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在逐漸封閉的美國,是走還是留


留學生:在逐漸封閉的美國,是走還是留現在很多對于留學生的問題都制定了很多政策。為了更好地讓留學生能夠接受更多的本土教育,留學總是會制定很多規(guī)則。
2017年3月,當中國留學(課程)生胡征看到美國出臺新的針對中東六國的新版旅行禁令時,他的反應依然是憤怒。
“從七國減掉一國有什么差別?”他說。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3月6日新簽訂的行政令中,美國將在120天內暫停所有難民入境,在90天內暫停中東六國公民入境。從原有名單中被移除的是伊拉克,擁有美國綠卡、簽證的人員也被豁免。
盡管禁令僅針對中東,但對胡征這樣的中國留學生而言,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社會的爭議和分裂同樣影響著這些正在困惑而好奇地觀察這座超級大國的年輕人:自稱為“大熔爐”的美國是否正在走向封閉?部分美國人的排外情緒又是否會干擾中國學生的學習生活?
留學生:在逐漸封閉的美國,是走還是留

據美國國際教育協(xié)會(IIE)發(fā)布的《2016年門戶開放報告》,2015-2016學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注冊的中國學生人數近33萬人,中國在留美學生輸出國中連續(xù)七年保持,占國際學生總數的31.5%。
哈佛大學亞洲校友會主席、留學知識共享平臺“問校友”創(chuàng)始人孫玉紅日前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在她接觸的中國學生和家長中,確實存在對留美前景的擔憂,尤其是現在已經留學的學生承擔著更大的壓力。
分裂
媒體通常把特朗普當選解讀為精英與草根、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割裂。而在中國留學生內部,特朗普時代同樣給這個不同背景、不同利益的群體帶來了矛盾。
分裂首先來自價值觀的差異。在胡征周圍,就有中國同學不明白為什么特朗普明明沒有針對華人華裔,胡征還要為那些遭受歧視的拉美裔、中東裔的外國人操心。
胡征則持有另一種觀點:“人不能等到被當頭一棒打下來以后覺得痛了,才開始有反應?!?br>
留學生:在逐漸封閉的美國,是走還是留

而當華人權益受到威脅時,中國學生更有可能團結起來。大選結束后不久,胡征的中國同學中甚至有人在紐約地鐵上被辱罵。關注國際關系的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封楚誠則提到了哥大近期的“撕”事件。中國農歷新年期間,有不少哥大的中國留學生發(fā)現,宿舍門牌上寫有中文拼音的名字被有意撕毀。中國學生為此錄制視頻,反擊排外主義。
“以前在‘政治正確’的大環(huán)境下,有些人的種族主義被壓抑,現在則被釋放了出來。留學生可能會覺得,周圍以前從沒見過這么多保守的人。”封楚誠說。
人生規(guī)劃的分歧同樣會造成分裂。胡征希望在美國長期生活,美國社會發(fā)生的變化和他未來的人生息息相關。
然而,他的不少中國同學出于人身安全考慮,選擇不去參加反特朗普的游行。他們有些人不打算畢業(yè)后留在美國,對美國政治并沒有太多參與感。
在華盛頓讀國際關系的王亞瑟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有的留學生抱以看客的心態(tài),厭倦了希拉里們的精英政治,希望看看特朗普時代的美國和各省市會是什么樣?!?br>
留學生:在逐漸封閉的美國,是走還是留

