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疫情下出國留學是機會嗎


學習永不停止,升學的方式也不只有一種,不少同學高中甚至初中畢業(yè)后,已經(jīng)開始為以后的就業(yè)而做準備,但隨著整體學歷的提高,大專、本科學歷顯得并沒有那么出眾,于是不少家庭條件尚可的同學開始準備出國留學,見識不一樣的廣闊世界,但因為疫情卻阻攔了學習的腳步,那疫情期間是不是還能留學呢?

2024年疫情下出國留學是機會嗎

一、疫情期間是不是能留學呢?

2024年疫情下出國留學是機會嗎

1.對于已經(jīng)錄取的同學來說,疫情只是暫時不能到校學習,或是影響外出的簽證,或是進入學校學習需要提供一些健康證明等等,而學校這時候往往會采用延遲開學或是網(wǎng)上教學的方式來進行調(diào)整。

2024年疫情下出國留學是機會嗎

2.對于沒有錄取的同學來說,也不需要過多擔心,很多學校往往對學生入學情況有更多的擔心,所以可能會采用減低錄取要求和學費的方法來擴大招生。

二、出國留學的優(yōu)勢:

1.對于只有國內(nèi)學習經(jīng)歷的學生而言,有出國留學經(jīng)驗的同學更加具有競爭能力,尤其是對于相對想要進入外籍企業(yè)的學生而言更重要。

2.很多發(fā)達國家在教育方式、理念、教育教學設置上相對先進,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國內(nèi)的優(yōu)勢更加突出。而且在攻讀時間上,國內(nèi)本科往往需要四年,碩士三年,而在澳大利亞、新加坡、英國等留學大國,本科僅需要三年,碩士僅需要一年,這就降低了留學成本,甚至回國后會比很多同齡人更早進入職業(yè)生涯。

3.熟練掌握另一種語言,學好一門語言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國外的專業(yè)設置,在學習上才有更多超越的機會,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

4.面對不同的文化以及陌生的生活環(huán)境,更容易培養(yǎng)自身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形成自己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開闊自身眼界,同時也需要克服更多未知困難,這更加有利于本人適應適合發(fā)展,開闊自身視野和體驗不同的文化,這是很多一直在國內(nèi)學習的學生所無法比擬的。

三、出國留學的劣勢: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出國留學當然也不例外。

1. 出國留學距離遠,使得很多獨生子女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在家人身邊,一些家長都覺得生活確實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下感到家里空蕩蕩的,對于戀家的學子來說還是突然會有些不適應。

2. 費用高,出國留學不是一次性消費,而是每年都需要有一定的支出,所以希望各位家長和同學從自身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要“逞英雄”,或者能夠申請國內(nèi)、國外的獎助學金,來環(huán)境一定的壓力。

3. 在陌生環(huán)境中往往會有同學不適應,有的學生剛剛初中畢業(yè)就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學習,畢竟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夠強,國外文化更加開放,所展現(xiàn)出來的誘惑力更大,更需要學生抵擋誘惑。

雖然國外疫情還相對嚴重,但出國留學并沒有停滯,想要出國還是可以的,只要想申請的項目還沒有截止,就可以跟項目進行聯(lián)系和確認,并且留學申請的準備工作當然是越早越好,如果疫情能在最近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一定有大批申請的出現(xiàn),這時候早準備的申請材料就會掌握一定的優(yōu)勢,如果情況相反,先進行的準備也不是徒勞。

各高校也不會因為健康狀況或是經(jīng)濟能力而對學生區(qū)別對待,而且學校并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招生的整體政策,已經(jīng)收到的錄取結果更不會撤回,所以想要出國留學的同學們還是抓緊準備!

