地區(qū)的學校數量、錄取難度也是有對比的。

英國共有100多所大學,認可度比較高的為前40名的左右的學校。香港共有8所大學,認可度比較高的為前六所大學。因此整體來講,香港地區(qū)大學在申請時,競爭更激烈一些。而且要求更加嚴格一些。英國學校多,專業(yè)豐富,并且有語言課程的存在,在難度上會降低一些。

去香港留學注意事項有哪些?

本篇香港留學注意事項因為整理的比較全面,所以篇幅較長(4000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趕時間的同學建議可以先收藏,以備后面不時之需。

目錄:

?物品篇

?學習篇

?出行篇

?居住篇

?吃飯篇

?其他篇

香港留學注意事項—物品篇

一、衣襪鞋帽

(1)香港的天氣比較熱,但校園里的空調卻很冷(20~22度)。所以夏裝和春秋裝都很重要,多帶一些短袖和長袖的T-shirt,多帶兩件薄外套。

(2)冬天穿上一件毛衣,再厚一點的外套就可以了,一年也穿不了幾天。

(3)穿正裝,個人認為沒有必要穿正裝。雖然香港有什么高桌晚宴,但卻沒有幾個大陸學生參加。如有需要,可在香港買,比大陸還便宜,實在沒有必要帶過去。

(4)鞋子,運動鞋、皮鞋和拖鞋各一雙,鞋子太占地方,不要多帶。

二、床上用品

(1)三件套,即被套枕頭套、床單兩件,供洗換之用(注:香港單人床一般80~100cm)。

(2)被子,一般是九月份開學,帶條空調被就可以了。假如今年一月開學,要帶一條厚一點的棉被,還可以在深圳買,香港買就會貴一點(大約貴50%)。

(3)枕頭,雖然很占地方,建議帶一個,因為去的當晚要用。建議選體積較小,便于攜帶。

三、生活和學校用品

(1)學生需要各種常用物品,香港大學校醫(yī)院看小病一般是免費或收取少量費用,但要預約更麻煩。為方便建議大家還是自己帶些常用的,以備不時之需。

(2)香港地圖通常分為普通地圖和地圖集。推薦購買地圖冊,每一區(qū)域都非常詳細,對初來乍到的人非常有用。

(3)隨身攜帶杯子、水壺、碗、餐具、毛巾、浴巾、牙刷、牙膏、梳子、鏡子、肥皂等生活必需用品。

(4)廚具請勿攜帶,香港與海外還是不同的。校內食堂和校外小吃店的價格都不算太貴,一般20~30港幣可以自己吃一頓,省不了多少錢,還浪費時間。假如真的需要到深圳去買。

(5)耳塞、充氣式午睡枕頭。在香港,房子多靠馬路,早上會比較吵,買一些防噪音耳塞是不錯的選擇,充氣枕頭是用來午睡的,建議帶兩個,也不要占地方,這些東西只在網上買,香港很難買到。

(6)沐浴露、香波、洗衣粉之類的建議不要帶,太重且占地方,香港買這些和大陸價格差不多的,強烈建議不要帶。

(7)帶一些必備的工具書到香港來,香港買書并不普遍很貴,當然你可以到深圳或者到深圳購書中心網站,費用比較合理。

(8)眼鏡要配一副備用的,在香港配戴很貴。

(9)如果你平時使用的國產文具,那么可以買一些來,在香港買比較貴。計算器有的可以帶來,考試要用,沒的可以過來買,不貴。

(10)筆記本電腦,如果有就帶上;如果沒有,就過來買一臺學習機(一般每年9、10月份),比大陸便宜多了。

香港留學注意事項—學習篇

留學時要記得備案。抵達香港后,留學生必須到中聯(lián)辦辦理備案手續(xù),填寫個人資料及國內外聯(lián)絡人資料,無論當地有無戰(zhàn)爭、災難或其他緊急情況,均可得到及時保護。

