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把最好的教育留給留學生


最佳答案

國內(nèi)最好的教育環(huán)境到底給了誰?

為什么要把最好的教育留給留學生

華人高考,最好的形容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為什么要把最好的教育留給留學生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回顧一個華人高考故事,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參加高考的女生,第一年,她應(yīng)屆生,高考670分,為了去清華北大,執(zhí)意復讀,第二年分數(shù)僅高出五分,于是她又復讀了一年,但是卻因為發(fā)揮失誤,成績不升反降,她哭了一整天,把自己鎖起來,整個夏天都沒有出門,隨后她拿出了自己柜子里所有的書,去了省內(nèi)一個很知名的復讀高中讀書,到第三年她成了名副其實的高齡考生,成績下來最終面臨一線之差的清華,她放棄了,去了西南某省的一個一本院校。

為什么要把最好的教育留給留學生

三年青春,夢落清華。

而她就是我高中的一個學姐,像她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在重點中學的復讀班里基本都是這樣的故事,每個人都有一份獨屬于“高考獨木橋”的心酸。

(夢碎清華8萬條搜索結(jié)果)

但是或許這些在高考搏殺的考生們,永遠不知道外國學生想要去清華北大,究竟有多么容易。

來看看這條關(guān)于留學生的錄取規(guī)則吧,清華留學生申請資格。

簡單入學究竟是誰給了留學生如此資格:

1、學習成績優(yōu)良,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年齡原則上要求在18周歲(含18周歲)以上、25周歲以下,具有相當于中國高中畢業(yè)學歷的外國公民;

2、漢語水平達到HSK六級(含六級)/新版HSK五級(含五級)以上。

記得有一年她無意之間查到針對留學生的錄取規(guī)則,遂發(fā)一條朋友圈“我用三年青春豆冠年華,換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p>

當然給留學生這樣待遇的不只是清北,有的甚至門檻更低:

(上圖為濟南大學海外招生簡章)

異色皮膚成為“特權(quán)”標志,為什么華人沒有:

有些時候我們真的很好奇,那些在國內(nèi)的一線高校,為什么以這么低的門檻招收留學生,就因為他們有一張和我們異色的皮膚嗎?

一個華人想要去國內(nèi)的全球top50的高校接受教育,需要經(jīng)歷高考,與幾千萬同屆的學生搏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而一個華人走出國門去全球的top50高校接受教育,誰不是飽受異國他鄉(xiāng)的孤獨,面臨著高額收費和語言的壓力,同時還有各種的歧視。

知乎上有許多留學生分享自己的留學經(jīng)歷。

隨處可見的是因為怕自己的錢不夠用,不敢出門社交,不敢和同學遠足旅行。

(截圖自某個留學生的分享)

那么他們?yōu)槭裁床荒芤驗樽约寒惿钠つw在外國享受特權(quán)?

如此對待留學生,是否值得:

但是這樣的情況在國內(nèi)top50是截然相反的,今天看到一個關(guān)于留學生的截圖。

內(nèi)容大概是這樣:

享受了諸多特權(quán)的留學生如今反咬一口,問當?shù)貙W生,“你們的政府腦子是不是有???”不得不說諷刺至極。

外國留學生在中國被奉為座上賓,是各個高校國際化教育的卓絕成效以及門面,一線學校如此,二三線學校更加,他們享受著中國學生享受不到的雙語教學,領(lǐng)著中國學校補貼的錢肆意的揮霍,需要做的不過是學校需要拍照的時候出來合個影,或者采訪的時候露個臉。

而這就是中國高校的留學生,一種“國際辦學的展示品”

說到底還是中國高校的自卑,認為只有異樣膚色的人跨越重洋來求學了才能表面自己辦學的成功。實際上呢?這些吸引來的外國留學生在各方面的素質(zhì)遠遜于經(jīng)歷了數(shù)年高考考進大學的中國學生,這些中國高校自降升價,不惜花大價錢補貼留學生的做法到底能不能算是高校教育的“政績”值得懷疑。

別出心裁的高校,究竟傷害了誰?

回顧近期的新聞,前有國內(nèi)某高校為了給留學生騰房間,要求普通學生幾天之內(nèi)搬宿舍,后有東北某大學圖書館“別出心裁”地設(shè)立教師、留學生專用閱覽室,普通學生不準入內(nèi)。

后面這所東北院校的學生接受采訪時表示,很多同學在進入該區(qū)讀書時,都曾有被“請”出來的經(jīng)歷。本地學生交了學費,也更加勤奮,學校如此作為怎能不心酸和憤怒。

賦予如此之多的留學生特權(quán),真的有用嗎?現(xiàn)實是不止沒用,關(guān)于留學生更是負面新聞不斷,近期就有網(wǎng)友曝光留學生騙取獎學金的產(chǎn)業(yè)鏈。

更有甚者,一個因為患了艾滋病曾被山東高校開除的津巴布韋留學生,竟然在短短的幾個月后立刻又被國內(nèi)另外一所高校錄取。

當然還有下面這種:

02

“買留學生”真的有用嗎?