在如今疫情當前,有很多想要去國外留學的學生就在觀望,不知道能不能留學,留學時又要注意什么問題。

疫情要不要出去留學

疫情之下,雖然在國外留學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也有相應的機會。

1、等待出國留學的人數(shù)較多,申請出國留學的人數(shù)較少。目前,世界各國疫情尚未穩(wěn)定,疫情反復發(fā)生??紤]到安全性和在線教學效果,許多學生的出國留學熱情有所下降,并保持了官方網(wǎng)站的狀態(tài)。因此,現(xiàn)階段申請出國留學的學生人數(shù)相對較少。人數(shù)少的優(yōu)點是競爭少,入學概率高。

2、申請政策放寬,錄取概率增大

英國和美國的大學教育不同于其他國家。他們比較著名的學院和大學是私立學院,而中國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公立學院和大學,私立學院和大學通常被定義為兩年制學院和大學。民辦高校的運營都來自學生的學費、社會捐贈、少量政府財政補貼等,因此留學生是外國高校不能放棄的利潤收入。

另外為了保證留學生的入學率,在疫情期間,英國和美國大學的申請放寬了。例如,美國的大多數(shù)學院和大學不需要提交SAT成績,英國也放寬了雅思成績。

隨著中外合作辦學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合作辦學的模式也逐漸多樣化,中外合作辦學的目標已經(jīng)從學歷的需求逐漸轉(zhuǎn)向能力的需求,其中中外合作辦學“4+0”辦學模式成為了比較受歡迎的模式,但是這種合作辦學模式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影響辦學質(zhì)量的因素很多,因此探討中外合作辦學“4+0”辦學模式的具體應用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

中外合作辦學“4+0”辦學模式具有很多特點,其中辦學的環(huán)境十分本土化,雖然學生的學習在國內(nèi),但是接受的是中西結合的教育,不會存在需要適應陌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方式的問題。其次,學習的費用比較實惠,學生四年的學習費用只有國外的四分之一,極大程度地為學生節(jié)約了學習成本,性價比比較高。第三,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采用的是中西化結合的方式,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的交流環(huán)境是母語,多數(shù)教師的母語也是漢語,但是授課和教學都是采用全英文或者雙語的方式,雖然不是純粹的西方教學環(huán)境和語境,但是也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對促進學生英文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022全球最佳留學國家排名前十榜單公布了,這個榜單是來自全球教育網(wǎng)站educations.com根據(jù)一萬多名留學生的調(diào)查結果綜合的出的結論。這個榜單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是并不意味著榜單前幾的國家就一定是所有人心目中最好的留學國家,這個只是一個綜合性的評價,出國留學網(wǎng)帶來的這篇文章是希望給廣大網(wǎng)友們出國留學提供參考和幫助。

全球教育網(wǎng)站發(fā)布了2022年全球十大最佳留學國家排行榜。

該榜單收集了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的1萬+學生的反饋,主要集中在學生對于該留學國家的體驗。

排名指標主要包含以下七個方面:

1. 實現(xiàn)職業(yè)目標(To achieve my career goals)

2. 個人發(fā)展(To develop myself personally)

3. 體驗新的文化或生活方式(To experience a new culture or lifestyle)

4. 獲得高水平的教學質(zhì)量(To access higher quality teaching)

5. 獲得一次冒險經(jīng)歷(To have an adventure)

6. 結交新朋友或擴大專業(yè)社交圈(To make new friends or widen my professional network)

7.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To learn a new language)

2022年榜單亮點:澳大利亞以83.31分登頂TOP1

從以上指標也可以看出,該榜單能讓大家了解不同國家在留學生心目中的口碑,了解自己在去到該國家后能多大程度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

看看2022年的全球十大最佳留學國家分別有哪些,以及排名情況如何。

雖然整體榜單與往年差不多,但與去年相比,加拿大從榜首位置掉到第二名,而排名榜首的澳大利亞,則是由去年第二名上升到如今的榜首之位。

除此之外,新西蘭今年也成功進入TOP 10 榜單,排名第九,將原來在榜單上的丹麥擠出了前十的位置。

1、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獲得高質(zhì)量教育”方面排第三,墨爾本、悉尼、布里斯班等城市擁有諸多頂尖大學。除學習之外,澳大利亞擁有20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如大堡礁和悉尼歌劇院,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索的國家。