在香港留學,要隨時帶身份證,申請香港身份證后隨身帶身份證。當你第一次到達香港時,你應該帶著你的通行證。香港警方有權檢查行人的身份證件。

廣東話是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用語,而英語是香港的官方語言之一,也是大學的最重要教學用語,香港人的英語水平一般都很好(但也有一部分人的英語會令人失望),不少人的普通話也很好,有些人雖然不太會說,但基本上能聽懂。

接受了offer,不要輕易反悔。尤其是哲學碩士和博士,當你食言的時候,老師會很被動,因為當他答應你的時候,他拒絕了所有其他的申請人。

盡量不要用盜版書,也不要抄圖書館的整本書,也不要拿著圖書館的書去復印店說“請幫我復印整本書”,那樣會很丟臉。香港的版權保護非常嚴格,法律明確規(guī)定盜版圖書是犯罪。雖然警察不會搜查你的書包,但在這個法律領域還是小心為好。

不要作弊,雖然在中國考試作弊不是什么新鮮事。香港監(jiān)考人員相對寬松。HKU的監(jiān)考老師只有一個老師外加幾個學生,但如果被抓,他們肯定會遵守規(guī)則,不會手下留情。

雖然在香港學習是用英語教的,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話。所以以后想去美國或者歐洲的同學要多練習,不然英語提高不了多少??梢哉胰司毩暱谡Z,但說實話,很難堅持下去。

你看了很多TVB劇并不意味著你可以毫無障礙地融入其中。盡量認真感受每個人,不要有任何預設,不要有任何文化期待。

香港的大學是完全開放的,任何時候,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大學大門。

在國外,要調整心態(tài),謙虛不卑不亢。不要覺得香港比內地好,而是試著去察覺差異——誰在什么方面發(fā)展得更好,不需要你去批判,而是感受那種差異對你生活的影響。

記住,“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不敢問”。知道自己是在乎國外的生活經歷、學業(yè)成績,還是開闊自己的眼界——當然不僅僅是這些,而是全部,盡早做好準備。

課堂討論:英語能力不是關鍵,內容才是王道。不要在課堂上保持沉默,因為英語不夠好。講重點,講自己的想法,是香港教育最重要的。

香港使用繁體字(正體中文),但部分地區(qū)由于電腦系統(tǒng)原因,實際使用的是日文字體,這與臺灣使用的繁體字并不相同。

香港網吧較少,但許多公共場所都提供免費無線上網服務。

香港留學注意事項—出行篇

了解當地法律及報警電話。在出國之前,對香港的基本法律制度和司法處理程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時,應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記住報警電話,人身安全和合法財產受到威脅或損失時,要及時向警察求助。

香港大部分地方治安很好,沒有香港警匪片所描述的黑社會和治安混亂。但是同學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切不可將個人貴重物品或現(xiàn)金放在無人看管的地方。

到香港留學要注意使用學生證個人八達通卡,乘地鐵可享受近半價優(yōu)惠。(沒滿26歲的學生都可以辦理)

在香港,只要你持有八達通卡,你就可以乘坐任何交通工具,你也可以在許多連鎖店(肯德基,麥當勞,大家樂等),商店(百佳,惠康,7-11,OK便利店等)做小額消費。

越早買手機卡和八達通越好。八達通可以在任何地鐵站買到,可以用來在超市騎行、吃飯、購物。

香港地圖通常分為普通地圖和地圖集。推薦購買地圖冊,每一區(qū)域都非常詳細,對初來乍到的人非常有用。

在香港乘出租車費用很高:起步2公里16HK$,之后每200米1.5元,行李費用另計。

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發(fā)達,地鐵、輕鐵、大巴、小巴、輪渡、叮叮車(也就是是港島獨特的有軌電車),一應俱全,既方便又便宜(雖然比內地貴很多)。

保護好重要信息和資金物資。不帶大量現(xiàn)金,不露財,盡量使用銀行卡,支票和其它支付工具。記住護照、銀行卡、支票等單獨或單獨的號碼,以防丟失,準確及時地掛失,報警。

