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1 一

  每學期前三周都覺得自己能征服世界,第四周開始覺得整個世界都背棄了自己。

澳洲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與房租斗,與作業(yè)斗,與空虛寂寞斗,與永遠相伴的蜘蛛蟑螂斗。

澳洲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但是……這樣一個每個夜晚抬起頭就能看到星空的地方……總能給我多一條多留下一會兒的理由。

澳洲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2 二

  澳洲的中國人數(shù)量之多,就拿我們學校周邊來舉例吧。假如你住在學校旁邊,你其實一句英語也不用說,華人超市,華人飯店,華人理發(fā)店,連鬼佬開的店聘的也是華人……總之你可以過得很好。如果你學的是理工科,不需要presentation,不需要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也沒問題,中國同學這么多,聚一起就好了),你基本都不需要說英語上學。只要你會說簡單的日常買東西用語,會用英語答考題,作業(yè)嘛找中國同學一起做,你可以活得很好。所以中國人都愿意和中國人湊在一起,最小化英語使用,怎么方便怎么活。

  這里的課分為三種形式:lecture, tutorial, lab。

  lecture就是講師講一些比較高大上,形而上的東西,講師我們這里叫l(wèi)ecturer,如果你在課上想叫老師,你要叫sir(美國人是不管是不是教授一律喊professor)。

  tutorial就是tutor(美國叫teaching assistant,中國叫助教)講一些比較接地氣的東西,講師不愿意講的臟活累活之類的,具體怎么做題之類的。

  lab就是實驗課,一般只有工科才有,比如電子工程的lab就是去實驗室接電路板,編程類的lab就是去機房寫代碼。文科類的沒有l(wèi)ab但是會有seminar,也是由tutor來主持進行討論發(fā)言。

  在不上課的時候,一群中國人湊在一起一般都做什么呢?基本活動如下:

  研究做飯,朋友圈發(fā)做飯圖。

  一起到海邊BBQ。也就是買一點肉類,到海邊的公共燒烤設施去一起烤了吃,這就是中國人的主要社交形式之一。(和鬼佬的用party來社交相對)

  一起出去唱KTV。ktv大部分是韓國人開的,里面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中國歌曲。

  一起進城吃飯。一起三國殺。

  各大商場關門比較早,所以一到了晚上,街上就沒什么人了。

  除了上學和業(yè)余時間閑扯之外,相當一部分中國留學生會選擇打工,但打工的人并不多,也許只占一半左右。不打工的人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嫌累的,嫌找工作難的,反正家里也供得起。另一類的手里錢太多了何必去打工的。

  以我個人的觀察來看,一般出了國的,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看國外哪里都不爽。哪里都很好,就是呆著不舒服。周末沒有什么可玩的,美食相比國內(nèi)差太多,晚上出門黑燈瞎火哪也去不了。沒有淘寶,沒有多少朋友,簡直是過于修身養(yǎng)性。

  第二個階段,至少要出國三年之后,才開始習慣。我還記得我有一次租房時遇見一個德國人,他和我說他來了五年,從第三年開始才習慣這里。一個白人尚且需要三年,更何況一個中國人。三年之后,對這里的排斥感開始消失,開始覺得也不是必須要回國,留在國外也可以接受,總之是看哪邊發(fā)展好就在哪邊。

  第三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中間會間隔更久,也許你在這里的工作開始小有起色,或者這段期間你結了婚甚至有了孩子,你會開始不太習慣國內(nèi)的生活。覺得國內(nèi)做什么事都“對人不對事”。做什么都走關系。

  3 三

  澳洲留學圈本質(zhì)上就是移民圈的預科。即便是一開始不太想留下來的也容易被周遭環(huán)境朋友影響改變主意去弄個TR,PR,而父母也常常會覺得子女在海外讀書只要能順利畢業(yè)留下來定居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留學生選擇專業(yè)基本和移民所需的職業(yè)評估掛鉤,集中在cs,acct,nursing等這些對英語能力相對來說較少的專業(yè)就讀,讀出來后年紀基本也到了考過雅思再讀個natti,PY或申請州政府擔保就能移民;當然有能力的可以靠考出高分雅思或雇主擔保省很多錢。

