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鄰居日本為什么能獲得那么多諾貝爾獎


進入21世紀,日本科學家獲獎人數(shù)快速增長。本世紀以來的獲獎者包括物理獎8位、化學獎6位、生理學或醫(yī)學獎3位,共計17位,平均下來差不多一年一位。從1949年湯川秀樹成為首位日本獲獎者以來,則共計有25位日本科學家獲獎(含兩位美籍日裔科學家)。可見,日本人在諾貝爾獎的發(fā)力集中在本世紀,集中在物理和化學獎項。

我們的鄰居日本為什么能獲得那么多諾貝爾獎


我們的鄰居日本為什么能獲得那么多諾貝爾獎

2001年,日本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該計劃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獎。按照目前的情況推算,日本這項諾獎計劃有可能成為現(xiàn)實。

我們的鄰居日本為什么能獲得那么多諾貝爾獎

知名生物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饒毅之前表示,日本的生物醫(yī)學研究在1980年代就達到了相當水平,這次日本科學家的突破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中國目前在前進,但尚未達到日本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程度,生物醫(yī)學總體而言落后日本二十年以上。

日本人為何能頻頻獲得諾貝爾獎?“京城教育圈”梳理多篇相關報道和文章發(fā)現(xiàn),除了科學家善于自我反省和勤奮工作之外,日本的科研環(huán)境、評價機制以及經費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沒。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大多有著相對美好的童年,喜歡親近自然、探索自然,喜歡閱讀、善于閱讀,而且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啟蒙和引導角色。

在接受學校教育過程中,這些獲獎者無一例外地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保持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有優(yōu)秀教師的引領和指導,得到了寬松而自由的學術政策的支持,并受益于科學合理的學術評價機制。

(來源:學校百科網 https://www.Niuqiuyi.Com)文章共1487字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