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沒有時間陪,總以為還有很多個下一年,這么一算,其實少得可憐?!迸R近春節(jié),一道被稱為“史上殘酷”的親情計算題讓無數(shù)網(wǎng)友感慨,陪伴父母身邊的日子其實很短。
“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減去應酬、吃飯、睡覺等時間,真正能陪在父母身邊的大概只有24個小時,30年總共才720小時,差不多一個月?!泵磕昱R近春節(jié),這道“親情計算題”總會在網(wǎng)絡上成為熱議的話題。
不少網(wǎng)友表示,對很多遠離家鄉(xiāng)的人而言,把“?;丶铱纯础钡母杪暢M現(xiàn)實中,并非易事。工作在他鄉(xiāng),但工作牽絆、路途遙遠,時常讓回家的夢遙不可及。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目送》成為現(xiàn)代生活中越來越多兩代人之間關系的注腳。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回家成本高”“交通不便”“工作太忙沒時間”“假期另有安排”等成為子女“無法回家或較少回家陪父母”的理由。
“雖然也有年假,但因為別的安排經(jīng)?;夭涣思摇!崩霞以谥貞c,畢業(yè)后便留在上海工作的劉郁華說,“過年的7天假期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用在了走親訪友、同學聚會上,真正在家陪父母的時間只有一兩天?!?/span>
而對于從陜西來浙江打工的王永利來說,一張過年返鄉(xiāng)的火車票才是“回家盡孝”的大阻礙。她告訴記者,因為距離遠、交通不便、車票難求,她從西安來杭州打工這五年,很少回家。
雖然“?;丶铱纯础币褜懭肓恕独夏耆藱嘁姹U戏ā分校瑢㈤L年在外的子女應經(jīng)??赐蛘邌柡蚋改笍牡赖铝x務上升為一種法定義務。但正如上述,現(xiàn)實有諸多無奈。
未必準確的“親情計算題”的答案很殘酷,但更多是一種善意、有益的提醒。父母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贍養(yǎng),更需要精神心靈上的慰藉。樹欲靜而風不止,百善孝為先,盡孝不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