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的歷史
東華大學被譽為花東縱谷里的學術殿堂,從無到有,篳路藍縷,一磚一瓦的把學校從甘蔗田與芒草花叢里建設起來,除為臺灣培育高等教育人才外,更肩負發(fā)展臺灣東岸之責。
東華大學于“民國”八十三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東華大學成立時間不長,但學校高度重視學術研究,授課老師90%以上具有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等歐美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作為東部第一所綜合大學,該校在首任校長牟宗燦博士的領導下,借著審慎而周延的校園及系所規(guī)畫,在民風純樸、天然及人文資源豐富的花蓮,發(fā)揮多元化的教育功能,提升臺灣東部學術及文化水準,朝向成為國際性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
東華大學位于花東縱谷平原上的花蓮縣壽豐鄉(xiāng),空氣清新,景色秀麗宜人,是適合學術研究與生活的優(yōu)良環(huán)境。學??可矫婧#蛔u為“臺灣最美大學校園”、“臺灣后花園”?;ㄉ徯^(qū)面積二百五十一公頃,地勢寬廣平坦,與規(guī)畫中的科學工業(yè)園區(qū)毗鄰。是以,在集大學城與科學城于一體的雙城計劃下,該校將是未來臺灣地區(qū)東部學術發(fā)展的中心所在。

放眼世界各地一流大學,其卓越的成就皆陶鑄于長期的成文與不成文之校園文化。該校在期許成為國際一流學府之際,正秉持自由、開放、和諧、卓越及樸實等原則,逐步建立優(yōu)良的校園風氣與健全的校園規(guī)章,同時強化有關國際事務的專業(yè)課程,培養(yǎng)學生具備宏觀的國際視野及應對國際事務的能力,并在東部純樸的民風陶冶下,孕育出東華人特有的樸實敦厚的精神。東華大學創(chuàng)校以來,除專心校內之建設、學術研究與教學外,更積極致力于東部社區(qū)教育之推廣與服務,辦理各類進修研習課程,提升地方人力資源;同時開放學校圖書館、體育園區(qū)、講堂等設施,供地方民眾、學校使用,以達資源分享;該校師生亦積極投入地方教育、文化、社區(qū)等工作,實地參與、協(xié)助并指導各類活動。尤其對東部地區(qū)公、教人員的在職進修與研習的推動最具成效,服務范圍南北長達近四百公里。

該校于一九九八年四月在經(jīng)濟部協(xié)助下,成立創(chuàng)新育成中心,扶持中小企業(yè)的創(chuàng)立,輔導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fā),并提供諮詢服務。同時積極規(guī)劃,推動高科技研究園區(qū)的設置與發(fā)展,以奠立東部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 牟宗燦:1994年7月-2001年8月
黃文樞:2001年8月-2012年1月
吳茂昆:2012年1月-現(xiàn)任

若你是要去交流,臺灣的國立東華大學還算不錯,整體類似211,校園面積也是全臺校園數(shù)一數(shù)二.
主要缺點在於地理位置地處臺灣偏僻的東部花蓮縣壽豐鄉(xiāng),交通十分不便.
國立東華大學:位於花蓮縣壽豐鄉(xiāng),另有位於花蓮縣花蓮市的美侖校區(qū).東華不屬於在臺復校的學校,與大陸的東華大學沒甚麼關系.也是所成立時間才短短十幾年的學校,并為臺灣東部第一所綜合大學,校園面積非常廣大,僅次於屏東科技大學,校園里的環(huán)境當然是很不錯的.東華也在前幾年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并,原花教大目前已改成美侖校區(qū).學校有文商理工及教育專業(yè),也是地處偏遠,可能是因位於花蓮所以分數(shù)比起暨大來說算是比較有被影響到.無論是文商理工專業(yè)分數(shù)皆近似私立的元智、淡江.因此以整個國立普通大學來說大概只能位於中間至中下左右,即使如此在全臺灣還是所不錯的大學.2013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獲補助4000萬臺幣.