  讀書不好的土豪學生有500W投資移民作為后備選項,覺得500W太多的可以找中介花錢做雇主擔保。當然有些人再也不打算回國了,甚至加入了黑暗組織申請難民。

  其他方面,這邊的留學生圈生活和其他地方的國人都差不多,宅的一樣宅,喜歡玩的還是到處浪,因為沒有父母約束,性格會放的更大。

  還沒開始賺錢的整天嫌澳元太高,開始賺錢了又嫌澳元怎么又低了,要從國內(nèi)要錢買房子時又會覺得澳元又漲了。

  玩的地方也都差大同小異,不過我們自然風光不錯,天藍夜黑,有很多一流海灘,及時在冬天,夜晚抬頭也能看到星星。

  移民城市,推測主流澳洲央格魯人早先不太光彩的祖先背景,本身不會太過傲慢;再加上性格偏粗條簡單,所以相對其他國家local還是很好打交道,有些BBQ,fishing和footy的共同愛好更可。不過即便如此,華人大多還是習慣一起玩。

  總之對偏好自由,不太在乎高層office工作,不喜歡活在別人眼光里,無所謂生活環(huán)境有多熱鬧的留學生來說,這里是天堂。

  對另一些性格的,可能就不太適合了。當然,父母親友的因素也很重要。

  老實說,留學生圈這種虛渺的東西對個體,除了知道多些故事,并沒太大意義,我們連個真正的社區(qū)都沒有,有各自的小圈子自給自足。還不如地球生態(tài)圈,至少還有食物鏈。而這個圈或大或小,則由澳洲移民局密切掌控著,每次出的政策牽動多少人的心呵。

  4 四

  這個答案是基于我來澳洲2年零3個月,沒回國,且和一票local學生住了2年零3個月的背景下寫的。首先抱歉,我個人非常不喜歡“鬼佬”這個詞,這詞源于廣東話,且明顯帶有歧視意義的鑒于有人跟我叫板說這詞是非歧視中立詞。但是苦于我又找不到一個恰當?shù)脑~來稱呼本地人所以都用Local來指代了,中英文混雜湊合著看吧。

  我中國朋友很少,常來往的一只手都數(shù)的過來。原因是我在來之前對我自己的目標已經(jīng)很明確了,沒有任何理由繼續(xù)再跟中國人混,要是這么叼炸天的資源你不用放著還繼續(xù)跟中國人混我還不如跟北京租個房子想跟五湖四海哪的中國人沒的挑啊?

  本人在墨爾本,家境一般,基本狀況是工作能磨平所有日常開銷還有剩余,家里出學費。留學只是個工具,主要目的是移民。任何想出國打算來澳洲留學的,想清楚了再來,來這就一個目的——移民,拿到"永居"(其實每五年必須待夠兩年續(xù)簽,就是個有福利的長期簽證)之后,你可以選擇你下一個目的地。

  我不能說我英語有多好吧,最近一次裸奔雅思均6.5.為什么裸奔呢,因為出國以后就再也沒考過然后移民又要求4個7.注意是4個7不是均分7.所以就是考一次看看多深的水…而且自打決定出國以后所有考試都緊張不行。高考我都沒怎么當回事兒,那時候覺得錢都不是事兒,所以壓根沒緊張感?,F(xiàn)在這考個試啊、考個雅思啊動不動就一堆錢,壓力山大。

