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各大學的學費是多少


答案優(yōu)選1932年修訂的*國立北京大學入學考試簡章*,其中地14條規(guī)定————北京大學學費每年20元(指銀圓,下同)分兩學期交齊,于每學期開學前交納;第一期自9月至次年1月,交10元;第二期自2月至6月,交10元。又,體育費每學期1元。
  30年代的清華大學以及北平醫(yī)學院,工學院,法學院等的學費與北大基本一樣;
  國立上海商學院,國立上海醫(yī)學院等學費都是每學期10元,每年20元,但需交住宿費12元。
  鐵道部屬的交通大學(總部在上海,北平有分部)的學費為每學期20元,每年40元;
1936年制訂的(北平師范大學學則)規(guī)定:本大學不收學宿費,入學新生除辦理注冊手續(xù)外,須交納保證金20元,于畢業(yè)(或病故)時發(fā)還,但自請退學或因故由學校令其退學者,已經交納保證金概不退還。全國各地的師范學校一律不收學宿費。
民國時期各大學的學費是多少


30年代的教會大學的學費
1935年修訂的(燕京大學本科教務通則)規(guī)定 :本大學學生每學期須于注冊時依照下列費用表納費:本科正式生學費55元,特別生附習生(原文如此--轉載者注)學費每學分5元(學生以學分為教學費標準者,每學期至少需交學費15元);宿舍費(電,爐,水等)20元,醫(yī)術費(藥費另記)2元;體育費2元;雜費2元。就是說,本科正式生的學費每學期81元,每年162元。其他的一些著名大學如輔仁大學,上海圣約翰大學,滬江大學以及廣州嶺南大學的學費跟燕京大學的基本一致,每年大約160元。

30年代的私立大學的學費
據吳大邱教授回憶私利南開大學的學費:南開大學的經費 ,學雜費為主要來源。學費每年60元,每學期30元,這與國立大學之學費每年約20元相比自是很高的,但與教會大學比較,則是平民化的了.北平市私立平民大學學費第一學期26元,第二學期25元,共51元;私立北平鐵路大學學費每學期29元,全年58元.1935-1936年上海被公認收費最高的四所大學是:復旦大學每年100元,光華大學每年100元,大同大學每年120元,大夏大學每年90元(以上如果住宿另收住宿費)
民國時期各大學的學費是多少

總之,在30年代我國的大學收費大致分為:國立大學每年大約22-40元,師范類甚至不收學費;私立大學每年大約45--120元不等,中間數(shù)約為90元;教會大學每年約160元。
30年代學費占平民家庭收入的份額
根據1929-1930年進行的社會調查報告(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30年代初,一個典型的工人4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費為454元。當時普通工人的月工資通常為16--33元之間,平均為22元,每個家庭必須要有兩個人同時做工方能維持生計。30年代,國立大學學費占平民家庭生活費的份額大約為5%---10%,相當于一個工人一兩個月的平均工資。貴族化的教會大學的學費占平民家庭生活費的份額大約為35%,即三分之一,或者說,貴族化的教會大學的學費相當于一個普通工人年工資的三分之二。30年代的大學畢業(yè)生的起點月薪一般為50元,待遇高的可以拿道80元,一般從事腦力勞動的自食其力的知識階層,如中學教員,工程師,記者,編輯,職員等等,月薪在100--200元之間,大學教授平均月薪350元,一級教授最高月薪可達500--600元。
民國時期各大學的學費是多少


據前些年做的專題研究中由統(tǒng)計數(shù)據計算出:30年代的1塊銀圓對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購買力,相當于1997年的人民幣30元,舉例:在30年代,1塊銀圓可以買6斤好豬肉,或者20張公園門票,或者兩本不太厚的書;1塊銀圓在北平足可以請客涮羊肉,在上??梢再I兩份西餐;最豪華劇院的門票為2塊銀圓,梅蘭芳等國劇大師的票價為1塊銀圓,一般電影票價為2角--8角。如此說來,在30年代國立大學每年約22元的學費,相當于今日的人民幣660元;私立大學每年約90元的學費,相當于今日的人民幣2700元;貴族大學的每年約160元的學費,相當于今日的人民幣4800元。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