臺灣國立大學有哪些?臺灣國立(公立)大學有:
1、臺灣政治大學
臺灣政治大學(英語: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NCCU),即“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治大學、政大,坐落在中國臺灣省臺北市文山區(qū),是臺灣地區(qū)在文法商及管理學科中的頂尖院校,是臺灣“臺成清交政”五大名校之一。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qū)重要智庫之一。
2、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NTHU),簡稱“清大”,或清華大學(臺灣),為中國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xié)會成員。
3、臺灣大學
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簡稱臺大(NTU),成立于1928年,是坐落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綜合性大學,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其前身是日本統(tǒng)治時期所建立的“臺北帝國大學”,為當時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國大學之一。
4、臺灣成功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簡稱“成大”,為中國臺灣南部的頂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有“北臺大、南成大”之美譽,為世界大學聯(lián)盟成員。是分享“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已發(fā)展為學科規(guī)模全臺第2名的綜合大學。
臺灣地區(qū)著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臺灣四所老牌“國立”大學(臺成清交)之一,臺灣綜合大學系統(tǒng)成員之一。在亞洲高校綜合排名上僅次于臺灣大學,位列全臺第二。
5、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簡稱興大,位于中國臺灣省臺中市,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設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業(yè)暨自然資源學院、生命科學院、獸醫(yī)學院、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及進修推廣部。
6、臺灣交通大學
臺灣交通大學(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縮寫為NCTU),簡稱交大,位于中國臺灣省新竹市,是臺灣頂尖研究型重點大學之一,與臺灣清華大學及新竹科學工業(yè)園區(qū)相鄰,與中國大陸四所交大共同聯(lián)合成立“交通大學校友總會”。
7、臺灣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簡稱中大,是一所坐落于中國臺灣桃園市的綜合研究型公立大學。
為桃園地區(qū)最具聲譽之學術、科學研究及學術網(wǎng)際網(wǎng)路之頂尖大學,是臺灣地區(qū)教育主管部門“五年五百億計劃”補助的十二所學校之一、臺灣地區(qū)教育主管部門選定之七所研究型大學之一。
8、臺灣中山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英文名: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NSYSU),簡稱“中山”,坐落于臺灣省高雄市西子灣沿岸,是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九所重點綜合研究型大學之一。
9、臺灣海洋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NTOU),其前身是創(chuàng)立于1953年的“臺灣省立海事??茖W校”,學校坐落于中國臺灣省基隆市,近年連續(xù)獲得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新臺幣),為中國臺灣地區(qū)重點大學。
10、臺灣中正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英文名: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CU),簡稱“中正”,是一所位于中國臺灣地區(qū)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該校的辦學源頭可追溯到中華民國時期江西抗戰(zhàn)后方泰和縣杏嶺(民國32年,日軍進占南昌,江西省政府遷至該地以成立臨時省會)的國立中正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前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該校隨即遷往南昌望城崗。
11、國立陽明大學
國立陽明大學(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簡稱陽明,是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一所以醫(yī)學為主的大學 。創(chuàng)立于1975年,當時稱之為“國立陽明醫(yī)學院”,直到1994年才改為“國立陽明大學”。
12、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NTPU),簡稱“北大”或“臺北大”,前身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創(chuàng)校于1949年,于2000年改制為現(xiàn)今校名,歷史悠久。
該校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法學、社會科學、商學、公共行政領域教學研究的頂尖大學之一,學生以善于通過國家考試著稱,人文、藝術、電機、資訊工程、教育等領域亦是當前發(fā)展重點。
13、國立嘉義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高等學府,學校位于中國臺灣省嘉義市,設有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管理學等各個學科門類,是一所綜合性大學。
其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919年4月的臺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嘉義大學成為云嘉地區(qū)歷史悠久和最具規(guī)模的綜合大學。