  語言:從上面的回答也都能看出來主要的問題都是語言,我這個答案繼續(xù)給大家佐證。在過去的兩年里各種party我都得先證明我的英語社交能力,然后告訴他們我是中國留學生,之后都會得到很多的“u r different from others. / I've noticed u have an accent but i couldn't tell wher r u from.”。我也問過我的室友以及平常大學里面一起做論文的同學,所有人都認為亞洲留學生不會講英語,而且很報團不愿意和本地學生玩。我也問過我為數(shù)不多的中國朋友,他們也說local學生不愿意和他們主動接觸。所以大環(huán)境基本是照著一個惡性循環(huán)走,兩邊都認為對方不樂意搭理對方。所以對于想和local玩的、接觸的提前給你們說一下,真的很困難,要付出比以前在國內(nèi)交一個朋友多很多倍的時間和精力。

  Party:這邊有個風俗就是21歲的生日很重要,關于為什么重要?這個我到現(xiàn)在都沒搞懂。因為美國是21歲才能買酒,所以21歲生日很重要,但是澳洲18就可以買了,所以完全不知道是為什么21很重要。我也問過他們,他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只說可能是因為美國帶的吧。所以我室友的狀況就是基本周周都有 21st party,或者house warming party,這個party是比如搬了新家,都會有這么一個party。我剛和這群室友搬進來的時候,他們就開了一個(我前一波室友也開了一個),一起住的一個姑娘把party放我生日那天了(完全巧合)然后就順道我生日趴也就一起了,喝的亂七八糟的反正很開心就對了。所有的party他們?nèi)サ?,如果我被邀請了的話也會一起去,去了基本就是帶酒做禮物就可以了。綜上所述,我不知道有幾個答案說澳洲party不兇的結論是從哪來的。

  學習:我學習成績很一般。學校也不是什么非常叼炸天的學校,這邊學習總體來說還是相對簡單的(英語沒問題的基礎上)。大部分我知道的中國學生成績都不錯,至少70%+。但是沒有獎學金,也不是沒有,是很難拿…但是local有個很逆天的待遇…就是他們的大學學費不用自己交的…也不是完全不交,他們都是用無息助學貸款,也就是說政府提前付的,以后他們畢業(yè)了掙了錢再還,不是說你畢業(yè)了有工作就馬上必須開始還,你掙夠了一定數(shù)量以上才開始還(好像是46k/y)。然后這還不是重點,如果你超過22歲且獨居,但是你全職學習的話政府會給兩個補貼,一個叫youth blahblahbla不多大概兩周$200--$300的樣子吧,還有一個是租房的補貼大概是800一個月的樣子吧…(這里數(shù)字極其不準確,因為跟他們聊這個的時候是酒后…望見諒)。在以上這些的基礎上,你仍然法定可以工作每周大概15個小時的樣子。所以他們學習和娛樂是平衡的很好的。每到期末學校自習室,圖書館,機房基本上都是亞裔…85%+。

  工作:因為語言的問題,所以很難找到本地的雇主樂意雇中國留學生的,簡歷投出去很少有回音的。再加上中國人坑中國人的這個逆天屬性普遍存在于中國雇主上,所以大多數(shù)留學生的薪酬都想其他幾位說的一樣不樂觀,非常不樂觀$10+-/h 無稅現(xiàn)金交接,我?guī)讉€室友的薪酬都是$25----$35/h 稅前。

  暫時就能想這么多。

  5 五

  社交圈來說,大部分local的社交圈子都是從高中帶到大學的,所以很少有留學生能經(jīng)常跟local混在一起。大部分來澳洲留學的華人,他們的父母潛臺詞是希望他們最后能移民或者拿到PR。受到父母影響,這里扎堆的商科(金融,會計,市場策劃之類的)華人學生特別的多。事實上真正能留下來的人且有意愿留下來的人少之又少。

  基本上可以大致分為華人圈和Local圈。

  而華人圈子又可以分為:

  1.游戲宅(絕大多數(shù)男生)IT專業(yè)和金融專業(yè)居多,多為本科或者碩士

  家庭雖說不算太富裕,但是夠吃夠喝夠小玩一把,本身在國內(nèi)上大學也習慣了“換一個地方打LOL”的氛圍,自然而然的把習慣帶來了這里。這些人又以國內(nèi)2+2學制的留學生顯著(就是國內(nèi)大學2年再帶學分轉移到澳洲),所以他們的社交圈主要分布在國內(nèi)一起過來的同學+語言課認識的新留學生。

