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招生有沒有公式可循?


每年,哈佛招生官都會收到許多申請材料稱自己認識誰誰誰”、給哈佛捐了很多錢”、表親畢業(yè)于哈佛”……招生官給出的答案也很明確:這些都不能為你購買到進入哈佛的門票!

哈佛大學招生有沒有公式可循?

羅伯特·克拉格特在哈佛大學擔任了21年的招生官,可謂閱人無數(shù)。但在離開哈佛多年后,他坦言:哈佛大學錄取學生沒有固定的公式,所以別信那些所謂的我如何進入哈佛”的勵志書。

哈佛大學招生有沒有公式可循?

在他看來,家長們常常忘記一點:如果你跟別人是一樣的,我為什么要錄取你?

哈佛大學招生有沒有公式可循?

  ▍哈佛招生辦:瘋狂到極 致的民主

哈佛是世界上錄取率最低的大學之一,每年全球約3.6萬人申請哈佛本科,發(fā)出的錄取通知書僅有2000份。

1984年至2005年,羅伯特·克拉格特擔任哈佛大學招生官,在任期間獲得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此前,他獲得另一所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學的學士學位。離任時,他的崗位是資深招生顧問和助學金辦公室副主任。此后,他擔任美國聞名文理學院明德學院(Middlebury College)的招生辦公室主任達6年。

哈佛到底是怎么決定錄取學生的?

哈佛現(xiàn)任招生辦公室主任威廉·菲茲西蒙曾驕傲地在公文中寫道:哈佛以能夠給予每個人公平為特色。而推動這件事的威廉,被哈佛老校長德里克·伯克稱為大學的良心”。

羅伯特曾與威廉共事21年。至今,他還記得威廉對每一個招生官說的話:哈佛的錄取過程要確保‘瘋狂的極 致民主’(Lunatic fringe of democracy)。”

羅伯特透露,哈佛招生辦有40-50名招生官,其中,負責初審的招生官,每人需完成1200份至1500份申請材料,平均每天40份。通常,1個學生的材料會由2名招生官分別審讀。

最后,大家整理出一份名單,招生辦公室再開集中討論會。他們經(jīng)常在玻璃房間的會議室,指著投影在幕墻上的申請材料,一直到深夜一點。最后,由評審小組全體舉手投票決定錄取誰,不錄取誰、或誰進入待定名單。

盡管招生官有不同的職銜,有人是資深招生官,有人還是新人,但在投票權(quán)上是平等的,一人只有一票。”羅伯特再次強調(diào)瘋狂的極 致民主”原則。

▍招生是一門藝術(shù),不是科學

哈佛看什么?這群躲在小房間里的招生官在尋找什么?羅伯特與記者分享了過去20年閱讀essay的心得。

1.材料越厚,學生越蠢”

通常,好的材料,我們閱讀的時間會越多。”他說。但他也強調(diào),材料的好壞不由厚薄所決定,在哈佛招生辦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材料越厚,學生越蠢”(the thicker the folder,the thicker the applicant)。

讓材料變厚的原因是因為不少學生附上了許多證書、作品集,甚至是個人專著、小說。在羅伯特的印象里,中國學生尤其喜歡把自己寫的書送給招生官看。但,這似乎不會對招生結(jié)果起多大作用,甚至還可能起反作用。

這看上去非常專業(yè),但我們不會因為學生出過書,就給他們加分。相反我們會認為出版書很花錢,我們是不是不該因為這個孩子的家庭有錢,有能力完成這個精美的制作就給他錄取,這對家境貧寒的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公!”

當然,羅伯特也說,如果你的確有一些特別技能,比如攝影,你可以給招生官送幾張你的作品,但注意適可而止。

2.錄取并沒有所謂的公式

哈佛錄取沒有神奇鑰匙,更沒有所謂的秘密公式。”

在羅伯特看來,這些公式正在誤導家長和學生編制一些自認為招生官會喜歡的課外活動、性格、興趣——因為之前的那個男孩,那個女孩就是這樣進哈佛的!但家長們忘記一點:如果你跟別人是一樣的,我為什么要錄取你?