工作簽證問題則是最切實的分歧點。在2016年11月的一期廣播節(jié)目上,特朗普曾表示,應該鼓勵高素質的亞洲科技人才來到美國。但他的幕后“軍師”、現在擔任白宮首席戰(zhàn)略師的班農則直率地說道,他的立場比特朗普更偏右,對硅谷的亞洲高管太多表示不滿。立場“極右”的班農會對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還是未知數。
2017年3月2日,民主黨和共和黨眾議員共同提出議案,呼吁改革H1B簽證,并要求企業(yè)盡力優(yōu)先雇傭美國籍員工。盡管奧巴馬政府時期也有議員提出過這樣的議案,但美國媒體分析稱,由于特朗普總體采取“美國優(yōu)先”的政策,這份議案如今更有可能被通過。
封楚誠認為,留學的文科生大都反對特朗普,傾向支持的則主要是可能從移民政策中獲益的“碼農”(指從事IT行業(yè)的職員)。
不過,讀計算機、現已在波士頓工作的韋寧還是放不下心??吹教乩势沾巍跋弈铝睢睙o差別地限制任何、持有簽證甚至綠卡的中東旅客入境,他發(fā)現,自己的仍然不算是“鐵飯碗”。他認為,即使是如今新的“限穆令”也不能掩蓋特朗普政府排外的意圖,如果未來找到了法律漏洞,還有可能收緊政策。
大局
韋寧關注的不只是移民政策的變化?!叭绻乩势找辉傧蚰虾J骸边b遠的西太平洋局勢仍然牽動著這顆在美國東海岸的中國心。
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2月28日在《人民日報》發(fā)表的中美《上海公報》45周年紀念文章中,提到了中美不斷擴大的民間交往,留學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在美國社會發(fā)生重大變局、中美兩國互相試探的背景下,留學生們的經歷構成了中美關系的日常體驗。
封楚誠眼中的中美關系充滿了不確定性。特朗普當選后在臺灣問題上的反復仍令他記憶猶新,不按常理出牌的總統(tǒng)、缺乏中國導師的團隊,都使他對美國新政府是否能成熟地處理中美關系產生了懷疑。
美國國際公共廣播電臺(PRI)2月22日報道稱,波士頓大學的國際項目副教務長威利斯·王(Willis
Wang)表示,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方面的言論造成了許多大學管理者的焦慮。因為許多中國學生是自費留學,他們給美國大學帶來了大額收入,一旦留學人數減少,可能會影響大學的經費來源。
據美國商務部統(tǒng)計,中國留美學生在2015年為美國經濟貢獻了114.3億美元,其中包括學費和其他生活開支。
奧巴馬時期的財政部官員布拉德·塞策(Brad
Setser)表示,高等教育是美國對中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之一,如果中美發(fā)生貿易沖突,特朗普拒絕中國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并不是沒有可能。
“中美關系太微妙了,美國可能是你的第二個家,但你還是不能數典忘祖?!焙鞲械阶约荷硖巸呻y。而在面臨兩國爭議話題時,他選擇屏蔽“負能量”,不讓政治影響學習生活。
就讀于某常春藤聯(lián)盟大學的大四學生戴峰和他身邊的中國同學也很少提及中美關系問題,更多的是和美國同學一起關注特朗普對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融入到自由派的校園文化中。
由于2016-2017年大學申請季早在美國大選前就已開始,特朗普當選對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的影響目前可能還不大。從事留學行業(yè)的孫玉紅表示,在她身邊有留學意向的學生和家長中,留學美國的熱情完全沒有減弱。
據跨國教育公司Hotcourses2016年12月發(fā)布的數據,在針對來自130個2700名學生的調查中,64%的學生仍認為美國是他們優(yōu)先考慮的留學目的地。在參加這項調查的中國學生里,有30%的人表示自己在特朗普當選后肯定愿意去美國留學,有25%認為比以前更不愿去美國留學。
理解
在美國的政治中心學國際政治,王亞瑟把特朗普時代視為一個寶貴的機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支持特朗普?為什么美國大部分文化精英都預測錯誤?這些困擾著美國媒體和知識界的問題成了他的新課題。
