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新加坡香港留學政策上,有什么不一樣的?


德國和新加坡香港留學政策上,有什么不一樣的?雖然德國、新加坡和香港的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但其留學政策卻完全不同。本篇回答主要對德、新以及香港的本科、碩士進行分析。
(一)新加坡
首先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其教育水平自然是不可小覷,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著名高校是東南亞教育行業(yè)的一顆又一顆明珠。那么新加坡的留學政策是怎樣的呢?
從本科來講,新加坡的私立大學要求申請人具有高二以上的學歷,并且雅思成績在6.0及以上,這對許多高中生來講并不是什么難題。而新加坡的公立大學則要求參加新加坡a水準考試(即英聯邦國家標準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合格才能進入公立大學學習。
針對碩士而言,新加坡的私立大學支持跨專業(yè)讀研。其中申請人需要具有受新加坡政府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同時雅思成績應在6.5以上。滿足以上條件的學生均能進行跨專業(yè)的碩士申請,不過申請人需要先讀一年碩士預科,預科通過后方可進入新加坡高校讀研。與之相反的是,新加坡的公立大學不允許跨專業(yè)讀研。
德國和新加坡香港留學政策上,有什么不一樣的?

而新加坡的研究生分成授課方向和研究方向。授課方向的研究生平時有較多課程,學校對論文要求不高,也只有在論文撰寫階段才會配備導師,畢業(yè)要求通常是修完學分并達到最低的GPA。研究方向的學生則以科研為主,平時的課程較少,入學就有導師,可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確定相關的選修科目,并最終要求撰寫論文和參與畢業(yè)答辯。
(二)香港
香港和新加坡一樣,都采取英聯邦的教育體制,課程均為英文授課,本科申請者需要參加香港學校的面試并提交高考成績,學校根據面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擇優(yōu)錄取。
而研究生方面,香港也是分為授課制研究生和研究型研究生,同時對雅思托福均有要求,支持跨專業(yè)申請,與新加坡研究生并無太大區(qū)別,在此不再贅述。唯一不同的是,香港在國內,飲食習慣更容易適應,同時留學生回家探親訪友或是父母看望孩子會更加方便快捷。
德國和新加坡香港留學政策上,有什么不一樣的?

(三)德國
德國因為其免學費的教育政策,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歡迎。在德國,除了巴登杜騰堡州對非歐盟學生要求每學期1500歐的學費外,其余公立大學對所有學生免學費,只需要繳納少量的學期費(大概在100-200歐之間)。同時,德國政府也允許留學生在課余時間打工以補貼生活,要求留學生打工時間不超過120天,每周不超過20個小時,若是假期則對每周打工時間沒有限制。
工匠精神、嚴以律己也是人們對德國大學普遍的印象,而德國大學確實如此,與此相伴的是高水平高素質的畢業(yè)生以及高含金量的文憑證書。
1. 德國本科:
對于德國本科的申請者來說,申請人接受了從小學至高中12年教育,并成功通過高考并被中國教育部所承認的高校所錄取之后,則可進入高校學習。
但要注意,本科為211學校的同學獲得1個學期成績單后,可直接獲得德國高校入學資格;本科為非211學校的同學,必須至少提供三個學期的成績單。若申請的本科與申請人就讀的專業(yè)相關,則可以獲得德國大學相關專業(yè)直接入學資格。
德國和新加坡香港留學政策上,有什么不一樣的?

但是有些同學因為不喜歡現在本科學的專業(yè),想要在德國換個專業(yè)讀本科。對于這類申請者而言,最終被什么專業(yè)錄取、是否需要讀預科,則需要由德國高校自己決定。
對于大專的同學來說,在其進入三年制高等??茖W校(即“大?!保┊厴I(yè)后,通常需要進行一年的預科學習,之后通過“德國大學入學資格鑒定考試”方可獲得德國大學的入學資格。
同時所有有意向申請德國大學本科的學生,在申請學校前必須參加由審核部組織的考試(高中為外國語學校DSD項目學生除外),具體是什么考試,在后文會有介紹。
2. 德國碩士:
德國的碩士,嚴進嚴出。有意向在德國讀研的同學,只能申請與本專業(yè)相關的碩士專業(yè),不能跨專業(yè)申請。如德語專業(yè)只能申請日耳曼文學、對外德語、亞洲學等碩士,而不能申請工商管理、傳播學等專業(yè)。
如果想要換專業(yè)的話,只能從本科開始重新讀。同時,德國大學還講究課程匹配度,課程匹配度越高,能被學校錄取的可能性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有意去德國留學的申請人,只有通過APS審核或德適考試,才能獲得德國留學資格,高中為外國語學校DSD項目學生除外。在此簡單介紹下兩個考試類型:
a. 德適考試
申請人就讀四年制本科且尚未修滿六個學期,或就讀五年制本科且尚未修滿八學期,可以參加德適考試。
德適考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筆試:核心測試和專業(yè)思維能力測試。該考試可以用德語或英語進行。
– 核心測試是筆考,多選題, 這部分主要考查在德國順利完成學業(yè)需必備的一般認知能力。核心測試包含四部分歷時約110分鐘。
– 專業(yè)思維能力測試也是筆考,歷時約兩個半小時,根據不同的模塊分為兩到三部分,考查順利完成所選專業(yè)應該具備的認知能力。
b. APS審核
申請人就讀四年制本科修滿六個學期及以上,或申請人就讀五年制本科修滿八學期及以上,必須參加aps審核(即審核部面談)。
面談由20分鐘的筆試和25分鐘左右的口試組成。審核面談將檢查申請人是否真的具有專業(yè)知識,是否真的學過成績單上出具的課程。面談涉及申請人所學的專業(yè)和具體課程,申請人需要證明所學習過的課程,能描述具體的專業(yè)課內容,會運用或者將所學展示出來。
以上就是德國、新加坡和香港的留學政策的解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最終所去學校的選擇在于自己,建議多加考量之后,早早開始準備。