香港的交通很方便。雖然路比較窄,但沒有交通堵塞。不過,請注意,香港的巴士不報站。剛來香港的學生一定要小心。上車前記得看價格,“數”一下站數,不要錯過站。

香港的交通規(guī)則不同于內地:汽車靠左行駛。

香港居民一般都有排隊的好習慣,來了香港一定不能再加塞了,遇到可能排隊的地方先看是否有人站在旁邊。

在香港乘扶梯時,記住要靠右邊站,左邊的要留給那些趕時間的人。

拿到香港臨時身份證后,一定養(yǎng)成出門就帶身份證的習慣,警察有可能核實身份,雖然很少碰見,但卻可以免遭許多麻煩。

香港留學注意事項—居住篇

香港全年氣候溫和。冷場時長袖夾克也能搞定。所以羽絨服,毛衣,厚棉被都不用費力地搬過來。

香港高校宿舍24小時供電,冷熱水,免費接入宿舍寬帶網絡,學生可隨時上網,但一定要帶上學生證和房卡/鑰匙。

香港插座與內地不同,香港用的英國標準的插頭,使用內地過去的電器需要準備轉換插頭。

香港大學男生宿舍通常是混雜在一座宿舍大樓里,除了晚上休息的時候可以隨意去異性宿舍參觀外。一些學校可以隨時進行互訪~~。

對剛到香港的新生來說,建議住宿舍是最好的選擇。如想租房記得不要選擇偏遠地區(qū),詳細了解合同條款,謹慎選擇房東和合租者。早一點回家,避免晚上獨自外出。常常告訴房東,朋友或親戚他們的行蹤。

香港留學注意事項—吃飯篇

在香港,招待客人很少見,AA仔是大家聚餐、一起娛樂的潛規(guī)則。

香港的雞肉比較便宜(略高于內地),蔬菜和水果也比較貴。你會經常發(fā)現(xiàn)在香港,肉多菜少的“奇跡”。

過海關的時候不要多帶煙(規(guī)定是3包,多的算走私)。不能帶生肉什么的。要隔離的話,找起來很麻煩。

自己做的話其實也不一定便宜很多,但是勝在健康,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需要吃什么。另外自己做也很適合比較宅的人。

要注意個人的隱私。約會過程中盡量不要泄露太多個人信息,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要酗酒、吸毒、賭博等。

香港留學注意事項——其他

香港公共場所基本禁止吸煙。抽煙的同志要注意。如果他們抓住它,他們將被罰款很多錢(超過2000)。另外,不要亂扔垃圾,抓到就抓1500HKD。

在香港,牙齒護理非常昂貴,所以健康是最重要的。首先,確保你的牙齒和眼睛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保養(yǎng)習慣。

香港名牌時裝、化妝品比內地便宜得多。

原來,大陸學生在初到香港時,持學生簽證仍不能從事任何營利性質的工作,但隨著入境處有關規(guī)定的不斷放寬,大陸學生在港可在一定范圍內打工。

香港有一個非常完善的社會服務系統(tǒng),有很多志愿者(也就是內地所稱的志愿者)。成為志愿者是鍛煉個人能力,了解香港社會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在香港,只要雙方同意,16歲就可以合法結婚,所以如果你的老師問你是否結婚,你也不會感到意外。

香港的通訊發(fā)達而經濟,在各個學校宿舍里都有免費固定電話,手機費用可以低到只需幾分錢,就能在內地打兩毛左右。

香港是個「夜行社」,夜間娛樂十分豐富,晚上兩點是很正常的休息時間,早上八九點鐘,街上一片蕭條。

香港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比內地便宜,由于人民幣不斷升值,這種優(yōu)勢越加明顯,可考慮赴港購買。許多電信運營商紛紛推出上臺購機優(yōu)惠,此時往往要簽訂一定的月費合同,所以實際上并不一定便宜,建議多做比較再考慮購機。

香港許多大學每年都會與世界級的筆記本供應商合作,向學生提供配置高、價格低(香港市場上通常6折左右)的學生機。

香港使用的是港幣,它由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共同發(fā)行。人民幣升值了,香港很多商家都歡迎用人民幣付款,但在學校,人民幣基本上不起作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那些幫助過你的人,比如你的父母、老師同學,或是給整理這篇注意事項的背后花了很多時間經歷的小編,都該為他們點贊。

去香港留學好嗎?