澳大利亞能排第一的主要原因是畢業(yè)后的工簽福利,加上較為開放的移民政策,都是留學澳洲的優(yōu)勢之一。

2、加拿大

加拿大以其原始的自然風光,熱情友好的local和包容多元的文化而聞名。院校方面,加拿大的大學以其技術創(chuàng)新著稱,尤其是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領域,著名的大學有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等。

本地人大多都會說英語,但有五分之一人口的母語是法語,因此加拿大也是個學習兩種語言的好地方。

3、德國

德國向來是歐盟地區(qū)留學的熱門國家。無論你是對慕尼黑、柏林或法蘭克福等城市氛圍感興趣,還是對像馬爾堡、弗萊堡等童話般的小鎮(zhèn)感興趣,都可以在這獲得世界一流的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否具備歐盟公民身份,德國有不少大學(注:主要是公立大學)都不會對留學生(注:本科與碩士)征收學費。

4、美國

對于許多留學生來說,美國坐擁著令其趨之若鶩的科研教育優(yōu)勢。也因此,它在“獲得高質(zhì)量教育”方面排第二。除了繁忙的學業(yè)生活外,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還有豐富多彩的休閑活動。

無論是在加州海灘上享受日光浴,還是徒步穿越聞名于世的黃石公園,又或者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高速公路之旅,無不令人神往。

5、瑞士

在瑞士,生活質(zhì)量很高,教育質(zhì)量也不例外,瑞士的大學在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新的研究環(huán)境上一直名列前茅。再者,瑞士是聯(lián)合國歐洲總部的所在地,極高的國際化程度可以使留學生很容易結識到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們。除了坐擁頂級的教育資源以及壯麗的山川河景外,這里還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畢竟,個人安全因素在成為當下越來越多留學生的重要考量因素。

6、英國

英國在“獲得更高水平教學”這一項上位居榜首:牛津劍橋兩大王牌學府、G5金磚五校,再加上又是世界金融中心,這些全球頂尖的優(yōu)質(zhì)資源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留學生。在QS發(fā)表的《2019年全球最佳留學城市》中,倫敦位居第一。

此外,英國在“體驗新的文化或生活方式”上排第三:從下午茶到酒吧,城堡到高地,倫敦的繁華城市到愛丁堡的中世紀街道,課外之余,你可以在這里享受全新的文化體驗(除非你是美食愛好者)。

7、荷蘭

除了舒適的咖啡館、廣闊的郁金香花田還有獨特的水城景觀外,荷蘭的科研教育資源同樣值得期待。荷蘭的大學會提供許多英語課程,留學生有很多機會能找自己理想的專業(yè)與科目。

不得不提的是,荷蘭還是自行車愛好者的天堂。

8、法國

說到法國,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法餐和美酒。盡管法國的每個地區(qū)都像其葡萄酒一樣獨特,但巴黎代表著法國舉世聞名的事物:時尚、美食、藝術及浪漫。在這些專業(yè)上想有一番建樹的留學生不會錯過這個詩情畫意的國度。

除了學習外,在埃菲爾鐵塔上觀賞日落,又或者在戛納海灘沐浴著地中海的陽光,也不失為一種富有情趣的生活體驗。

9、新西蘭

在山的那邊、在海的那邊...這絕對是用以形容新西蘭的絕妙之詞。無論你喜歡雪山、峽灣、海灘還是原始森林里漫步,這里都能滿足你對神奇大自然的所有想象。

作為世界盡頭的島國,新西蘭一直以絕美的自然景觀著稱。別忘了,這里還是《指環(huán)王》的拍攝地!