14、國立高雄大學
國立高雄大學(英語: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簡稱高大、NUK,是中國臺灣地區(qū)千禧年后唯一設立的國立大學,于2000年2月1日在高雄市楠梓區(qū)正式設立該校。 該校94.8%的老師具有博士學位,教授的產學及研究領域的能量在《遠見雜志》2012年調查中位列臺灣地區(qū)第八位。
15、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中國臺灣省花蓮縣壽豐鄉(xiāng)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臺灣東部首座綜合大學。創(chuàng)立于1994年,占地256公頃(不含海洋生物科技學院)。該校有臺灣“東部最高學府”以及“臺灣后花園”之稱。
16、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簡稱暨大,是一座位于中國臺灣省南投縣埔里鎮(zhèn)的“國立”大學,是臺灣省內非常重要的大學之一。
17、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Taipei)(簡稱北藝、北藝大或藝大)是一所位于臺灣臺北市北投區(qū)關渡地區(qū),以藝術、表演、人文研究、創(chuàng)作等科系為主的公立大學;其前身為國立藝術學院(簡稱國藝),為臺灣首間以高等藝術教育專業(yè)發(fā)展之大學。
18、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英語名: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NTUA),簡稱“臺灣藝大、臺藝大、臺藝”,創(chuàng)立于1955年,是臺灣地區(qū)歷史最悠久、學科結構最均衡的藝術高等學府,也是近代臺灣藝術教育的重鎮(zhèn)。
19、臺灣臺東大學
國立臺東大學(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簡稱臺東大、東大,是一所位于中國臺灣省臺東縣臺東市的國立大學,前身為1948年創(chuàng)立的臺灣省立臺東師范學?!,F(xiàn)有臺東和知本二校區(qū),學院系所主要設立於知本校區(qū),設有理工、人文、師范三個學院。
20、國立宜蘭大學
國立宜蘭大學(National ILan University)位于中國臺灣省宜蘭市文教區(qū),校風淳樸、環(huán)境幽雅、交通便捷,有優(yōu)良的務實傳統(tǒng)、師資結構優(yōu)異、圖書儀器設備及網(wǎng)絡資源完善、校地及校舍面積廣大、生師比例符合教育部規(guī)定標準。
21、臺灣聯(lián)合大學
臺灣聯(lián)合大學(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簡稱聯(lián)大,是位于中國臺灣省苗粟市的大學,前身為1972年私立聯(lián)合工業(yè)技術??茖W校。
22、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簡稱南藝大,位于臺灣臺南市官田區(qū)大崎里,為臺灣南部地區(qū)唯一以藝術科系為主的大學。該校有許多學科系所均為臺灣首設或獨創(chuàng),學制上強調以培養(yǎng)專業(yè)的研究所學生為主。至2006年為止,全校學生人數(shù)合計共為1,008人。
23、國立臺南大學
國立臺南大學(英語: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NUTN),簡稱南大,是一所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南市中西區(qū)的國立綜合性大學,前身為國立臺南師范學院(簡稱臺南師院、南師),創(chuàng)校歷史可追溯至1899年,校史超過百年。
24、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英文名稱為National Penghu University,簡稱澎湖科大(NPU),位于中國臺灣省澎湖縣,為臺灣離島地區(qū)第一所綜合科技大學。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前身為1991年設立的高雄海專澎湖分部,初期設水產養(yǎng)殖科,航運管理科。
25、國立體育大學
國立體育大學(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位于中國臺灣省桃園縣,是一所臺灣專門培養(yǎng)運動、體育專項人才的學校。建校于1973年,臺塑關系企業(yè)董事長王永慶先生昆仲為響應政府發(fā)展全民運動之號召,獨資購地并興建一座綜合體育館——臺灣第一座巨蛋,建成后捐獻給政府。
在2018年中國校友會排行榜中被評為中國四星級大學、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學。2017年軟科全球體育類院校中排名世界前100。
26、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National Taiw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簡稱臺體,其前身為1961年6月12日成立的臺灣省立體育專科學校,簡稱省立體專,1996年升格為臺灣體育學院。是臺灣少數(shù)專門教授體育相關的學院之一。
27、臺灣師范大學
國立臺灣師范大學(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TNU),簡稱師大、臺師大或臺灣師大,是一所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的師范大學,前身為臺灣日據(jù)時期1922年創(chuàng)立的“臺灣總督府高等學?!?,臺灣光復后原地創(chuàng)立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時為臺灣四大學府之一。
至今,師大已培養(yǎng)出近10名“中央研究院”院士。
28、高雄師范大學
國立高雄師范大學(英文名: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NKNU),簡稱“高師大、高雄師大”,位于臺灣地區(qū),前身為1954年創(chuàng)立的臺灣省立高雄女子師范學校,是臺灣三所師范大學其中之一。
29、彰化師范大學
國立彰化師范大學(National Changhua Normal University)位于中國臺灣彰化縣,秉持“創(chuàng)新、務本、專精、力行”之校訓,以追求“成為兼具卓越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永續(xù)服務的一流大學”為發(fā)展愿景。
更以“培育專業(yè)與通識兼?zhèn)渲鐣袌匀瞬?,?chuàng)造教學與研究并重之優(yōu)質環(huán)境,開拓國內與國際皆具之宏觀視野,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之知名學府”為持續(xù)追求的目標。