首先說,準備考研和出國留學很難做到兩全。年年都是“史上最難考研年”,留學申請也差不多,建議你還是盡可能選擇一條路全力以赴。當然,考研之后,實在不行,也可以再規(guī)劃當年的留學申請,對有的人(英語比較好的)來說,考研過后申請當年秋季留學還是可能的,比如中國香港、英國、美國部分學?;蛘呙绹鴣砟甑拇杭救雽W。

去中國香港留學確實性價比不錯,對于考研黨來說,是不錯的“后路”。問題恰恰也在這里:你想到了,更多的人也是這么想的,尤其是最近兩三年,內地申請去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qū)的是成倍地增長,競爭異常激烈。

我們到香港各大學的官網看一下入學要求,可以發(fā)現(xiàn),在語言要求這塊,托福TOEFL要求大多是80分左右,但是雅思IELTS要求多為6.5,問題出來了:根據很多同學的經驗,托福80分可能比雅思6.5要稍微容易考出來一點。另外,非常非常重要的是:香港的大學越來越多并不認可大學英語CET6級的成績了,或者說,大學英語6級在實際申請的時候,缺乏競爭力。

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申請條件

我們從官網的截圖中可以看到,如果是申請2022年秋季開學的材料專業(yè)碩士課程,截止日期是2022年5月31日,所幸,城大還是認可大學英語6級成績的。所以,材料專業(yè)的同學完全可以在今年考研后嘗試申請。需要提醒的是:中國香港地區(qū)各大學并沒有完全統(tǒng)一的截止申請日期,不同的大學、不同專業(yè),都可能不一樣,有的甚至到頭一年的12月就截至了,一定要到官網確認一下。

關于香港留學選校定位

不知道你的專業(yè)背景、GPA和科研經歷等,所以,上述回答不一定能非常準確地解答你的疑慮。而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中存在很多本科各種條件背景申請香港研究生的案例(下圖),可以使用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進行擇校定位與參考。

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況(GPA、雅思成績、專業(yè)名稱、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會自動從數據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到了香港哪些大學,這樣子就能對你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為什么選擇香港留學 香港留學有哪些優(yōu)勢其實香港的每個大學對分數的要求都不一樣,每個學校的每個專業(yè)對申請的要求也是有差異的,但是這些要求都是一個基本的門檻,達到了要求不代表會被錄取。所以其實學校的申請要求,更大的作用是給自己明確一個努力的方向。下面我們用香港大學為例,給大家說一下我們要從哪些方面準備,目標分數是多少。
申請香港大學研究生條件如下:
1、內地學校的本科畢業(yè)證及學士學位證,一般來說985、211院校背景的學生更容易申請成功。
2、大學4年完整成績單,包括畢業(yè)論文或畢業(yè)設計的成績。
3、語言成績要求:雅思要達標(傳媒類專業(yè)要求總分不低于7,單項不低于6,;金融和經濟專業(yè)要求總分不低于7,單項不低于6.5;工科類總分不得低于6,單項不低5.5;個別專業(yè),如醫(yī)學及法律要求雅思總分7.5)。
4、GPA:研究型研究生GPA應達到85,授課型研究生應達到80,港大的話最好達到85。成績單要中英文的,一般找學校教務處要,信封密封,蓋騎縫章(封口處還要蓋章)
5、GRE/GMAT成績:部分學校要求GRE成績,部分商科專業(yè)要求GMAT成績。雖然不強制要求GMAT,但是優(yōu)先考慮具備這個成績的申請者。如: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需要兩年的全職工作經驗,需要GMAT成績。
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https://www.zhixiao1.cn/liuxue/?ozs=HK-overseas
其實大家完全可以通過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看看自己依照自己的院校背景和成績申請到那些那大學,作為自己申請知道,或是努力的目標。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使用方法:把你的GPA、語言成績、專業(yè)名稱、院校背景(211/985/雙非)等信息輸入到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成績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可以依據自己的條件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留學案例,了解一下與自己情況類似的人,他/她們都去了哪些院校,作為自己選擇院校的參考。(如下圖)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各個學校的入學要求,進入網站后也可以通過大學院校庫:https://www.zhixiao1.cn/liuxue/?ozs=HK-overseas 了解香港的大學各個學校的入學要求。