所以,在這樣一個寧靜鄉(xiāng)里學習與生活,必然是愜意之極!

10、西班牙

西班牙,同樣是不少鐘情于歐陸名校的留學生之選,尤其是在“體驗新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方面深受大家喜愛。無論是在塞維利亞的大街上品嘗小吃,還是在巴塞羅那探索高迪設計的建筑,留學黨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豐富多彩的樂趣。因此西班牙在“體驗新的文化或生活方式”上位居榜首。

不僅如此,西班牙還有著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歷史洗刷的薩拉曼卡大學——位列“歐洲四大名校”之中。

熱門國家留學預算

一、英國

英國研究生是1年制。

學費受學校排名、學校位置和專業(yè)影響。一般排名高的學校費用也高,發(fā)達地區(qū)的學費要比其它地區(qū)貴,理工科學費比文科學費貴,藝術、醫(yī)學、設計專業(yè)又比理工科貴。

碩士階段,文科約11,750-22,000英鎊,理科約11,500-25,950英鎊,醫(yī)科約12,200-30,400英鎊另外,留學生到英國讀書,可能會選擇讀1年的預科來過渡。本科預科學費大概是10,000-18,000英鎊一年,碩士預科一般是10,000-21,000英鎊不等。

生活費因不同地區(qū)的消費水平和不同人的消費習慣不同而不同。NUS的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包括飲食、住宿、交通、購物在內(nèi),英格蘭地區(qū)(除倫敦之外)的學生,年均生活費是12,056英鎊。如果在倫敦上學生活,每年的花費則高達15,180英鎊。按照這個花費數(shù)字,不用打工的情況下可以過得比較好。一些十分節(jié)儉的同學,每年生活費可以控制在7000英鎊以內(nèi),倫敦地區(qū)的也能省到10,000英鎊以內(nèi)。

綜合而言,在英國讀1年碩士費用大約19萬-28萬元人民幣。

二、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作為南半球最熱門的留學目的地,澳洲八大的實力在全球的綜合排名也非常高,去澳洲留學,消費水平相當于去倫敦留學,但綜合來看,費用會比倫敦再高一點。

澳洲的碩士留學一年的學費+生活費綜合來看在35萬人民幣以上,如果是3-4星的學校會便宜一點,30萬的樣子。

雖然澳洲留學花費比較高,但學生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在澳洲打工的話,每小時的時薪是非常高的,留學生在澳洲留學期間每兩周可以獲得40小時的合法打工時間,基本可以cover掉學生的生活費。

三、美國

美國碩士大部分是2年,有一部分是1年的。

美國公立大學學費要比私立大學便宜,私立大學學費每年約為$25,000 ~ 45,000,公立大學學費每年約為$15,000 ~ 30,000。

在生活費上,一級城市(美國特大城市)生活費為$1000 ~ 2000/月。二級城市(美國大城市)生活費為$800 ~ 1000/月。三級城市(美國南部、中西部、東南部一些州)生活費為$600 ~ 800/月。四級城市(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路易斯安納州等)其生活費為$450 ~ 600/月。

綜合而言,去美國讀1年碩士費用大約為20-36萬人民幣,讀2年碩士費用大約為40-72萬人民幣。

四、新加披

新加披碩士研究生學制:授課型1年;研究型2-3年。

新加坡在教育上沿襲了英國的教育模式,推崇“精英教育”。事實上,時間短并不不是代表著課程縮水,或是說學校對教學不負責,反之,一年制的碩士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找到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還能考驗學生的抗壓能力。

文科:17.5萬-27.5萬;理工科:22.5萬-30萬;商科:27.5萬-35萬;藝術類:18.5萬-30萬。

不要被上面學費嚇到,因為新加坡政府會給每位在讀研究生發(fā)獎學金,公立大學會也推出種類繁多的優(yōu)惠政策。同時,留學生還享有書籍、電腦、會議津貼等。所以實際費用會比上表低一些,大概一年只需幾萬至十幾萬元的費用。