30、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NTUE),2005 年由“國立臺北師范學院”升格而來。辦學歷史相當悠久,可追溯至 1895 年“芝山巖學堂”,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同根同源。
學校位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都會區(qū)。校友遍布海內外,于教育、文史、藝術、法政、財經(jīng)各界,均卓然有成。
31、新竹教育大學(點擊閱覽詳情)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英語: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NHCUE),簡稱竹大、竹教、竹教大、新竹教大,舊稱竹師、新竹師院,位于中國臺灣省新竹市,為臺灣省內6所教育大學之一。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前身為1940年創(chuàng)立的臺灣總督府新竹師范學校,臺灣光復后改名為“臺灣省立新竹師范學?!保俑臑椤芭_灣省立新竹師范學院”。
32、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教育大學(英語: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NTCU),簡稱中教大,設立于1923年。
前身為國立臺中師范學院,于2005年時與其他五所師范學院同時改制教育大學(包括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正式改制升格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33、國立屏東大學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英語: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NPUE),簡稱屏東大學或屏教大,位于中國臺灣省屏東縣,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屏東師范,歷經(jīng)數(shù)度易名,始于1946年10月正式建名為臺灣省立屏東師范學校,于2005年改制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于2006年6月向“經(jīng)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屏東大學”注冊簡稱,“屏東大學”簡稱只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一校使用。
34、花蓮教育大學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National Hualian University of Education)坐落于臺灣省花蓮市,于1947年創(chuàng)校,前身為省立花蓮師范學校。該校培育的國小師資人才,對于國民基礎教育的貢獻巨大。
35、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University of Taipei,UT),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合并而成之綜合性大學,隸屬于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自 1895 年建校,可謂是“臺灣高等教育第一校”,在島內久負盛名。
臺灣國立東華大學怎么樣?本人在國內985高校,如果去那交流一個學期,劃算么?國立東華大學在臺灣算是比較新興的公立學校,整體可相當於大陸的211院校.校園是在臺灣的東部花蓮縣壽豐鄉(xiāng),算是很郊區(qū),當然校園大小也是全臺公立學校中數(shù)一數(shù)二.由於地處偏遠,所以近來發(fā)展有限,分數(shù)線始終無法有明顯上升.
若你是985院校的學生,到東華大學交流大概尚可接受,該校的師資還是有不少洋博士學位的教授.
其馀為個人所寫概況,供你作為參考:
國立東華大學:位於花蓮縣壽豐鄉(xiāng),另有位於花蓮縣花蓮市的美侖校區(qū).東華不屬於在臺復校的學校,與大陸的東華大學沒甚麼關系.也是所成立時間才短短十幾年的學校,并為臺灣東部第一所綜合大學,校園面積非常廣大,僅次於屏東科技大學,校園里的環(huán)境當然是很不錯的.東華也在前幾年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并,原花教大目前已改成美侖校區(qū).學校有文商理工及教育專業(yè),也是地處偏遠,可能是因位於花蓮所以分數(shù)比起暨大來說算是比較有被影響到.無論是文商理工專業(yè)分數(shù)皆近似私立的元智、淡江.因此以整個國立普通大學來說大概只能位於中間至中下左右,即使如此在全臺灣還是所不錯的大學.2011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獲補助3761萬臺幣.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
qs中國大學排名如下: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香港大學
4、復旦大學
5、香港科技大學
6、香港中文大學
7、浙江大學
8、上海交通大學
9、香港城市大學
10、香港理工大學
11、臺灣大學
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3、南京大學
14、國立清華大學
15、同濟大學
16、武漢大學
1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18、國立成功大學
19、中山大學
20、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21、北京師范大學
22、南方科技大學
23、香港浸會大學
24、西安交通大學
25、臺灣科技大學
26、澳門大學
27、華中科技大學
58、臺灣師范大學
29、天津大學
30、南開大學
31、北京理工大學
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3、山東大學
34、華南理工大學
35、臺北醫(yī)科大學
36、廈門大學
37、國立中山大學
38、北京科技大學
39、上海大學
40、四川大學
41、東南大學
42、國立臺北理工大學
43、長庚大學
44、吉林大學
45、中南大學
46、中國地質大學
47、國立中央大學
48、華東師范大學
49、西北工業(yè)大學
50、大連理工大學
51、華東理工大學
52、湖南大學
53、嶺南大學(香港)
54、國立政治大學
55、中國電子科技大學
56、中國農業(yè)大學
57、南京理工大學
58、中國人民大學
59、深圳大學
60、蘇州大學
