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香港留學生的真實生活感受


  這幾年去香港留學的人不少,但很多人還是不知道香港留學生活到底如何。

2018香港留學生的真實生活感受

  這里學校百科網(wǎng)【藝術留學網(wǎng) https://www.zhixiao1.cn/liuxue/】小編為大家?guī)硐愀哿魧W生的真實生活感受,一起去看看吧。

2018香港留學生的真實生活感受


2018香港留學生的真實生活感受

  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我收到了香港浸會大學的正式offer,9月就帶著歡欣雀躍的心情來香港報到。

  時光飛逝,轉眼我即將畢業(yè)了,一年的研究生課程,香港這個城市給我?guī)砹撕芏嗖煌谝郧暗恼J知和感受。

  好幾個朋友問我為什么當初要選擇來香港讀研究生,我給出的答案是,青春寶貴,我覺得一年課程很合適,而且浸會大學的傳播學非常出名,亞洲NO.1。但其實,在我內(nèi)心深處,我知道我是因為小時候的一個夢想,所以想來香港看看。

  作為土生土長的深圳人,生活環(huán)境毗鄰香港,從小我還是耳濡目染了不少香港文化。港劇和電影里,深夜依舊熱鬧的街市和小吃店,充滿激情的急速飆車,以及迷人的維多利亞港等等,都是我所向往的。

  但我認為香港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即使每個人都行色匆匆,他們也一定保持著優(yōu)雅,從妝容到衣著。

  當我真正踏入這片土地,要在這生活的時候,我充滿期待。

  在浸會大學的學生宿舍是要提前申請的,且名額非常有限。我沒有申請到,所以和同專業(yè)的三個妹子一起在外面合租一套房。

  當我真正在這里生活的時候,才意識到,很多事情和我想象的不一樣。香港人住的地方非常的“狹小”。這里寸土寸金,shopping centre高檔繁華,但人們的家卻盡是擁擠。剛來時,我們一度非常不適應,感覺特別壓抑,后來才慢慢習慣,慢慢接受。

  很多香港本地人有請菲傭的習慣。你真的很難想象,原本就非常擁擠的環(huán)境,還要再加上一個菲傭一同生活。

  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講述那些漂流在香港的菲傭。書中說有些家庭房子非常小,男主人會專門隔出一個狹窄細長的空間,留給菲傭住。這里不僅僅是菲傭的房間,同時也充當了這個家的雜物間。那個時候覺得這些傭人真的好辛苦,雇主待她們也會有些刻薄吧。

  真正接觸到聘請菲傭的家庭后,我才明白事情不完全是書中說的那樣。住在我們對面的一家香港人,孩子比較小,剛上幼兒園,家長平日上班無暇照顧,所以請了菲傭來幫忙。

  那家的菲傭Alisa和雇主家庭相處非常融洽,雖然也是住在擁擠的雜物間,但其實家里每個人的空間都有限。而且雇主家庭對她很友善,不會因為是請來的傭人就待她刻薄。

  他們平時會坐在一起看電視劇,晚餐也是一起吃。家中的兩個孩子和Alisa反而更加親近。所以很多時候,只有自己真正經(jīng)歷了,才能看到不一樣的事實。

  香港人很熱情,也很有禮貌。很多時候我跟長輩提到我在香港讀研,他們總會說,香港不是很多人鬧“港獨”嗎,言語中總是有些偏見,覺得香港人討厭大陸人,不歡迎我們?nèi)ァ?/p>

  在那里生活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港獨的人只是很小一部分。至少我出門遇到的本地人大都是友好和善的。他們知道你是大陸來的,也會對你微笑,耐心地用普通話跟你交流。

  包括我小組中也有香港本地學生,一起組隊做project的時候他們都非常nice,會一起討論選題,給出自己的見解,也都會用微信和微博。他們還對大陸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會拉著你讓你“多講講”。

