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法盧加之虎”稱號的納賽爾,他的軍事水平有多牛?


曾獲“法盧加之虎”稱號的納賽爾,他的軍事水平有多牛?

在埃及有著許多著名的總統(tǒng),其中最為著名的總統(tǒng)就是納賽爾。他被人們稱作法盧加之虎,在他的領導下,埃及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免去了戰(zhàn)爭的侵擾。
? 納賽爾原名為迦瑪爾·阿卜杜爾·納賽爾,他是埃及的第二位總統(tǒng),也被認為是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埃及領導人。1918年出生于艾斯尤特省的納賽爾,在他的學生時期擔任了中學生聯(lián)合會主席,曾經組織和領導了埃及中學生反對英國獨裁的活動。學生時期的納賽爾就展現(xiàn)出了不同于常人的領導力以及決策力。他為了埃及人民的獨立選出了重要的貢獻,在1948年納賽爾參加了巴勒斯戰(zhàn)爭。因為在戰(zhàn)場當中的卓越貢獻,納賽爾被人們稱之為法盧加之虎。? 因為納賽爾有著希望國家獨立的心,他希望自己的國家應該和美國、蘇聯(lián)等強大的國家保持同等的位置。于是在1952年納塞爾領導著自由軍官聯(lián)盟推倒了法魯克國王的君主制度,建立的埃及共和國,使埃及人民在中東免于戰(zhàn)爭的侵擾。? 成功建立了埃及共和國的納塞爾并沒有因此忘記他對埃及的殖民地地位有著強烈的恥辱感,他立志要團結埃及各階級愛國人士,致力于恢復埃及人民的民族尊嚴和統(tǒng)一。納賽爾是埃及歷史上最特殊的領袖人物,他依賴著軍隊、政權以及一系列的內外政治制度,取得了埃及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埃及人民的安居樂業(yè)。他給埃及人民帶來的獨立的生活,掀起了埃及國際歷史地位的新篇章。

曾獲“法盧加之虎”稱號的納賽爾,他的軍事水平有多牛?

歷史人物 納賽爾埃及總統(tǒng)(1956~1970)。1918年1月15日生于亞歷山大巴卡斯區(qū),卒于1970年9月28日。在開羅上小學時參加過多次反英示威。中學畢業(yè)后進埃及皇家軍事學院,畢業(yè)后獲少尉軍銜。在蘇丹埃軍服務時結識3位年輕軍官,即毛希丁(后任副總統(tǒng))、阿邁爾(后任陸軍元帥)和薩達特(后繼納賽爾任總統(tǒng)),他們建立秘密革命團體自由軍官組織。目的是趕走英國人,廢黜君主制。1952年7月23日與89名自由軍官發(fā)動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國,由以他為首的11名軍官組成革命指揮委員會,推舉納吉布為國家元首。1954年春,納吉布被罷免軟禁,納賽爾出任總理。1956年當選總統(tǒng)。7月宣布蘇伊士運河國有化。他在1954年所寫的《革命哲學》一書中曾表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為全體阿拉伯人、非洲人以至伊斯蘭教徒的領袖。在職期間,蘇聯(lián)援建的阿斯旺高水壩于1968年開始發(fā)電;現(xiàn)代化生活開始進入農村;工業(yè)化速度加快;進行了土地改革,限制個人占有土地數量;反對貪污腐化收到部分成效;使婦女享有更多權利;培育埃及新人以替代西方人員。在外交方面他和鐵托、尼赫魯一起提倡不結盟。他拒絕承認以色列。1956、1967年兩次爆發(fā)阿以戰(zhàn)爭,埃及失敗。
曾獲“法盧加之虎”稱號的納賽爾,他的軍事水平有多牛?

[編輯本段]早年生活
納賽爾出生在埃及亞歷山大市,是為一名郵政官員的后代。他童年時期大多在開羅生活。他曾經參加過一九四八年的一次中東戰(zhàn)爭;戰(zhàn)爭結束后的數月,他和他的士兵一起被圍困在一個稱為「費盧杰礦穴」的地方。雙方?;鸷?,納賽爾被允許回到埃及。
納賽爾已婚,生有三男二女。
[編輯本段]權力爭奪
納賽爾,作為一名陸軍中校,成立了自由軍官運動(Free Officers Movement),并擔任領導人。運動成員一些軍中有平民或中下層背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軍官,致力于推翻英國支持的法魯克國王。 1952年7月23日,納賽爾領導了軍事政變,推翻了國王,名義上的給予納吉布權利,作為有名無實的領袖,以使軍隊支持由年輕軍官組織的政變??墒?,納賽爾作為內政部長,是幕后政爭的權力擁有者。
1954年11月,納賽爾把納吉布軟禁在家中,譴責他支持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并且企圖在1954年10月奪取他的性命。同年2月25日,納賽爾成為了埃及總理。一場為了軍隊控制權和埃及的短暫的權力之爭發(fā)生了,并以納賽爾的勝利而告終。兩年后,納賽爾作為唯一的總統(tǒng)候選人,于1956年6月23日成為埃及的第二任總統(tǒng)。
曾獲“法盧加之虎”稱號的納賽爾,他的軍事水平有多牛?