相信許多人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活都會回憶起那些住得比自己好的,吃得比自己好的留學生,而國家顯然也是把吸引留學生當成政績在做。從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廳,出臺了大量所謂的“大量吸引留學生”的政策。

說到底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不僅造成了事實上“花錢買留學生”的狀況,而且客觀上正在敗壞中國高校的聲譽。

為什么世界各國的留學生都想要去哈佛,都要想去麻省或者是牛津與劍橋。是因為去牛津劍橋可以拿到高額的獎學金嗎?恰恰相反,在這些高校想要申請到獎學金很不容易。

至于減免學費,更是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時間去爭取。

我們來看一下網(wǎng)上的一份留學哈佛的攻略,大家不妨體會一下難度:

一、高一畢業(yè)托福成績達到600分以上。

二、要準備STA考試

三、日常的學習與文藝、體育特長

在高中期間應(yīng)該達到省一級的重點中學年級排名前10名。哈佛在錄取時要看學校的評價,前10名是有加分的。

在高一時,應(yīng)該獲得過全國奧賽(數(shù)學、物理、化學任一)金牌,美國大學非常重視這一點。

四、社會活動與領(lǐng)導能力

(1)參加重大活動、

(2)長期堅持義務(wù)活動。

(3)是某項活動的組織者、創(chuàng)意者。

五、推薦信和學校的評價。

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有班主任、校長,或者是社會活動中認識的名人,給你寫很好的推薦信,就會起很大的作用。寫推薦信的人應(yīng)該是最了解你的人,要寫出他對你的真實認識。

這么難。但是為什么還是這么多人趨之若鶩,因為所有的人都知道在這些學??梢匀〉煤玫慕逃?。而這些學校的高冷和對本國國民的庇護更是讓他們聲譽水漲船高,因為作為留學生進去教育是困難的,也是值得驕傲的,一旦畢業(yè)更是可以成為行走社會的資本。

所以在微博上在知乎上隨處可見有人宣揚自己是“外國名?!钡牧魧W生,但是在外網(wǎng)在FB上卻沒有一個外國人把在中國一線高校讀書的事情當成一種資本,反而藏著掖著當成一種恥辱。

這是因為在中國的一線高校無法提供一流的教育嗎?

顯然不是,中國的高校近年來在各項的TOP榜上一直在往上走,清北都取得了很前游的水平,但是對于外國留學生的門檻卻是越來越低,對國內(nèi)的門檻卻是越來越高。

高考分數(shù)年年漲,能接收到一線教育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少,而能接受到中國一線教育的留學生卻越來越多。而留學生里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在中國高校打傷人,性侵女學生最后不過是被遣送回國的事例更是屢見不鮮。

這樣做,真的有必要嗎?

其實,中國高校只要扎實地做好學科研究,用不著上趕著發(fā)邀請,留學生自會趕來“西天取經(jīng)”——美國高校在這方面已經(jīng)樹立了成功范例。反過來說,如果中國高校不在研發(fā)“真經(jīng)”上下足夠多的功夫,哪怕為外國留學生出臺再多的優(yōu)惠政策,也只會吸引騙吃騙喝的“洋高衙內(nèi)”。

有些時候我真的希望中國沒那么強,像加拿大、西班牙這樣的二線教育國家。沒那么多排名靠前的高校,也沒有那么急迫的想要證明自己的國際辦學水平。

至少,在教育上讓本國的公民優(yōu)先。因為高校教育的本質(zhì)是靠學生的學費和政府的支出撐起來的,而這些都是國民的血汗錢,應(yīng)該回饋于國民。

這不是說不該引入留學生,但是至少應(yīng)該讓留學生也必須經(jīng)歷一次如同高考的嚴肅考試,證明他們的水平,證明他們不弱于那些經(jīng)歷了幾年高壓的高考備考考進來的中國本地學生。

就像網(wǎng)絡(luò)上有人建議的那樣:誰想到中國留學,請參加標準化考試;即使中文一時說不利落,若能證明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yè)知識學得不錯,咱們也很歡迎。但是,應(yīng)當從源頭上將不學無術(shù)、不思進取的“洋垃圾”堵在國門之外。

這才是教育的正途,不要再拿中國人的血汗錢去養(yǎng)那些名為“留學生”實為“洋垃圾”的人了。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