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選答案
大慶一中坐落于大慶市讓胡路龍南地區(qū),是一所美麗的花園式學校。學校始建于1961年,是黑龍江省重點中學,黑龍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黑龍江省數學學科基地、黑龍江省藝體基點校、中國中學生體育協(xié)會先進會員學校,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直通車計劃”、復旦大學“望道計劃”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英才計劃”資格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天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近30多所著名高校的優(yōu)質生源基地。大慶一中榮獲的“優(yōu)質生源基地”已基本涵蓋了所有的“985工程”名校和部分“211工程”大學。
學校由兩部四校構成,包括高中部、初中部、奧林學校、三所附屬學校是一所以發(fā)展高中教育為主體,以高標準高質量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突出外語特色教育的“三段一體”的大規(guī)模、現代化學校。學校堅持以大慶精神辦學,以鐵人精神育人,形成了“全面發(fā)展與個性張揚兼修,學生成才與教師成長并重”的辦學理念,在5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積淀和精神內涵。

建校五十五年來,大慶一中始終堅持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油田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方向,立足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從素質教育入手,不斷探索、實踐,確立了“全面發(fā)展與張揚個性兼修,學生成才與教師成長并重”的現代辦學理念,在努力實踐“崇尚一流”的校訓過程中,形成了“嚴教勤學、尊師愛生、健康活、,守紀文明”的校風,“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教風和“勤奮高效、誠實自信”的學風,為名牌大學和各類高校輸送了數以千計的優(yōu)秀生源,為全國各條戰(zhàn)線培養(yǎng)了大批精尖人才,在一中畢業(yè)、成長起來的社會名流、專家、學者覆蓋全國各地。今天的大慶一中已成為培養(yǎng)重點學科尖端人才、國際化經濟建設高級人才、外語優(yōu)秀人才、藝術尖子、體育明星等后備力量的搖籃。 改革開放20年來,大慶一中不失時機地抓住歷史發(fā)展的機遇,建設一中,發(fā)展一中,形成了容信息化、國際化、集團化、科技化、現代化于一體的辦學規(guī)模,綜合辦學能力處于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學校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校園網絡,并實現了與國際互聯(lián)網的寬帶連接,網上獲取教育信息和資源的能力處于領先地位。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網絡系統(tǒng)。在此基礎上,學校把每個普通教室都建成了綜合電教室,配備閉路電視教學系統(tǒng)、錄像機、多媒體計算機、液晶投影儀、多功能展臺、網絡終端、電動大屏幕等設備,實現了學校各項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初步形成了教學手段現代化特色。另外,學校擁有國際標準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以及兩個設施完備的體育館。有男、女學生宿舍樓3棟,每個房間住宿在6人以下;一棟學生公寓,每房間3人,每層樓都設有公用電話。有四個學生食堂,按年級分食堂就餐,實行磁卡定餐,營養(yǎng)配餐,有幾十種主、副食可供選擇。這些為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創(chuàng)造了優(yōu)雅的環(huán)境,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硬件設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前提下,學校不斷探索發(fā)展思路,加大軟件開發(fā)力度。確立了“通過改革發(fā)展和內涵建設,把大慶一中辦成崇尚一流、富有特色,信息化、國際化、集團化、現代化的學校,培養(yǎng)品德高尚、基礎扎實、身心健康、特長突出,具有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畢業(yè)生”的辦學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通過軟硬件建設使大慶一中成為“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多方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和能力”等現代教育思想和素質教育目標的主動執(zhí)行者;使大慶一中成為“用大慶精神辦學、用鐵人精神育人”的成功實踐者;使大慶一中成為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率先示范者。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慶一中牢牢把握國家課程改革的趨勢,緊抓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本著重質量、抓特色、謀發(fā)展的思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了學??缭绞桨l(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了3萬多名合格的畢業(yè)生,向社會輸送了大批優(yōu)秀專業(yè)人才,并先后有300多名畢業(yè)生出國留學,在大慶基礎教育史上首次叩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校門,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大慶一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培養(yǎng)的藝體教育成果豐碩,僅近幾年來,該校學生在藝體競賽上共獲得國家級團體獎項6次,省級團體獎項12次,市級團體獎項21次,世界級單項獎1次,國家級單項獎19人次,省級單項獎59人次。中長跑隊在國際馬拉松公路接力賽中取得男子基層組團體第三名,創(chuàng)造黑龍江省有史以來最好成績。自2001年以來,連續(xù)8年獲得大慶市中小學生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學生管樂團,曾先后赴北大、清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演出,繼而又在世界最高音樂殿堂——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斯蒂芬廣場、法國埃菲爾鐵塔和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等地演出,蜚聲海內外。帶著這些專長,學生們陸續(xù)走進清華、北大、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廣播學院等著名學府。