香港研究生留學的誤區(qū)有些什么呢?誤區(qū)一:港校研究型碩士容易申請

不少同學認為和申請去歐美國家讀研究型碩士相比較,申請去香港讀研究型碩士比較容易,因此在準備方面會比較放松,把香港讀研作為去不成歐美的備選項。

真相還原:香港研究型碩士申請難度堪比歐美名校

香港的碩士學位大致分為兩大類:授課型碩士(taught master)和研究型碩士(research master)。顧名思義,前者是以修讀指定的課程為主,完成每個科目的要求就能畢業(yè),后者則是以研究為主,在修讀課程之余仍須要完成一篇研究論文才能畢業(yè)。研究型碩士對于那些希望就讀博士學位繼續(xù)深造的同學來說,是增強專業(yè)能力和申請競爭力的極佳選擇。

待遇好,但是名額少是港校研究型碩士招生的一大特點。攻讀研究型碩士的學生在就讀期間會獲得的每月約1.4萬港幣的生活津貼(stipend),相當于從事一份香港本地的全職工作所能獲得的收入。由于在學位和收入方面占有絕對優(yōu)勢,這類碩士項目的入學競爭之激烈異常。而且,絕大多數系或學院每年招收的研究型碩士的名額都是個位數。如果該項目有學生未能順利畢業(yè)或是科研經費有限,部分院系甚至會在某些年份取消這類全獎類學生的招收。

目前,本科生申請研究型碩士的難度已經增大,一般申請港校研究型碩士要達到以下條件:“211”“985”高校畢業(yè);本科學業(yè)成績GPA3.5(4分制)以上,平均分85以上;語言成績,雅思6.5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具有祥光研究經歷以及研究計劃(research proposal)以及其他條件包括實習經歷、工作經歷、獲獎經歷等。單就對學生本身要求的這些硬性指標來說,能夠達標已經不易。

研究型碩士課程內容以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為主,對獨立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要求都較高,而且申請人的研究方向需與導師的研究方向有密切關系。因此,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申請剛想研究型碩士成功率比較低。

誤區(qū)二:授課型碩士為一年制

不少學生想到香港讀一個一年制的授課型碩士鍍金,網絡上通常也宣傳授課型碩士為一年制。

真相還原:授課型碩士學習時間為1-3年

香港一年制的授課型碩士則成為教育產業(yè)化后最吸引內地學生的學制,但一年制碩士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不嚴謹。授課型碩士的特點就是只要修夠學分就可以畢業(yè),最長不超過三年。授課型碩士發(fā)的學生證是兩年的。但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大家一般都是提前修完學分,一年畢業(yè)。授課型碩士的優(yōu)點是學制短,沒有畢業(yè)論文要求,學業(yè)壓力相對較小,課程設置日益貼近社會需要,保障學生今后工作中學以致用。對于不打算從事研究工作、職業(yè)規(guī)劃非常明確的申請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一般一年就畢業(yè),對于學生來說在一年的時間內把專業(yè)知識學扎實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在一年時間里最大限度地汲取知識。

誤區(qū)三:一定能夠享受國際化氛圍

很多內地學生選擇到香港讀研是為了體驗香港的國際化氛圍,在和香港當地學生一起來自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學生共同學習的環(huán)境中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真想還原:授課型碩士“內地化”

由于香港授課式碩士在內地“擴招”,令大量內地學生涌入香港高校,原來的國際化氛圍漸漸被“內地化”所替代。以浸會大學2008年新增設的國際新聞專業(yè)為例,第一年招收的60人中,超過55人為內地學生,香港本地學生有2人,外籍學生只有1個歐洲人和1個菲律賓人。