去德國還是香港的讀研前景困惑

其實你自己和家人分析的很透徹了。

我非常贊同并支持你去德國學習。針對你及家人的分析,我在后面幫你解答一下:

1.“現在學德語把自己的就業(yè)面給縮小了,以后只能去德國的企業(yè)工作?!?--其實不然,很多國內企業(yè)都需要德語人才(更何況你還會英語),不少企業(yè)給熟練掌握外語的人才加薪,每多一門外語則相應地多加薪。當然,如果能在德國的企業(yè)(包括德國在中國設立的企業(yè))工作更好一些,待遇相當的不錯。我一個朋友在德國西門子下屬的歐司朗中國工作,月薪34000元人民幣!

2.“德國時間長,不如香港和加拿大一年的時間,多花的幾萬塊錢可以換來少讀一兩年,值得。”---是這樣的,完全贊同(沒有另外意見)

3.“德國人排外,生活艱辛?!?--有這個問題。但是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增強,歐美及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呵呵,絕對不要把外國政府對中國的思維加給人民?。χ袊诉€是很友好的。記?。旱聡艘彩侨耍銓λ焉?,他就回報你友善。這點不要擔心。我有不少德國朋友的,相處非常好。

4.“德語難學,開學大四了,學習時間太短(我一個姑父大學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讀的德語,告訴我他學了三年的都沒學好)”---學習外語是有天賦的,如果你的英語水平不錯、也對外語有興趣,你的德語一定會很快就學會的。尤其你也說了:多學了一門外語?。。?!

“我自己分析去德國的優(yōu)點:1,我學的自動化在德國也是傳統(tǒng)強項”---這一點是非常正確,也是我之所以完全支持你去德國的重要原因!結合你的專業(yè),你到那里學習是再好不過的了。我朋友的企業(yè)去年從德國采購了1000多萬歐元的設備,真的好用!今后他還準備繼續(xù)買呢。

“2,學費低

3,德國人的嚴謹和誠信對自己是一個鍛煉

4,多學一門語言,多一條路

5,2年可以充分學習國外人思想,生活方式,香港畢竟還是中國人的地盤

6,自己打工可以盡早學會自立”----合并結論:贊同!

“家里人一條給我一條折中的路子是現在去香港念碩士,之后再去歐美讀博士。

我覺得在香港一年10幾W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家里還要去借錢,而且現在對香港的授課型碩士的爭議也是蠻大的,畢竟時間太短?!?--年齡一大,你自己內心就會產生‘排外’的心理,所以盡早去歐美國家,盡早地能適應那里的風土人情習慣,目的是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外’表達的真實意思。

從你寫的那些內容看,你是個很有條理又理性的年輕人。加油吧!

(補充說句:正是看了你條理清晰的敘述和你對大家的真誠感激而給你回復的?。?/p>

ps.?1?pic?I?took?in?Germany.?本來還有好看的圖片,但是不允許貼多啊。

留學讀研去哪個國家好如果你只是出去上碩士,那討論的空間并不大,很多主流的英語系的大學,碩士學制比較短,單價看起來貴,但總價并不多。比如去英國,一年碩士,再貴反正就一年,比較起來,比很多兩年的還省錢。
如果要在國外呆較長時間,結合我自己多年招聘經驗來看,個人認為性價比比較高的是香港(不叫國外叫境外)、新加坡和德國。其他可能還有一些小眾的國家,比如北歐的一些國家,因為國內認可度和知名度不大,這里就不說了。
香港和新加坡相仿,地處亞洲,中英文化交融,學生去了不需要適應,基本無縫。香港的幾所大學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理念、設施都是世界一流的。新加坡國立和南洋理工也差不多。不過這些地方基本留不下的,大多數人上完學都要回國找工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香港和新加坡畢業(yè)的博士,在國內學術圈里并不孤單,算得上一股力量。
德國留學主要是因為德國大學免學費,而且,對學工科,尤其是制造業(yè)方面的人來說,德國是圣地。我所在大學就跟德國高校合作密切,有不少留學項目,學生提前準備一下語言,以方便去了交流,其他方面很暢通。在德國讀博士,建議爭取一下洪堡學者,這個在國內的認可度很高,回國后申請青千能加分不少。