★大慶一中加強外語教學的比重和質量,開設俄語、德語、日語等 “二外選修課”。面向國內求合作,先后成為清華、天大、北航、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生源基地;面向世界辦教育,自2001年開始,我們每年都有30多名學生考入國外高校深造。同時,每年組織學生到英國、美國、新西蘭、新加坡等國家,讓師生走出國門,受益匪淺。
★大慶一中實施開放辦學,在全省開辦首家公辦外國語學校,加強外語教學的比重和質量,獨立教材、小班授課、外教常年住校教授口語和聽力、開設俄語、日語等 “二外選修課”,學生的外語水平大幅度提升。學校面向國內求合作,先后成為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航、北理工、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生源輸送基地,成為北京大學校長實名制推薦學校。學校面向世界辦教育,先后與英國劍橋大學、布萊德福德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維多利亞中學和圣尼格拉女校、新西蘭尼爾森女校、美國托馬斯高中以及英國劍橋雷茲中學等國外知名院校達成協(xié)議,在英語水平等級認證、引進教學項目、學生交流、教師互訪等方面開展積極而有效的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走向世界、回報祖國的機會。自2001年先后有200多名學生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首爾大學、早稻田大學、約克大學、圣彼得堡大學等,并享受80%獎學金,成為大慶市唯一與國外公立學校聯(lián)合辦學的學校。2008年黑龍江省高考理科狀元符迪同學被香港大學醫(yī)學部錄取,并獲得73萬元獎學金。他也是香港大學在內地首次招收的內外全科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去年,我校還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派出四批學生,分別到英國、美國、新西蘭、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學習交流,開闊了學生視野,增強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挖掘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構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是大慶一中的又一特色。學校本著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充分體現社區(qū)特點和學校特色的原則,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學科整合類、人文素養(yǎng)類、科學素養(yǎng)類、信息技術類、生活技能類的多樣化的內容結構。形成了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合力,實現了校本課程載體多樣化,為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情境,提高了校本課程的實施成效。
★學校始終堅持以大慶精神辦學、以鐵人精神育人的德育傳統(tǒng),凸顯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注意挖掘德育資源,發(fā)揮德育手段現代化優(yōu)勢,抓住德育目標和學生精神需求的結合點,使德育內容入腦入心,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出了全國學生標兵、大慶市“十大學雷鋒標兵”等大批優(yōu)秀學生。
★學校把教育科研擺在重要位置,實施“科研興?!狈铰?,當前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2個,確保了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教育教學實踐始終處于先進水平,96年以來,學校教師的科研論文獲獎或入書入典共有600余篇。
★近些年來,學?!跋蚬芾硪б妗薄ⅰ耙蕴厣髣?chuàng)新”,各項工作均衡發(fā)展,先后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電教甲級校、黑龍江省體育后備人才基點校、黑龍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基點校、黑龍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研基地、黑龍江省教育現代化實驗校和全國中小學教育現代化技術實驗校,多次被評為黑龍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黑龍江省教育信息工作先進實驗學校、黑龍江省“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先進實驗學校、黑龍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動示范校、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項目實驗學校、東北地區(qū)教育情報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國家十強綠色學校,中國語文教育學會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實驗學校,中國瑞典“環(huán)境小碩士”(YMP)項目實驗校,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評為學習策略先進實驗校,被中國教育調查部確認為“社會滿意學校”,被國家教育部授予“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yōu)秀學?!?,被黑龍江省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標兵”。
★當前,大慶一中全體教職員工正在發(fā)揚“崇尚一流”的學校精神,團結拼搏,開拓進取,挖潛力、上水平、爭一流、創(chuàng)名牌,以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努力為社會服務,為家長服務,為學生服務,力爭把大慶一中辦成全國一流名校,力爭首批進入全國千所示范性高中行列,把學校辦成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現代化學校,實現跨越式發(fā)展而努力奮斗。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有保安巡邏,24小時都有監(jiān)控,對學生出入校園嚴格把守,禁止校外人員入校。建有兩棟學生公寓和三棟學生宿舍樓。分設兩人間、四人間和六人間,學習方便。學生宿舍樓有專門的清潔人員。為確保學生按時、安全就寢,半夜查寢,并有教師全程陪護。設有學生食宿管理委員會,學生自主管理,及時準確反映學生食宿問題。