  課余時間我們會約著一起去探索美食,享受美食,所以很多時候,我覺得不要把事情過分夸大,不要處處玻璃心,這個世界是很美好的。

  個人覺得香港學校的作業(yè)算是比較多的,可能因為只有一年的課程,時間有限,所以任務安排相對緊湊。

  盡管我們周末一有空就約上朋友到小街巷中“覓食”,但平時幾乎都是家--圖書館--教室,三點一線地跑。開始的時候不太適應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所有人都忙忙碌碌,但當你真正試著去融入其中后,這種忙你反而很喜歡,很享受這種狀態(tài),每天都有事情做,每天都是充實的。這比起原來大一大二,閑暇時候只會窩在宿舍刷美劇韓劇要有意義得多。

  關于我的學校,我最想說的就是浸會大學的圖書館,真的非常棒,每一層有不同的用途,最底下那層可以小聲討論,吃零食喝飲料,而且一天24小時開放。

  這對于有拖延癥的我們來說簡直是太完美了,留到幾點都可以,媽媽再也不擔心我寫不完作業(yè)。

  期末的時候,即使臨近12點,那里也有不少人在學習。圖書館樓上幾層有獨立的座位空間,還有充電插頭與臺燈,單獨的空間讓我能夠更專注寫essay和溫習PPT。

  在香港辦學生八達通的時候,我們宿舍四個人狠狠地吐槽了一下香港人的辦事效率——9月遞交表格申請,大概在11月底才拿到我們的學生八達通。我們開玩笑說“資本主義社會就是這樣”。

  可是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們對香港的辦事效率有了新的認識。我的一個室友,在圖書館學習的時候,離開座位期間被人偷走了500塊錢,她到圖書館服務中心跟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工作人員立馬就幫她調(diào)取監(jiān)控,一幕幕認真找尋那個小偷。

  監(jiān)控中鎖定了那個偷錢的男生,但沒有辦法找到這個人,工作人員幫我室友報了警。警察讓我室友做了筆錄,還安慰她很多次。但我們也沒想過能真正找到這個人,畢竟圖書館每天人流量不算小。

  可是兩天后警察打來電話告訴我室友,那個男生找到了,也確認了,還把室友丟的500塊拿回來了。感慨效率高之余,我們也很佩服他們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這其中每一個人都盡到自己的職責,不會敷衍了事。

  可能因為在大陸上學,從小接受應試教育,到了香港,我特別感慨這種自由的課堂氛圍,可能這在西方完全不算什么,但我還是覺得,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打斷老師,表達我們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老師也很愿意傾聽我們的想法,無論何時都會有“feedback”。

  曾經(jīng)的我是溫室里的花朵,大學也是在深圳讀,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到了香港,真正開始自己生活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真的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小到換廁所的燈泡,大到自己水電網(wǎng)各個繳費點跑。

  曾經(jīng)的我連去食堂吃個飯都要找朋友一起去,到了香港我發(fā)現(xiàn)我不再是“小公舉”,大家都很忙,照顧好自己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所以我逐漸學會自己吃飯,自己去圖書館,自己做好每天的行程和安排,用本子一點一滴記下來。

  天冷添衣,轉暖換衣。這個時候你是屬于你一個人的,你能自己說了算,而不是像段子說的那樣“有種冷叫做你媽媽覺得你冷”。而且我家樓下就是ZARA、優(yōu)衣庫、GAP,買買買簡直不要太方便啊。

  開心的時候自己分享,難過的時候也要一個人承擔,我找到了適合自己宣泄情緒的出口——寫日記。相比于電腦冷冰冰的符號,我更傾向于手寫,那是一種心情,一種態(tài)度。

  我很滿意自己的改變,甚至我還體會到賺錢的不易,原來從不記賬的我也下載了一個記賬的app,每月的花銷都一筆筆記住。

  我看得到我在成長,這種改變讓我覺得特別自豪和驕傲,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很多故事中,主人公總是要離開家自己,到外面闖蕩看世界。

  永遠在一個地方生活這并不是最佳選擇,多看看這個外面的天空,眼界和心境才會慢慢變得更開闊。

我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2018香港留學生的真實生活感受》文章不知道大家滿不滿意,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留學相關的信息,請關注學校百科網(wǎng)藝術留學欄目。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