其實,很多人對哈佛有刻板印象,一想到哈佛就是聰明人、學術(shù)型、富學生。但在哈佛,2/3的學生并不富裕,他們來自底層家庭。”羅伯特推薦中國學生看一部動畫電影《守護者聯(lián)盟》(Rise of the Guardians),別硬撐著成為那個根本不是你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是最重要的。

談及電影,羅伯特又開始饒有興致地搓著雙手告訴記者,人們想象中的哈佛招生官,就好像電影《綠野仙蹤》里的魔術(shù)師,大家都以為他有神奇的力量,幫助普通女孩蘿西實現(xiàn)愿望。但最后,大家發(fā)現(xiàn)根本不存在魔力,蘿西之所以能實現(xiàn)愿望回到家鄉(xiāng),靠的是她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哈佛招生官也是如此,就是一群普通人。

3.洗盤子也能進哈佛

羅伯特說,在哈佛,每年招收2000名本科生,50%-75%的學生學術(shù)能力很強。對于這批學術(shù)強人,學校不在乎他們是否具有興趣廣泛,是否為人幽默,哪怕是書呆子也無妨。學校對他們的期許是:20年后,諾貝爾獎得主就在他們中產(chǎn)生。

還有一些人則擁有各種學科之外的才能,一些特別的技能,包括戲劇、體育、音樂、經(jīng)濟、宗教等。羅伯特對學生的建議是,花更多精力在小事情上(more depth in little activity)”,即有聚焦,興趣不要面面俱到。

在社會學中有一個詞叫微觀世界或小宇宙,就是說在有限范圍內(nèi)集聚多種類型的人。不只是哈佛,錄取率較低的世界菁英學府都一直致力于在做這件事,把各種類型的學生聚集到校園里,讓他們互相碰撞,摩擦火花。”羅伯特說。

當然,你的技能未必要驚天地泣鬼神。羅伯特在哈佛時曾接到一個母親的來電問,孩子學鋼琴還是笛子,才更可能被哈佛錄???”掛斷電話,羅伯特對同事們搖搖頭,這個母親的孩子不過5歲。他給出的答案是:讓孩子做真正想做的事,這才是對的

羅伯特記得有一個家境貧寒的男孩申請哈佛,他沒參加過任何社團,更沒有音樂、戲劇、體育方面的特長。事實上,為了支持家庭,他從中學開始就在一家美國的快餐連鎖店打工,根本沒時間干其他事。這是一家美國有名的快餐店,許多美國孩子喜歡在這家店舉行生日派對,因為它以小丑表演聞名。起初,男孩在后廚洗盤子,但他每年都獲得升職,到了12年級他榮升為餐廳的小丑表演領(lǐng)班。

這可不是什么特別技能,但這個男孩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他擁有超越同齡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堅定的內(nèi)動力,以及面對人生逆境依然不缺的幽默感與創(chuàng)造力,擔任小丑這可是必不可少的素質(zhì)。最重要的是,他能富有激情地堅持干一件事。”最終,男孩被哈佛錄取。

4.是否通過斷腿測試”

有意思的是,遇到一些學生,招生官還會考慮這個孩子是否能通過斷腿測試”(broken-leg test)。

每年,哈佛的體育教練都會拜托招生辦錄取幾個體育好苗子”,而羅伯特和同事們就會思考,這批體育特長生能否通過斷腿測試”,也就是說,當某一天他們因為傷病、年齡或其他因素而不能再踢足球、打籃球,他們還能干什么?當運動員”這個身份標簽被撕掉后,他們是否還具有其他的身份意識能讓他們繼續(xù)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

事實上,這個測試適用于體育特長生之外的所有申請人。但羅伯特還是強調(diào),所有錄取嚴苛的學校都沒有固定的招生規(guī)則,essay、學科成績、課外活動、推薦信似乎成為了標準配置,但說到底,錄取是一個非常主觀的過程

招生是一門藝術(shù),而不是科學。”他說。

  ▍別坐等期待哈佛最終能給你什么”

采訪最后,羅伯特突然跟記者聊起愛因斯坦,意外的是,他最欣賞愛因斯坦的并非他的相對論,而是他的教育觀。教育是什么?愛因斯坦說,教育,是那些當你忘記了所有所學的之后,留下的那些東西。

教育絕對不是什么具體的知識,而是那些訓練你去整合信息、應用知識的能力。而這樣的教育可以在各種學校中發(fā)生,每年我們可以看到哈佛學生在走出哈佛后碌碌無為,因為他們四年時間光沉浸在‘我進哈佛’的驕傲與自滿中。”

羅伯特告誡學生,永遠不要坐等期待哈佛能給你什么,更不要認為只有進哈佛才是成功,好的教育可以發(fā)生在距離哈佛2英里開外的任何一所學校里,關(guān)鍵就是學生是否懂得如何去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達到自我發(fā)展、自我進步。

羅伯特向記者強調(diào),目前被家長熱捧的大學排名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給手表、足球、衣服排名,但你不可能給教育排名。因為教育的產(chǎn)出不是依靠教育的規(guī)模,而是它的畢業(yè)生是否實現(xiàn)了他們自我的價值,這種價值又是難以估量的。”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