留學費用項目

一、考試費

出國留學要有良好的語言基礎,高中生可以在國內(nèi)也可以在國外考托福或雅思,而大學生必須要先考過托?;蜓潘己蟛拍艹鰢?。對研究生來說,在考過托?;蜓潘嫉幕A上,如果學的是理工科則要考GRE,然后根據(jù)學校和專業(yè)的不同要求來決定是否要增加專業(yè)類的考試,而學商科的話要考GMAT。雅思的考試費用為1700元人民幣,托福為1415元人民幣,GRE考試費為1155元人民幣,GMAT考試費用為1725元人民幣。

另外,赴法國留學如果考TEF的費用為800元人民幣,赴德國留學參加德??荚嚨馁M用為1575元人民幣,到“留德人員審核部”申請留學德國的審核考試費為1700元人民幣。

二、公證費

出國留學需公證的文件主要有出生證明、學歷證書、成績單、無犯罪記錄、家庭成員證明、結婚(離婚或未婚證明、親屬關系證明、個人經(jīng)歷證明、經(jīng)濟擔保(銀行出具的存款證明。申請的國家不同,所需公證的項目也有所區(qū)別。

此外,還要根據(jù)個人的要求增加相應的公證項目。公證收費依據(jù)時間長短和項目的不同,在100—300元人民幣之間。

三、護照費

辦理護照的費用一般是200元人民幣。

四、體檢費

不同的國家對體檢的要求不盡相同,體檢費用也有差別。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不需要體檢。去英國的體檢費為300—400元人民幣,澳大利亞900元人民幣,加拿大1350元人民幣,新西蘭871元人民幣,日本350元人民幣左右,俄羅斯35美元,烏克蘭35美元。

五、簽證費

申請簽證收取的費用各個國家都有一定的標準,一般情況下,甲國收取乙國公民的簽證費標準與乙國收取甲國公民的簽證費標準是對等的。

簽證費用的數(shù)額,一般都標明在簽證上,也有的貼有印花稅。美國非移民簽證的申請費是100美元,澳大利亞學生簽證費用是400澳元,法國2000元人民幣,德國25歐元(以人民幣支付,新西蘭1000元人民幣,加拿大750元人民幣,英國515元人民幣,俄羅斯50美元,烏克蘭40美元,日本320元人民幣,荷蘭50歐元,馬來西亞80元人民幣,新加坡不收費。

六、學校申請費

申請國外的學校通常需要交納一定的申請費,各個國家的學校申請費不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學校申請費用也有差異。

一般來說,新西蘭、英國的大學是不收申請費的,英國的高中和預科可能會收取少量的申請費,大約是50到200英鎊不等,加拿大的學校申請費為35—350加幣,澳大利亞為50-200澳元,俄羅斯為60美元,烏克蘭為0—110美元,日本為1400—2000元人民幣,馬來西亞為160—400美元,新加坡為500—4500元人民幣。

七、學校注冊費

英國的大學不收注冊費,加拿大的學校注冊費為50—100元加元,澳大利亞約為100澳元,新西蘭為700—800元人民幣,日本為4200—7000元人民幣,俄羅斯為20—50美元,烏克蘭為20美元,德國為25歐元(柏林和巴符州的大學還收管理費50歐元,法國為130—20000歐元不等,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學校注冊費各個學校不等,以錄取通知書為準。

八、學費及生活費

具體費用各大學不同,并與所選科目有關,向所申請的大學索取資料時可獲取詳情。

九、醫(yī)療保險費

出國留學保險是留學“行李箱”中的必備品之一,許多傳統(tǒng)留學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等都強制規(guī)定要購買留學醫(yī)療保險,否則不能辦理入學手續(xù),去歐洲國家留學也必須購買超過3萬歐元的醫(yī)療保險。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