“走出校園舒適圈,走進農村豬羊圈?!彼蛉さ卣f,“我們意識到要多了解不同人的想法,不能老是活在自己的圈子里?!?br>就讀名校的戴峰也珍惜這一學習的契機。特朗普當選后,自由派為主的校園陷入震驚,甚至是與美國研究毫無關系的東南亞人類學教授,都在課上花了大量時間和同學們討論大選。而無論是學者開設的歷史、哲學、法律課,還是美國前高官教授的政治課,都會主動將學習內容和時事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特朗普的崛起。
胡征不太喜歡教授們在上課時多談政治?!斑@對學習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彼J為,特朗普的各種表態(tài)總會引起軒然大波,壞了師生們上課的心情,影響了教學質量。
但他也在關注新聞時了解了自己此前在校園里從未接觸過的“另一個美國”:他注意到特朗普器重的顧問班農創(chuàng)辦的Breitbart新聞網站,這個不被主流媒體尊重的極右網站在2016年大選中異軍突起,為特朗普團結了大量支持者。
他也開始研究特朗普任命的教育部長德沃斯的政策。身為富豪慈善家的德沃斯是共和黨“大金主”,此前并沒有教育行業(yè)經驗,也沒有接觸過公立學校。她對公立學校的改革主張遭到了不少民主黨人的詬病。胡征擔心,德沃斯的改革可能會影響公立學校的教學,影響中國留學生身邊美國本土學生的質量。
作為理科生的韋寧同樣注意到了以前很少關注的美國保守主義者,尤其是他幾乎接觸不到的中西部白人藍領階層。特朗普在競選中保證將滿足他們的訴求,從外國奪回美國人的工作崗位。但在當前的國際貿易體系下,特朗普怎么做才能兌現承諾呢?韋寧又思考起各省市大勢來。
去留
美國對中國學生還有吸引力嗎?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社會的動蕩使“去還是留”這個留學生的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胡征的選擇不多,因為他對家人隱藏了一個巨大的秘密:他不是異性戀,不愿和女性結婚生子。采訪中,當被問及是否已在國內“出柜”時,胡征沒有說話,轉而在微信上打字告訴記者說,他母親在家,不便出聲回答。
因為希望在美國長住,他更關注的是美國政治的未來,和美國朋友一起參加游行,向支持的自由派組織捐款,希望特朗普任期的四年可以“趕快過去”。
而更多中國學生則在去留之間舉棋不定。封楚誠說,他和身邊不少朋友都處于觀望的狀態(tài)。雖然他比較擔心特朗普政府的長期政策,但認為短期內還不至于恐慌,因為美國的媒體和法院目前還能起到制衡總統(tǒng)的作用。
戴峰考慮得則比較實際,畢業(yè)后是工作還是深造、留美還是回國,更多的還是取決于是否能申請到理想的機會、是否能獲得工作簽證。
但大環(huán)境的變化確實可能影響留學生的抉擇?!爱斆绹辉偈歉魇∈写髧H影響力減弱,留學生還會想待在美國嗎?”已在美國有了穩(wěn)定工作的韋寧說。他認為,如果特朗普要通過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來兌現“美國”的競選承諾,美國的國際“軟實力”便會下降。
王亞瑟也坦率地說:“如果美國的大環(huán)境變了,不再那么包容、有吸引力了,而國內又有很多好機會,也許就會有更多海歸?!?br>《人民日報》海外版2月28日報道稱,中國將迎來最大規(guī)模的“海歸潮”。
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1978年-2015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累計達404.21萬人,221.86萬人選擇學成回國。根據《中國留學發(fā)展報告(2016)》藍皮書,2015年中國留學回國人數達40.91萬,較2014年增幅為12.14%。
據中國與各地化智庫發(fā)布的《2016年中國海歸就業(yè)調查報告》,海歸選擇回國就業(yè)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情感與文化因素的影響”,占43.7%。隨后分別是“國內整體經濟前景好,政治穩(wěn)定”,“國外形勢不利于外國學生就業(yè)”。
“美國是一個規(guī)則社會,中國學生在留美期間遵守社會規(guī)則,不僅對學業(yè)有幫助,也可以幫助他們尊重競爭法則、提高自身實力,這些都非常重要?!睂O玉紅給出了經驗之談,“擔心是沒有用的。只要是人才,全各省市都會來找你,用政策來吸引你?!?br>留學只有制定一個適合留學生們的政策,對于吸引更多留學生有非常大的好處哈!