當然,香港仍然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如果你主動去和周圍的本地同學和外國同學接觸,多參加活動,香港仍然是一個體會多元文化的好地方。

誤區(qū)四:“放養(yǎng)”式教學

在香港讀研究型碩士,沒有導師催著學生看書,基本上比較自由散漫。

真相還原:無形的力量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研究式碩士則以做研究為主,更注重理論性。學校指派導師監(jiān)督學生的研究工作,但導師僅給學生提供指導和建議,大部分時間是學生自己進行創(chuàng)新性研究,最后寫成3萬~5萬字的學位論文,并進行論文答辯。碩士生雖然課程不多,可是全英文授課,課后還要看大量的英文教材、查閱資料,學習到凌晨一兩點是家常便飯。雖然沒有老師會催著學生去看書,但學生卻不得不去看書。因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真正上升到了理論和學術研究層面,內容相對晦澀難懂。如果不在上課前預習完幾十頁的知識,可能整節(jié)課都聽不懂教授在講什么。

誤區(qū)五:應屆生想去香港讀商科專業(yè)

香港濃厚的商業(yè)氛圍和發(fā)達的金融業(yè)以及優(yōu)質的商科教育資源深深地吸引著內地學子,不少對商科感興趣的同學都希望能夠畢業(yè)就去香港讀商科的研究生,尤其是MBA。

真相還原:港校商科碩士多需豐富工作經驗

內地學生最熱衷報考的專業(yè)就是商科專業(yè),遺憾的是,本科畢業(yè)沒有工作經驗和G M A T成績的學生申請港校商科專業(yè)95%以上將被拒。大部分香港高校(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的商科專業(yè)多為管理類,這些專業(yè)均要求有工作經驗才能申請。比如香港大學的MBA需要申請者至少有三年的管理經驗,其他方面要求也相當高。而香港城市大學的環(huán)球企業(yè)管理專業(yè)也需要申請者具有1~2年的工作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的商科專業(yè)里包含了會計學專業(yè),且其會計學專業(yè)位列全港八所公立大學的第一名,該專業(yè)很重視申請人的工作經驗和專業(yè)背景,沒有相關經驗背景的應屆畢業(yè)生要慎重申請。

誤區(qū)六:一定報考熱門專業(yè)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選擇到香港讀研的內地學生,在專業(yè)選擇方面還是以熱門專業(yè)為主,如經濟、金融、法律、新聞、計算機等專業(yè)是申請者比較熱衷的選擇。

真相還原:熱門專業(yè)名額有限申請難度大

經濟、金融、MBA、新聞傳播、建筑、醫(yī)學、法律等一向是港校讀研的熱門專業(yè),提到香港讀研,大家都會首先想到這些耳熟能詳的專業(yè),然而,你是否了解這些熱門專業(yè)的招生情況呢?

熱門專業(yè)招收很大比例的香港本地學生,并不容易申請。如果剛好某個熱門專業(yè)符合你的興趣愛好及專業(yè)所學,熱門專業(yè)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僅僅是跟風選擇熱門專業(yè)就不理性了,一來不少熱門專業(yè)留給內地學生的名額不多,比較難申請;二來未必適合你。

和很多熱門專業(yè)相比較,不少理工科專業(yè)在香港相對受到冷遇。在升學方面,香港本地人更熱衷于讀金融、管理或者法律;而人文社科類的基礎學科,甚至一些在內地很走俏的理工類專業(yè),相對少人問津。事實上,這些香港在這些被忽視的學科方面,實力不凡。

誤區(qū)七:香港相較于國外更容易適應

香港是離家比較近的具有國際氛圍的都市,到香港讀研在地理和文化方面都有優(yōu)勢,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會很容易適應。

