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紡大怎沒樣


推選答案東華大學位于中國上海,創(chuàng)建于1951年,前身是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為主、文科為輔的綜合性大學。1960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確定為重點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簡介】
  學校兩大校區(qū)分別位于長寧區(qū)(延安西路1882號)和松江區(qū)(松江區(qū)人民北路2999號),占地面積近2000畝,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園單位”。創(chuàng)建于1951年,前身是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1960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的東華大學位于上海市,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氣,堅持走“觀念興校、學術興校、管理興?!卑l(fā)展之路,在“211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中獨樹一幟。
上海紡大怎沒樣

  特色:紡織名校,一枝獨秀
  英文校名:Donghua University,英文縮寫DHU
  校訓:崇德博學 勵志尚實
  [編輯本段]【基本情況】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已發(fā)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學科協調發(fā)展的多科性大學?,F設有紡織、服裝o藝術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機械工程、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外語、人文、理學12個專業(yè)學院,另有成教學院、網絡學院、體育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國際合作辦學的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專修學院。擁有5個博士后流動站、4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31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3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52個本科專業(yè),學科涉及工學、理學等九大學科門類。共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同時設有10個國家級和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檢測中心,2個國家“111”引智基地,3個上海市教學實驗示范中心以及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校學生近27000名,其中研究生近6000人,本科生14364人,留學生2816人。教職工2903名,其中院士8名、長江學者和長江講座教授4名,有光華工程科技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回國留學人員先進個人、上海市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和領軍人才等榮譽獲得者,高級職稱教師近700名。
上海紡大怎沒樣

  參考排名:
  在2010年度“中國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名列第65位,在上海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名列第6。
  2009年底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等學??冃гu價報告》中,績效評價位于教育部72所部屬高校第15名,在上海的教育部部屬高校中位于復旦大學之后,名列第2。
  獲得第六篇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入選論文總數列全國高校第32位,人均獲獎指數名列上海高校前茅。
  [編輯本段]【教育教學】
  學校秉承“嚴謹、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以“崇德博學、礪志尚實”為校訓,推行“一切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成才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國際化的辦學視野和嚴謹求實的教學管理,面向全球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哔|量專門人才。學校持續(xù)深化學分制改革,對全體學生實行“建立在通識教育基礎之上,寬口徑、柔性化的專業(yè)教育”;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次的個性化教育”;并在完善學分制的基礎上,推行按專業(yè)大類招生、培養(yǎng)的教育模式,學生在校學習1至2年后可在專業(yè)大類內自主選擇專業(yè)(方向)。2007年開始,我校藝術類招生享有與獨立設置藝術院校同等的自主權,并獲得2008年本科招生自主選拔錄取試點。學校在2006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取得優(yōu)秀。2007年,學校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1人入選第四屆國家教學名師,紡織工程教學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輕化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個專業(yè)項目入選國家特色專業(yè)項目,1門課程入選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學校共有8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入選60項“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項目。近年來,學校有5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獲得提名。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央電視臺CCTV杯全國模特大賽、上海市發(fā)明創(chuàng)造三槍杯競賽等重大競賽中多次獲得特等獎、金獎或冠軍。畢業(yè)生就業(yè)狀況態(tài)勢良好,研究生就業(yè)率連續(xù)多年100%,本科生就業(yè)率近年來均保持在95%以上。
上海紡大怎沒樣