2021現在美國留學生可以回國嗎?

考研。下面看看2021年美國留學生回國新政策解析。

四類學位外國留學生OPT時間延長。

據了解,美國國安部在4月4日正式發(fā)布新規(guī)定,凡持有自然科學、技術、工程學以及數學這四類學位的外國留學生,實習工作期(OPT)將由目前的12個月延長至29個月。

OPT時間的延長,意味著這四類留美學生將有更長時間、更多機會獲得美國工作的經驗,這對希望留美的中國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OPT延長規(guī)定除了適用于處于實習期、或是實習期到期但H1-B簽證仍未決(Pending)的外國留美學生,也將適用于目前在讀、但今后會獲得這些學位的外國留美學生。

據了解,目前獲得這四類學位的外國留美學生每年大約有2.3萬人。也就是說,今后將有2.3萬留美學生在畢業(yè)后的實習期可延長17個月。

此外,規(guī)定還對OPT的申請做出了一些程序上的改變,如允許學生在60天內提出OPT的申請等。而對于雇用這些留學生的雇主,新規(guī)定則要求這些雇主必須加入國安部的“電子身份核查系統(tǒng)”(E-Verify)。

目前全美國已有5.8萬個企業(yè)在這一系統(tǒng)注冊,而且每周還有1000多家企業(yè)不斷地加入。

該規(guī)定不僅允許加入電子身份核查系統(tǒng)的雇主吸引和留住高技術的外國員工,還可通過延長外國留學生的實習期,進一步確保美國勞工的合法化。

請問美國留學生好找工作嗎?1、美國留學生工作好不好找好關鍵在于自己所學專業(yè)與技能是否滿足市場的需要。根據近年美國留學回國就業(yè)三大現狀-經濟學仍位列第一,計算機科學成升溫最快專業(yè)!專業(yè)的選擇,毫無疑問是影響未來美國留學生就業(yè)的最關鍵因素。而眾所周知,由于國家的發(fā)展需要以及社會的前進走向,金融類行業(yè)一直處于頂峰態(tài)勢。所以相對應的,經濟學專業(yè)倍受追捧,成為近年來的招聘熱點。經濟學專業(yè)對口工作需求量大、薪酬普遍偏高,是留學生們愿意花費大量成本出國深造的選擇!
2、美國留學回國就業(yè)三大現狀-技術型人才就業(yè)相對容易。根據數據,技術型人才就業(yè)相對容易。其中工程技術名列第一,留學生們平均用時3.3個月即可成功就業(yè),同時應用數學與統(tǒng)計學、計算機科學分別名列第二、第三,就業(yè)用時平均時間相差不大。而相比較下,經濟學專業(yè)留學生就業(yè)用時較長,平均需5.1個月,工商管理學專業(yè)留學生就業(yè)平均用時5.2個月。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商科學生泛濫導致的應屆生數量過多,競爭激烈;另一方面也是與不少金融生眼光過高,對首份工作較挑剔有關聯(lián)。
更多關于美國留學生好找工作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bd4421616094587.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美國留學生回國后好不好找工作美國留學生回國后好不好找工作,這個還是看你個人,留學回來的人多了,競爭也大了,招人的企業(yè)的選擇多了呀,如果只是去混了學歷回來,你能確保工作還好找嗎?薪資待遇對得起你付出國的錢嗎?
1)首先把“海歸”歸類成一種人是不對的,海歸里也有各種不同國家、不同層級、不同專業(yè)的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蛘哒f,海歸的共性在多年前被放的太大,當初只要能出國的就是人中龍鳳,甚至都是各領域的專家,現在時候不同,出國越來越容易,在說共性的前提下,更要強調不同人的個體差異了。
2)不管是海歸還是土著,不管是985、211還是一本、二本,一般這些紙面上的東西能把一個人送的最遠的距離就是通過網申或者筆試,到面試的時候一個正常的面試官著重看的還是個人的能力,尤其是硬性的技能,可惜留學經歷給人最大的收獲大多數是軟性的實力增長。這條可以理解為名校海歸在求職初期階段是有優(yōu)勢的,也可以理解為到了求職后期看的還是個人能力的差異。
3)國內大多數企業(yè)的招聘期在8月到12月之間,面向的是應屆生,也就是正在上大四的學生。而海歸一般的畢業(yè)時間大多數是6月,少部分是12月等。哪怕6月畢業(yè)的一般也不會立即回國。所以對于海歸來說,首先回國找工作能不能被當做應屆生對待是一個很多人憂慮的問題,其次就是很多海歸都會錯過校招期(目前只有極少數企業(yè)開啟了海外招聘流程,在海外投國內工作因為不能參加筆試面試等,可行性幾乎為0),且這些人也很少會有機會或經歷去各個學校參加校園宣講會招聘會等,所以在時間點和資源的角度來說,海歸都是弱勢群體。