真相還原:不懂粵語很麻煩

對于不懂粵語的內地學生來說,融入香港社會并不容易,到香港需要突破英語和粵語兩大語言關,特別是要適應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的不同口音的英語。事實上,為了讓內地生適應香港的語言環(huán)境,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八所內地生最青睞的港校,都會在第一學年設立粵語、英語的選修課,香港中文大學更是將此設為必修課。有的學校會像浸會大學一樣象征性地收點課程費,有的高校卻是完全包含在學費里的“免費學習”。除了開設語言課程,香港八大高校還都配備語言資料中心,學生可以在那里自由選擇學習粵語、英語甚至其他外語,通常而言,各個學校的語言資料中心往往是在內地新生當中人氣最旺的地方。而在校園當中,由學長學姐免費開辦的粵語幫扶班更是比比皆是。

適應香港的研究生生活,也需要很用心,無論在語言方面,還是香港高校的教學模式,都需要一個艱難的適應過程。

誤區(qū)八:很快就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

香港高校實行“全英文”教學,教授大多與歐美名校背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能夠很快地學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真相還原:學會聆聽各式各樣的“世界英語”

香港高校里面教授來自世界各地,一半以上的教授母語并非英語,而且教授主修的專業(yè)也不是英語,所以你聽到的,除了非常標準而且流利的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更可能是港式英語、中式英語、印度英語、日本英語……你需要適應“南腔北調”的各式英語口音,就像你能夠聽懂帶有口音的普通話一樣,也是一種別樣的鍛煉。

另外,由于現(xiàn)在赴港讀書的內地學生越來越多,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說英語的機會就大幅度減少,日常生活中很難得到鍛煉,這也會阻礙英語水平的提高。

誤區(qū)九:世界排名靠前的港校各方面資源都優(yōu)于內地高校

香港一些高校在世界范圍內排名比較靠前,《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公布的2014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大學雖然比之前名次下滑,但仍排名43,香港科技大學排名57,清華北大分別是45、50。不少學生認為,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各方面資源都比較優(yōu)越。

真相還原:一些專業(yè)實驗設施是短板

像香港大學這樣的名校在師資力量、理論水平等方面確實實力雄厚,但并不是方方面面都無可挑剔,由于場地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一些專業(yè)的實驗設施會差一些。對一般的理工科專業(yè)來說,實驗至關重要,這些年國家對科研投入很大,內地的實驗設施比較先進、完備,因此很多在,香港讀研的一些理工科研究生會選擇到內地做實驗。

誤區(qū)十:讀研香港留港就業(yè)機會多

在關于港校讀研的問卷調查中,有22.48%的人去香港讀研是因為覺得有機會“留下來”。香港商業(yè)氛圍濃厚,金融業(yè)發(fā)達,不少赴港商科的內地學生期待能夠獲得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

真相還原:想說留下不容易

香港特區(qū)政府2008年就宣布,所有內地生畢業(yè)后可以留港12個月,期間可工作或就學。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城市,香港對來自世界各地、各個階層的人給予了最大的包容和公平,但是畢竟香港是一個容量有限的城市,想留下來并不容易。

每年畢業(yè)季,根據在港內地畢業(yè)生聯(lián)合會的統(tǒng)計,留港工作的內地學生不到一半,畢業(yè)三年后又會走一半,最后真正待夠七年拿到香港身份的內地生幾乎不足兩成。

對內地生來說,粵語是一道攔路虎,工作簽證則是另外一道。據了解,按照香港本地的法規(guī),如果公司聘用了內地學生,就要為學生辦理工作簽證,期間免不了出錢出力,很多公司覺得麻煩。即便一些內地生可以幸運地留港工作,應聘他們的企業(yè)大多具有內地業(yè)務,需要熟悉內地市場的員工。工作幾年后,這些內地員工還是會被公司派駐內地工作。因此,最終能夠長期留在香港的內地畢業(yè)生并不多。

另外,隨著內地經濟的發(fā)展,留港工作其實已經不像上個世紀般具有那么大誘惑力了,像北京、上海這樣的文化經濟中心,提供了廣闊的就業(yè)環(huán)境和良好的就業(yè)機會,很多內地學生在香港碩士畢業(yè)之后,都選擇回內地就業(yè)。在李嘉誠、杜琪峰都北上發(fā)展的今天,還要執(zhí)意留在香港嗎?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房價比北京都高的城市。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