納賽爾把埃及的權力集中,推行中央集權制,增加總統(tǒng)的權利,進行企業(yè)國有化改革,實行土改,也建造了大型公共項目,比如亞斯文大壩。
納賽爾處理1954年10月26日奪命事件中突出了他企圖操控政治的趨向。當他面對著群眾講話時,納賽爾當他面對著群眾講話時,八次被一名名叫Mahmoud Abd al-Latif的穆斯林兄弟會成員擊中。雖然射手近距離射擊,但是所有的子彈都偏離目標。納賽爾繼續(xù)發(fā)表演講,說了一段暴躁的話:「讓他們殺納賽爾吧。納賽爾只不過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我的同鄉(xiāng)們,不要動。我沒有死,我仍然活著,如果我死了,你們依然是納賽爾?!福ㄑ葜v全文取自埃及政府。[1])納賽爾完美的講話和他保鏢欠缺的反擊行動讓人們懷疑整個事件是操控的。不管如何,納賽爾正是利用了國內對于穆斯林團的憤怒而開始了他剿除這個組織的計劃。
[編輯本段]第二次中東戰(zhàn)爭(蘇伊士運河危機)
盡管當初與西方政權比較好的關系,納賽爾逐漸的失去了他們的青睞而轉而投向了以蘇聯(lián)為首的東方陣營。 1956年1月16日,納賽爾誓言要解放巴勒斯坦。 1956年夏,在美英相繼宣布退出向亞斯文大壩提供資金援助的協(xié)議之后,他宣布了蘇伊士運河的國有化,以資助大壩的建設。這引起了在運河中有股權的英國和法國的不滿。在以色列的幫助下,英國和法國公開向埃及宣戰(zhàn)。英法聯(lián)軍在一周內橫掃了西奈半島及賽義德港,使得埃及軍隊全面撤退。因美國與蘇聯(lián)的壓力,英法他們的要求沒有實現(xiàn)的情況下被迫撤退。
雖然以色列在邊境?;穑堑趟{海峽的封鎖和聯(lián)合國緊急部隊在以埃邊境的部署,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全面撤軍,納塞爾則被認為是為阿拉伯世界取得了勝利,抵抗的它們的「帝國主義敵人」。戰(zhàn)爭后,納賽爾成為了中東的一支力量,激勵了一代的民族主義者。
[編輯本段]阿拉伯領導人
納賽爾以他的激進的言論和蘇伊士事務的成功,發(fā)展了一個覆蓋全阿拉伯世界的「納賽爾主義」,激勵了致力于阿拉伯世界團結的政黨組織。許多人把納賽爾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一個阿拉伯政治嶄新的、叛逆的時代的代表。納賽爾的政策便與「泛阿拉伯主義」(Pan Arabism)聯(lián)系在一起。 「泛阿拉伯主義」推廣強一個有力的阿拉伯政府行動,以面對「帝國主義本質」的西方,呼吁阿拉伯國家的資源應該被用來使阿拉伯而不是西方的人民受惠。在他1967年的講話里,納賽爾宣布:「我們可以通過阿拉伯行動獲得很多東西,這就是我們斗爭的重點。我們要發(fā)展和建設我們的國家,以面對我們敵人的挑戰(zhàn)。」
1958年,敘利亞軍方和民眾代表要求敘利亞與埃及的合并。納賽爾對于這一突然要求有點吃驚,不能肯定時機是否成熟。然而,納賽爾依然同意了,阿拉伯聯(lián)合共和國誕生了。這被看作是建立泛阿拉伯國家的第一步。葉門也被試圖包含在聯(lián)盟內。但是,阿聯(lián)并不是成功的;在大馬士革,埃及的官僚和官員在現(xiàn)在阿聯(lián)的北部地區(qū)表現(xiàn)得十分專制和獨裁。急劇擴大的秘密警察也嚴厲的鎮(zhèn)壓反對團體,比如穆斯林團和敘利亞共產黨同時,敘利亞的資產階級也沒有被允許進入他們夢寐以求的埃及市場。敘利亞資產階級和軍官團體的不滿導致分離主義分子控制大馬士革,阿聯(lián)也于1961年解散。這個名字在埃及一直沿用至1971年。埃及在葉門的干涉使阿聯(lián)卷入了那里的血腥內戰(zhàn)。
[編輯本段]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阿以六日戰(zhàn)爭)
多次強調要毀滅以色列的納賽爾同樣領導并策劃了1967年的阿以六日戰(zhàn)爭。他尋求了武力手段從以色列手中重新奪回了西奈半島,并得到了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以派遣緊急部隊,保護其勝利果實。納賽爾對西奈半島開始重新武裝。 5月23日,他下令對以色列船只封鎖蒂朗海峽及以色列位于亞喀巴