  2.度假鍍金黨(在國內(nèi)有家族或者家庭產(chǎn)業(yè)的,或者是部分女生)HR或者Marketing居多,本科多。家庭比較富裕,出來混個大學文憑便回國接手上一輩的基業(yè)。他們之中不少是高中畢業(yè)或者高三在讀就出國留學了,基本上是從Foundation(預科)+語言課學起,這部分人群和游戲宅圈子也是高度重合的。

  3.正在移民(男女均有,多數(shù)已婚或長期同居)IT和商科占多數(shù),也有部分工程師和科研人員,本碩博。這部分人基本已經(jīng)畢業(yè),脫離并永遠脫離啃老族范圍。大部分人被卡在雅思四個7的門檻上,也有些為了買房白天上班晚上打工賺外快。有些人由于工作簽申請失敗或者職業(yè)評估失敗需要其他的學位,所以會再回到大學拿下一個學位。

  4.深造(男女均有,已婚居多)各式各樣的PHD

  這類人的圈子基本上遠離了以上三種。

  像我這樣混Local圈的其實比較少,由于我自己屬于高中畢業(yè)就來留學,只在語言課的時候認識了幾個華人朋友。進入本科課程以后發(fā)現(xiàn)課堂上只有我一個華人,所以只能跟Local混在一起了。愿意主動混Local圈的華人或者其他亞洲國家的人都很少,原因未知。

  6 六

  來布里斯班快一年了,我來談談自己周圍的留學生和我眼中的留學生活吧。

  首先,真的沒有什么所謂的澳洲留學圈。你結交的朋友決定了你所處的圈子和你眼中的圈子。

  因為答主來之前就想著要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并且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活動,所以到現(xiàn)在為止認識了很多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其中大部分都是很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并且學習非常認真。我主要從一個accounting student的角度談談我的看法。

  (1)不同國家的留學圈

  每個國家的學生都會抱團,你會發(fā)現(xiàn)上課的時候大部分中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坐一起,德國學生和德國學生坐一起,mature age澳洲當?shù)貙W生和當?shù)貙W生坐一起。因為班級里來自日本,韓國,法國的學生并不多,所以他們有時會混到其他國家的圈子里。

  我周圍的日本學生普遍學習非常用功,并不怎么打工。印度學生打工較多,歐洲學生大多是exchange student, 香港學生一般不混大陸學生圈子。

  (2)移民與否?

  很多中國小伙伴來澳洲其實就是打算移民的,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平時會學習雅思或者natti。雖然大家想在當?shù)卣业焦ぷ?,但是并沒有多少人積極地參加校內(nèi)的各種活動或者積極地找實習。大家似乎都是想湊到65.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學雅思湊分上。

  (3)學習壓力

  Business的壓力其實并不大,所以很多留學生會去打工,一般是在亞洲餐館或者retail。

  (4)本科留學圈的生活比碩士留學圈的生活要豐富

  我身邊的許多碩士留學生是在自己國家工作了幾年之后再出來留學的,加之明確的移民傾向,所以并沒有什么party, 感情生活復雜什么的。反倒是注意力放在學習上面。認識的年紀比較小的留學生有浮躁攀比的,有不知道畢業(yè)后干什么的,當然也有目標明確的。但是比例較小。

  寫到這里真是是覺得沒有什么一概而論的圈子,如果你還沒來澳洲,想通過這個答案了解澳洲留學圈的話,個人覺得參考價值并不大。并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想移民,都很富裕。也并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學習認真。你想要什么樣的圈子,就去結交什么樣的朋友。以上。

上面就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strong>澳洲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的全部內(nèi)容了,更多精彩請持續(xù)關注我們。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yqz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