  [編輯本段]【學科科研】
  按照“堅持特色、拓寬基礎、加強交叉、按需發(fā)展”的學科發(fā)展思路,學校學科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笆濉薄?11工程”建設被“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正式確認為“優(yōu)秀”。紡織科學與工程被認定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依托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0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基地,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特色,為國家科技攻關、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學校連續(xù)六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連續(xù)三年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連續(xù)兩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連續(xù)兩年紡織類三大檢索論文收錄總數超過世界其他九所著名紡織院校的總和。此外,學校大批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航天、軍事、建筑、環(huán)保、新材料等領域。學校申請和授權的專利數也不斷提升,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
  成功舉辦了第25屆國際數據工程學術會議、2009美國纖維學會春季年會、2009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國際學術會議、第20屆國際生產研究大
  會、2009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學術會議、2009年第34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qū)預選賽等
  [編輯本段]【合作交流】
  學校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已與世界70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及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為80多個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留學生。學校積極推進合作辦學,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日本服裝文化學院、德國勞特林根應用科學大學、意大利米蘭歐洲設計學院、法國魯貝國立紡織學院、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等一批名校拓展了9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聯合培養(yǎng)本科生和研究生項目。學校重視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舉辦了第83屆世界紡織大會、紡織科學與工程博士生國際學術論壇、上海世博會“大都市形象論壇”、國際紡織生物醫(yī)用材料論壇、國際數據庫大會、國際生產研究大會等高層次的國際學術會議,并自1995年以來連續(xù)13年成功承辦了每年一度的上海市國際服裝文化節(jié)國際服裝論壇,凸現著學校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日益活躍的國際交流新局面。
  [編輯本段]【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材料學、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培育)。
  上海市重點學科:材料學、紡織科學與工程、染整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環(huán)境工程、設計藝術學。
  [編輯本段]【研究中心】
  ☆ 國家染整工程研究開發(fā)中心
  ☆ 教育部數字化紡織服裝技術工程中心
  ☆ 新型面料快速反應中心
  ☆ 21世紀綠色纖維開發(fā)中心
  ☆ 化纖工程研究中心
  ☆ 生物醫(yī)藥用紡織材料技術開發(fā)中心
  ☆ 車用紡織材料開發(fā)中心
  ☆ 建材用紡織技術開發(fā)中心
  ☆ 農用紡織材料技術開發(fā)中心
  ☆ 土工合成材料技術開發(fā)中心
  ☆ 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
  ☆ 地毯裝備研究中心
  [編輯本段]【知名校友】
  周立功:畢業(yè)于東華大學自動化及計算機系,高級工程師,中國單片機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大學講座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嵌入式系統與現場總線,目前正在從事80C51、ARM與Nios II等軟核SoC的研究與開發(fā)。
  從1994年11月開始創(chuàng)辦了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fā)展有限公司、廣州致遠電子有限公司除擔任董事長與總經理之外,還繼續(xù)從事實際的技術開發(fā)工作并任首席系統設計師和軟件架構師,致力于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技術的推廣及其產業(yè)化工作。
  李培根: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家。1977年畢業(yè)于上海紡織學院(現東華大學),后1981年在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后赴美國留學。1987年在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獲得博士學位后回華中工學院工作。
  厲無畏:全國政協副主席,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梅自強:中國工程院院士,紡織工程科技專家。 1929年4月出生于江蘇常州。國家紡織工業(yè)局科技委副主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級高工,兼任東華大學現代紡織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程正迪: 先后獲得總統青年杰出學者獎、白宮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美國國家發(fā)明者名人堂頒發(fā)的卓越發(fā)明者獎等重大榮譽。1981在東華大學獲聚合物工程專業(yè)碩士學位,從1985年至今一直在美國學習和工作,現為美國阿克隆大學聚合物科學專業(yè)Robert C. Musson董事會教授。
  郜宏: 華騰地毯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東華大學紡織工程本科專業(y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碩士。華騰地毯的產品設計與開發(fā)能力居全國前列,市場銷售網絡遍布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華騰地毯的產品品質通過了美國和歐洲最嚴格的評審、檢測和認證,并因此暢通無阻的遠銷海內外。產業(yè)園現已聚集了近10家地毯相關廠商,公司目標是建設中國最大的地毯產業(yè)集群。
  【學校領導】
  校長:徐明稚,男,漢族,1951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級會計師。校長,黨委常委。
  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2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科學管理系工業(yè)經濟專業(yè),獲經濟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yè)于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3年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 2001年起任東華大學校長。
  書記:朱紹中,1949年7月生于上海。東華大學黨委常委、黨委書記。教授。
  1984年7月,畢業(yè)于同濟大學機械系熱能動力專業(yè),1986年—1988年在奧地利AVL內燃機研究所學習,1989年—1993年在中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任二等、一等秘書。
  1995年起歷任同濟大學外事處處長、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校長助理兼任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院長、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人事處處長、人才交流中心主任,2002年起,任同濟大學紀委書記、校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同濟大學德國學術中心主任、德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所長、《德國研究》雜志主編。主要從事德國當代政治、經濟和歐盟問題研究。
  2007年2月起,任東華大學黨委書記。
  [編輯本段]【學院設置】
  ☆紡織學院
  ☆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旭日工商管理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人文學院
  ☆外語學院
  ☆理學院
  ☆萊佛士國際設計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職業(yè)技術學院
  ☆成人教育學院
  ☆網絡教育學院
  ☆體育部
  [編輯本段]【松江校區(qū)】
  東華大學松江校區(qū)坐落在松江新城區(qū),位于松江大學園區(qū)的東北部,北臨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南倚歷史文化名鎮(zhèn)------松江。松江大學園區(qū)距上海市中心30公里,周圍有滬杭高速公路、滬青平高速公路、318國道、軌道交通9號線等道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捷。
  東華大學松江校區(qū)占地面積約1500畝,已有建筑面積近33萬平方米,擁有圖書館、體育館、多媒體教室、基礎與專業(yè)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會議中心、影劇院、活動室和多功能餐廳等先進的教學、科研及生活設施,現共有1萬2千多名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在松江校區(qū)學習生活。
  松江校區(qū)建設注重以人為本,旨在建設生態(tài)化、人文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大學園區(qū),并融江南園林特點與現代建筑風格為一體,體現東華大學獨特的校園風貌。校區(qū)中心有100余畝的湖泊------鏡月湖(被國家水利部正式命名為“國家生態(tài)水利風景區(qū)”)和圖文信息中心大樓標志性建筑,周圍環(huán)繞有教學區(qū)、實驗區(qū)、學院區(qū)和運動生活區(qū)四大區(qū)域。

  擴展閱讀:
  1.東華大學官方網站: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