納賽爾參加萬隆會議提出什么?

美國大為震怒,使納賽爾得以名揚天下的,是1955年4月的萬隆會議。杜勒斯一聽到納賽爾要赴會的消息,立即火冒三丈,認為這是對美國全球戰(zhàn)略的背叛。他設法加以阻撓,卻是毫無結果。隨后,英國又以供應軍火為誘餌,企圖使納賽爾到萬隆去時,保持緘默。納賽爾對此根本不買帳,在會上大聲疾呼:“殖民主義一向是世界不穩(wěn)定的根源,·必須予以鏟除?!睆娬{“各國都有義務尊重別國的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并且不于涉他國的事務;各國都有權利自由選擇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边@顯然是在同美英唱反調。在這次會議卜,他同周恩來總理交了朋友,奠定了中埃友好關系發(fā)展的基礎。

納賽爾對于美國取消貸款迫使納賽爾下臺的決定作出什么應對?

納賽爾獲悉美國取消貸款迫使納賽爾下臺的決定后,表示埃及不會向武力屈服,也不會向美元低頭。納賽爾決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用運河公司的收入修建水壩。1956年7月26日是七月革命勝利4周年的日子,納賽爾屆時要在群眾紀念集會上發(fā)表演講。在演講前2小時,納賽爾向內閣成員通報了運河國有化計劃,并安排了接收工作。納賽爾在當天演講的最后,宣讀了《共和國總統(tǒng)關于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演講過程中,事先安排的人員接管了運河公司。

數次入獄的納賽爾,為何還能逆襲成為埃及總統(tǒng)?

我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蘇伊士運河吧,這是一條對歐洲,亞洲,非洲極其重要的運河,北邊連接地中海,南邊連接紅海,甚至把三大洋也都連接在了一起,所以蘇伊士運河才是一條真正的交通咽喉。同時,這也就成為了各個國家的必爭之地,所以這運河也是受盡了苦難。

這條長175公里的運河,用了十年的時間,和數不盡的埃及勞工們,是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了這一條長長的運河,但是在通航以后,它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缺一直都在大國手中,先是被法國控制,后又轉到英國的手中。所以本應該屬于埃及人民的主權,并且這條河也是埃及人民的象征,卻一直在帝國主義手中,這也引起了埃及人民的憤怒。

而事情的轉折點也來到了1956年的7月26日,納賽爾代表埃及人民說出了他們心里最想說出來的話,就是收回蘇伊士運河這句話,讓埃及人民心之所動,也震驚了世界。

納賽爾是誰呢?是推翻法魯克封建王朝的人,是第一個成立了埃及共和國的人,所以在納賽爾當上總統(tǒng)后,一直想收復蘇伊士運河。

但是在那年,埃及正在計劃建造阿斯旺水壩,但是資金不足,所以拉塞爾很為資金發(fā)愁,但是他想到了去向英國,美國和世界銀行借貸款。令人意想不到的就是英國和美國都很爽快的答應資助阿斯旺水壩的建造,可是沒過幾天兩國就反悔了,納賽爾得知后極其憤怒,向著埃及所有的百姓承諾要收復蘇伊士運河。埃及人民非常激動,就在這時,英國,法國,美國都想要接管運河,他們做出了極其不人道的事,就是攻打埃及,但是埃及人民不服輸,反抗到底,并且國際社會也在譴責英法的侵略,眾多國家都出來幫助埃及,英法不得不宣布停戰(zhàn),于是拉塞爾勝利了,他為埃及奪回了蘇伊士運河,這也使他的聲望極其的高,埃及所有的百姓都信任他,尊敬他,并且想讓他一直當總統(tǒng)。

這就是為什么納賽爾能夠獲得埃及人民的愛戴,也可以逆襲成為總統(tǒng)的原因。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