4)人在大學的時候能做好選擇想好出路是件很難的事情,大多數人的腦子里畢業(yè)的方向就是考研/保研、留學、公務員或找工作,殊不知留學或讀研只是一個找到更好工作的方式而已,這些都是過程和手段,最終的結果還是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很多海歸在大學的時候要保證高GPA,要考托福、GRE,還要做科研項目,要準備申請等等,大多精力已經被耗光,根本無暇去做職業(yè)上的準備,比如實習等等。而實習經歷反而是找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對比于很多名校生在本科的時候專注于積累實習經歷的,海歸就又有了一個決定性的劣勢。不過話再說回來,現在北京上海的學生比別的地方的學生找實習都容易了上百倍,這也造成了哪怕北京上海地區(qū)的二流學校的學生也可能比其他地區(qū)一流學校學生更具有競爭力的情況。這種經濟發(fā)展結構的問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極其不公平的。
5)由于海歸們能力的參差不齊,很多公司已經不盲目迷信海歸,甚至于會覺得海歸沒什么了不起,或有“這些人只是花錢去鍍金”的一種類仇視心理。而除了哈佛、斯坦福等等名校,其余的好學校大多時候國內企業(yè)的HR并沒有那么了解,而且一些海外的實習、項目、課程設置等和國內的完全不同,對于不了解的領域HR很難做比較或判斷。比如我當初回國找工作覺得簡歷上最出彩的是幾份管理咨詢相關的實習,但是到了一些公司面試的時候,對于不了解這塊領域的人來說,管理咨詢的實習經歷反而可能是減分項。所以如果是要去投行或咨詢等比較高端的公司,海歸其實還是有明顯優(yōu)勢的,他們的付出和經歷也可以被比較公平的衡量和比較。
6)國外的項目絕大多數情況下要比國內的學習要累,要看更多東西,對知識掌握的寬度和廣度等要求更高。但大多數時候應屆生招聘招到公司里的人是不需要用那么多知識的,所學知識和所做事情完全無關是一個比較普遍的情況,所以企業(yè)會挑更好用的人,他們對國內的學生更了解,覺得國內的學生更肯吃苦,工作的時間可能維持的更長,期望的待遇更低,也就是更好用了(何況現在很多清北復交的人都有很多海外交流交換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說,海歸本身也是沒有什么優(yōu)勢)。
7)現在每年都說是最難就業(yè)年,其實我覺得對于每個人來說找到工作從來不是難事,有很多工資三四千的工作,有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機會,只是越來越少人愿意去而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要找到更好的平臺,這本身是一件好事。而海歸群體的這種覺醒意識更濃烈,所以絕大多數海歸回國都在北上廣,都去爭最好的公司,最好的職位,或者都會更著眼于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國內的最好的學校里最好的人也一樣,和國內的這些人比起來,僅一個海外學校的文憑也是完全沒有優(yōu)勢的。
8)最近看到一句話是“眼界開闊了,但能力沒有跟上”,我覺得這也是對海歸的一個比較適合的評價,海歸普遍比較著急,也比較自負,不得不說很多時候海歸是有自負的本錢,比如更懂得國際化標準化的東西,更懂一些管理知識和概念等,以至于很多國內的企業(yè)看到這樣的海歸會覺得不接地氣或太傲氣,總而言之還是“不好用”。
很多人覺得海歸要求的薪金太高,但其實我認識的很多海歸都已經把標準降低到了6000左右,這實在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哪怕要求在一萬左右,和一般五十萬以上的留學成本來看也不算什么。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很理解海歸們對薪資的要求,那不是他對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那是因為家庭初期成本的投入反過來都壓在他們的肩膀上。不過其實海歸的軟性能力還是有價值的,所以我認為海歸回國的第一份工作不應該著重看起點的高低,而應該看發(fā)展曲線斜率的大小。
另外,很多人覺得海歸已經沒有優(yōu)勢就不出國了,這就像很多人覺得會英語不是優(yōu)勢就不學英語了一樣短視。當大多數人身上都具備某種技能或經歷的時候,這項技能或經歷本身就不再是優(yōu)勢,但當你連這種基本的技能或經歷都沒有的時候,你就反而有了劣勢。所以該出國還是要出國去看看,短期內海歸會在國內社會比較掙扎,但長期來看,未來還是屬于有更寬廣視野的人的。

免費獲取《留學申請攻略》 一鍵領取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