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7留學備考全攻略

很多人讀MBA會第一時間想到美國,那么在歐洲讀MBA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下面學校百科網(wǎng)留學頻道和大家分享INSEAD在校生告訴你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讀MBA的真實體驗。

本人INSEAD法國校區(qū)P2在讀,P3開始要呆在坡城了。感覺國內(nèi)上知乎灌水的INSEAD校友要么不多,要么就是大家都很忙沒有時間回答問題,樓主作為在校生上來拋磚引玉,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大牛校友提供更多有價值信息,好讓大家對INSEAD有更好的了解。

1.背景:我來INSEAD之前在美國呆了五年多一些,讀書三年半全獎拿了兩個碩士,在紐約從事金融方面工作兩年多,本科是華五中的一所,之前一直是理工科方向。來INSEAD讀書之前已經(jīng)通過了CFA三級還有FRM二級等考試(不持證其實沒有什么用,但是作為學習知識的一種途徑是很好的,另外在讀商學院過程中也會比較輕松一些)。
2.為什么INSEAD:在美國呆了很久,對各方面比較熟悉,該玩的地方也都玩了,而且讀完MBA準備回國(不解釋原因,太多因素考量且每個人想法不盡相同),所以美國的學校對我吸引力沒有這么大,拿到了幾所S16的offer,但是最后都放棄了?;貒翱梢栽跉W洲和東南亞這兩個不熟悉的區(qū)域玩一圈,何樂而不為。另外INSEAD是一年項目,即使算上美國學校給獎學金,INSEAD的機會成本也要小。還有就業(yè)方面的考量,INSEAD的咨詢很強,金融業(yè)不算弱,相對來說金融工作的校內(nèi)競爭沒有這么激烈,總體看機會還是挺多的。最后就是INSEAD在生源的diversity上估計是全球首屈一指,我們學習小組五個人,分別來自中國,俄國,西班牙,黎巴嫩,特里尼拔和多八哥,和美國商學院比起來,同學多樣性更好,也許會比較有趣一些。
3.學習生活和感受:很忙,P1和P2特別忙,畢竟把兩年的課程壓縮成一年上了,case reading和projects多到令人發(fā)指,舉個極端的例子,最近家里廁紙用完了,好幾天沒有時間去買。教授和同學的優(yōu)秀程度應該不會輸給M7,有好幾門課程好幾位教授是我目前求學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同學在課堂上的comments也經(jīng)常可以啟發(fā)自己思考。感覺INSEAD的同學擁有神奇背景的太多了,也許這源于學校偏好有國外經(jīng)驗的申請人吧,每個INSEAD學生背后都是一堆故事,P1P2太忙,接下去幾個學期要好好挖掘一下。Party很多,一般中國人到最后都是選擇部分參加,畢竟大家都不是party animal, Party也不是我們傳統(tǒng)的社交方式。學校各種資源很多,但是你如果真想充分利用就真心不用睡覺了,prioritization對MBA來說是很重要的。INSEAD法國校區(qū)在一個叫楓丹白露的小鎮(zhèn)里,生活不算特別方便也不算不方便,學校周圍風景很好,適合郊游。作為大食國國民,必須說一句,學校食堂真的很不錯,食堂供應的法式甜品讓我這個不怎么愛吃甜食的人從P2開始保證每餐都加兩份甜點。另外法國葡萄酒真心贊,同等價位比國內(nèi)的好太多太多。最后要說就是法國的位置不錯,出去歐洲各國旅游還算方便,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去玩了不少地方了。
4.就業(yè)情況:目前沒有真正開始找工作,上一屆的就業(yè)情況報告也沒有下來,不過作為練手先面了中外各一家公司。總體來說,每年大概會有40%的INSEAD學生做了咨詢,金融一般15%-20%。中國學生回國的大部分都做了咨詢,基礎薪酬范圍40w-90w(根據(jù)就業(yè)報告,但數(shù)據(jù)有可能不全面)。去香港和新加坡的大部分做了金融??傮w來說,學校在咨詢行業(yè)牌子非常硬,MBB以其他一些戰(zhàn)略咨詢公司每年來招很多人,很多校友都已經(jīng)是合伙人級別了。工業(yè)界也有很好的基礎,Amazon,Uber,Google,Samsung等技術(shù)公司還有一些醫(yī)藥公司每年都從INSEAD招不少人,500強里CEO級別的校友不少,歐洲哈佛不是白叫的。金融去的相對比較少,但是也有不少同學去了PE/VC,投行和investment management。
5.不滿意的地方:時間太緊,和很多同學還沒有機會深入交流就各奔東西了。課程緊張容易導致基礎不扎實。另外法國校區(qū)其實離Asia business還是距離比較遠的,希望去了新加坡之后會好很多。
6.總體評價:無論從師資,學生素質(zhì)還是就業(yè)機會上來說,INSEAD都是M7級別的。另外考慮一年項目以及在亞洲有校區(qū)的優(yōu)勢,對目標區(qū)域是亞太的同學來說INSEAD應該是很好的一個選擇。INSEAD在國內(nèi)大眾眼中可能是一點知名度都沒有,反而是像耶魯,康奈爾等北美名校的MBA項目聽上去更加響亮,確實這幾年北美商科項目非常強勢,但是這幾年校方和中國校友會都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在開始嘗試慢慢改善,希望將來會有一些變化吧。另外要補充說一下,其實海外頂級MBA項目的潛在雇主們肯定都是知道INSEAD的,所以如果不是特別注意身邊七大姑八大姨的想法,大可不必掛懷知名度的問題。INSEAD的MBA項目是M7級別的,但是相對來說中國學生的申請難度卻小于M7(可能對于美國學生來說正相反),可以說是一個價值洼地,如果不注重浮名,放開手腳申請就是了。
7 對MBA申請人的建議: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讀MBA,畢竟海外MBA機會成本很高,想清楚了這個問題再去選擇MBA項目的時候就不會困難。我選擇INSEAD與我之前的經(jīng)歷,背景還有就業(yè)目標息息相關。每一位MBA申請人都應該詳細分析自身情況之后再做出選擇,獨立思考而不要人云亦云。排名什么的看看就好了,畢竟冷暖自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新熱文推薦:
2017年美國重要節(jié)假日安排一覽
2017年加拿大重要節(jié)假日安排一覽
2017Times世界大學排名
2017托??荚嚂r間安排
2017雅思考試時間安排
2016留學考試年度報告
(責任編輯:馬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