學生食堂積極創(chuàng)辦“綠色”食堂。堅決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粗糧細作、細糧精做,葷素搭配,每個季節(jié)都保證有主食10余種、副食20余種。由于時時事事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自2001年起,一中食堂就連續(xù)被掛牌授予“衛(wèi)生信得過單位”,2005年又成為全市學生食堂中唯一的“衛(wèi)生監(jiān)督量化分級管理A級食堂”。 學校教育設施完備,更新速度快,始終保持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5座書庫,藏書近15萬冊。有理、化、生實驗室20個,5個語音室,8個多媒體教室,30個第二課堂活動室, 7個學生閱覽室、音像資料室, 30個琴房,8個美術教室,每天都對學生開放。教育教學設施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學校教育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更新速度快,始終保持國內乃至世界領先水平,各種室、廳、場館可充分滿足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4棟教學樓設有190個標準教室,每個教室都配有閉路電視教學系統(tǒng)和各種電教儀器;圖書科技樓內設有藏書15萬冊的4個書庫、1個電子閱覽室、1個精品圖書閱覽室、2個學生圖書閱覽室、1個音像閱覽室、各種技能操作室、科技活動室和天文觀測室;實驗樓內有理、化、生實驗室,生物解剖室,生物標本室,5個語音室;藝術樓設有30個大、小琴房,音、美教室和美術展室、形體室和多功能廳等;三棟學生宿舍樓、兩棟學生公寓,6個餐廳,可保證3500多名學生在校吃住。高水平的心理實驗室,大型電視演播廳和錄制轉播系統(tǒng),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及完善的校園網絡,標準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等,代表著學校辦學條件的現代化程度在全國居領先水平。 ◆該校高中部擁有一支業(yè)務精、師德高的教師隊伍,薈萃了國家省市一大批有名望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學校現有教師192人,其中特級教師李偉等4人,高級教師等12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鄒海環(huán)等7人,研究生課程班培訓結業(yè)教師90多人,省市兼職教研員18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和國家級骨干教師4人,省市級優(yōu)秀教師79人,4名教師經考核被教育局派往國外學習深造,國家級奧林匹克教練員16人,還有十多位教師參加過省內會考的命題工作。且一中附屬學校,機關,實驗一、二、三、四、五等各大名牌小學師資力量極其豐厚(如陳榮、丁榮等)
◆學校注重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率先實行“四證上崗”,堅持“六項培訓”,實施“名師工程”,培養(yǎng)出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暨“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女職工、黑龍江省十大女杰、大慶市名校長、大慶市名師等一大批先進人物。近十多年來,共有300多人次獲全國、省、市優(yōu)秀教師,省、市教學能手,省、市模范教師、模范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大慶一中注重名優(yōu)教師隊伍建設,努力為廣大教師搭建成長平臺。我們加強科研先導,成立全省第一家中學科研所,近10多年來,共有近1000人次參加了近百項課題研究,有百余人次參加市級以上的科研匯報展示,均獲得一、二等獎;獲得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科研課題先進個人近300人次。有近2000篇論文獲得國家級獎項;1000余篇論文獲省、市級獎項;600篇入書入典;出版論文集10部。我們加強校本教研,連續(xù)14年舉辦“紅燭獎”教育教學研討活動。14年來,年年有主題,屆屆有創(chuàng)新。經過14年的實踐和探索,“紅燭獎”已經逐步演繹成以精品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內涵的“紅燭文化”,成為廣大教師歷練教學技能、探索教學方法、形成教學風格的平臺,成為我們一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源泉和動力。我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措施,加大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我們把東北師大研究生課程班辦到校內,鼓勵教師繼續(xù)深造;邀請北京大學李忠、南開大學黃玉民、北京師范大學錢佩玲、蔣人壁、劉來福和王申懷、華東師范大學霍益萍、丁榕、任小艾、田麗霞等知名專家到校進行專題講座。通過以上策略的實施,我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先后涌現出省、市“十大女杰”、省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女職工、“全國模范教師”等一大批業(yè)精技高、敬業(yè)愛生、堪稱師表的典型人物。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經驗曾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做過專題介紹,并在《中國教育報》上發(fā)表。
◆大慶一中教師一直本著“從珍視生命的角度,去關愛每一名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為學生搭建成長平臺?!叭咧v臺寫春秋,春風化雨滿腔情。桃李滿園春依舊,嘗遍人間百味愁?!边@是大慶一中學生在2005年畢業(yè)之際,對他們“老班”抒寫的心聲。在學生們的心中,他們愛崗敬業(yè),愛護班級,關心同學,責任心強,是同學們的良師益友,是同學們的得力助手。他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播種著一輪又一輪希望,揮灑著自己的滿腔的熱血和汗水。他們用淵博和學識鋪就師者之路,其關懷和愛心堪比優(yōu)秀“家長”。他們兢兢業(yè)業(yè)、嚴謹治學、專心從教,以非凡的職業(yè)操守維護著一位教師應有的尊嚴和形象;他們敬業(yè)奉獻、愛生如子,以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肩負起培養(yǎng)國家棟梁的重任?!按髴c一中不是個別尖子生的天堂,而是讓所有的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實踐證明,大慶一中是對每一名學生都負責的,真正做到了讓每個選擇一中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了大幅度提高,滿足了學生的各自需求,達到甚至超出了培養(yǎng)目標。
“十年砥礪成一劍”,經過改革大潮的洗禮,經過艱苦的磨練,大慶一中教師隊伍迅速成長壯大,他們在探索課程改革的艱辛道路上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成為大慶優(yōu)質高中教育發(fā)展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