留學讀研去哪個國家好?如果你只是出去上碩士,那討論的空間并不大,很多主流的英語系的大學,碩士學制比較短,單價看起來貴,但總價并不多。比如去英國,一年碩士,再貴反正就一年,比較起來,比很多兩年的還省錢。
如果要在國外呆較長時間,結合我自己多年招聘經驗來看,個人認為性價比比較高的是香港(不叫國外叫境外)、新加坡和德國。其他可能還有一些小眾的國家,比如北歐的一些國家,因為國內認可度和知名度不大,這里就不說了。
香港和新加坡相仿,地處亞洲,中英文化交融,學生去了不需要適應,基本無縫。香港的幾所大學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理念、設施都是世界一流的。新加坡國立和南洋理工也差不多。不過這些地方基本留不下的,大多數人上完學都要回國找工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香港和新加坡畢業(yè)的博士,在國內學術圈里并不孤單,算得上一股力量。
德國留學主要是因為德國大學免學費,而且,對學工科,尤其是制造業(yè)方面的人來說,德國是圣地。我所在大學就跟德國高校合作密切,有不少留學項目,學生提前準備一下語言,以方便去了交流,其他方面很暢通。在德國讀博士,建議爭取一下洪堡學者,這個在國內的認可度很高,回國后申請青千能加分不少。

去香港留學和國外留學有什么區(qū)別嗎?其實香港的每個大學對分數的要求都不一樣,每個學校的每個專業(yè)對申請的要求也是有差異的,但是這些要求都是一個基本的門檻,達到了要求不代表會被錄取。所以其實學校的申請要求,更大的作用是給自己明確一個努力的方向。下面我們用香港大學為例,給大家說一下我們要從哪些方面準備,目標分數是多少。
申請香港大學研究生條件如下:
1、內地學校的本科畢業(yè)證及學士學位證,一般來說985、211院校背景的學生更容易申請成功。
2、大學4年完整成績單,包括畢業(yè)論文或畢業(yè)設計的成績。
3、語言成績要求:雅思要達標(傳媒類專業(yè)要求總分不低于7,單項不低于6,;金融和經濟專業(yè)要求總分不低于7,單項不低于6.5;工科類總分不得低于6,單項不低5.5;個別專業(yè),如醫(yī)學及法律要求雅思總分7.5)。
4、GPA:研究型研究生GPA應達到85,授課型研究生應達到80,港大的話最好達到85。成績單要中英文的,一般找學校教務處要,信封密封,蓋騎縫章(封口處還要蓋章)
5、GRE/GMAT成績:部分學校要求GRE成績,部分商科專業(yè)要求GMAT成績。雖然不強制要求GMAT,但是優(yōu)先考慮具備這個成績的申請者。如: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需要兩年的全職工作經驗,需要GMAT成績。
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https://www.zhixiao1.cn/liuxue/?ozs=HK-overseas
其實大家完全可以通過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看看自己依照自己的院校背景和成績申請到那些那大學,作為自己申請知道,或是努力的目標。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ǒng)使用方法:把你的GPA、語言成績、專業(yè)名稱、院校背景(211/985/雙非)等信息輸入到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成績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可以依據自己的條件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留學案例,了解一下與自己情況類似的人,他/她們都去了哪些院校,作為自己選擇院校的參考。(如下圖)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各個學校的入學要求,進入網站后也可以通過大學院校庫:https://www.zhixiao1.cn/liuxue/?ozs=HK-overseas 了解香港的大學各個學校的入學要求。

香港留學和歐洲留學有什么區(qū)別香港和英國留學之間的區(qū)別 與知 為你列舉如下:
1、費用不同
英國留學每年約需要人民幣25-35萬元
香港留學每年約需要人民幣15-20萬元左右
(兩個地區(qū)的授課式碩士均是一年制)
2、語言差異
英國屬于純英語環(huán)境,因此留學英國對語言要求更高。
香港高校教師面向國際聘請,既有香港本地或者大陸的,也有歐美等國家的;課程有英文授課,也有部分中文或者粵語授課,日常多數用中文交流。
3、學校數量
英國共有100多所大學,認可度比較高的為前30-40名的學校;
香港高校屬于“少而精”,共有8所大學,認可度比較高的為前6所大學;因此,在申請香港高校時競爭更為激烈。
4、工作問題
英國留學畢業(yè)后基本上只能選擇回國內工作,而香港留學畢業(yè)生在港就業(yè)率高,還可獲得一年無條件逗留簽證,在港居住滿7 年后可申請成為了香港永久居民。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