61、重慶大學
62、澳門科技大學
63、國立中興大學
64、北京工業(yè)大學
65、暨南大學
66、蘭州大學
67、西北大學(中國)
68、北京外國語大學
69、北京交通大學
70、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71、北京郵電大學
72、哈爾濱工程大學
7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74、國立中正大學
75、武漢理工大學
76、西交利物浦大學
77、長榮大學
78、中國政法大學
79、中原基督教大學
80、逢甲大學
81、輔仁大學
82、國立東華大學
83、臺灣海洋大學
84、上海外國語大學
85、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
86、元智大學
87、國立臺北大學
88、上海財經(jīng)大學
89、東吳大學(臺灣)
90、西南大學
91、臺灣淡江大學
92、東海大學
2022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
1、麻省理工學院、美國
2、牛津大學、英國
3、斯坦福大學、美國
4、劍橋大學、英國
5、哈佛大學、美國
6、加州理工大學、美國
7、帝國理工學院、英國
8、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大學、瑞士
9、倫敦大學學院、英國
10、芝加哥大學、美國
11、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12、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
13、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
14、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瑞士
15、耶魯大學、美國
16、愛丁堡大學、英國
17、清華大學、中國大陸
18、北京大學、中國大陸
19、哥倫比亞大學、美國
20、普林斯頓大學、美國
21、康奈爾大學、美國
22、香港大學、中國香港
23、東京大學、日本
24、密歇根大學、美國
25、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
26、多倫多大學、加拿大
27、麥吉爾大學、加拿大
28、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
29、曼徹斯特大學、英國
30、西北大學、美國
請問大家知不知道臺灣東華大學在個專業(yè)的排名?。颗_灣的哈?還以為是上海那個!臺灣的東華,勉強算是個中等,法科的東吳還算強,臺灣只有臺大、清華、交大、成功、陽明、中山這幾間頂尖公立大學有名點。
而島內排名方面,臺灣并沒有真正權威的完整大學排名,當然也有按每年高考成績的排名,僅供參考。臺灣通常是公立的、老牌的大學比較好。
東華是新的公立大學,在全臺灣公立大學中,大概排名中間,不算很強。不過東華位于風景優(yōu)美的花蓮,校園也建設得相當漂亮,來這里念書環(huán)境是不錯的,交流一下,看看東華的風景還是不錯的。
地理位置
國立東華大學,位于花蓮縣壽豐鄉(xiāng)志學村
學校簡介
創(chuàng)立于1994年,占地256公頃(不含海洋生物科技學院),是繼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昔日為國立花蓮師范學院)之后,在花蓮所成立的大學。現(xiàn)有管理、理工、人文社會科學、原住民民族及海洋科學學院等5學院,計有博士班12所,碩士班24所,學士班22系及碩士在職進修專班7班。
機構設置
||理工學院
數(shù)學系暨應用數(shù)學研究所
物理學系暨應用物理研究所
化學系
生命科學系暨生物技術研究所
資訊工程學系暨資訊工程研究所
電機工程學系暨電機工程研究所
光電工程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生物技術與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
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奈米科技K-12教育發(fā)展中心
東區(qū)奈米科技前瞻人才培育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中國語文學系
英美語文學系暨比較文學研究所
創(chuàng)作與英國文學研究所
歷史學系
經(jīng)濟學系暨國際經(jīng)濟研究所
運動與休閑學系
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
公共行政研究所
教育研究所
學士后教育學在職研究所
財經(jīng)法律研究所
學士后財經(jīng)法學在職研究所
數(shù)字媒體創(chuàng)意與科技整合研究所
數(shù)字文化中心
亞太區(qū)域研究中心
大陸研究中心
||管理學院
企業(yè)管理學系
會計學系
信息管理學系
財務金融學系
國際企業(yè)學系
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觀光暨游憩管理研究所
環(huán)境政策研究所
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
臺灣東部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
||原住民文化與民族學院
民族文化學系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族群關系與文化研究所
民族發(fā)展研究所
民族藝術研究所
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
原住民傳統(tǒng)藝術研究中心
南島語系文明研究中心
||海洋生物科技學院
海洋科學學系
海洋資源學系
海洋資源研究所
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海洋生物基因轉殖研究所
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
海洋生態(tài)研究中心
海洋科學與政策研究中心
||共同教育委員會
語言教學與研究中心
師資培訓中心
藝術展覽與文化中心
東華植物園qs排名2022
眾所周知,QS中國大學排名在國內外的認可度一直都比較高,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們選擇學校的參考標的。最近,2022年的榜單已經(jīng)出來了,為了讓各位家長和學生們能夠更加明確的選擇學校,為大家?guī)砹藂s中國大學排名2022,以供大家參考了解下面趕緊來看看吧!
?——qs中國大學排名2022完整榜單: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香港大學(HKU);
4.復旦大學;
5.香港科技大學(HKUST);
6.香港中文大學;
7.浙江大學;
8.上海交通大學;
9.香港城市大學;
10.香港理工大學;
11.臺灣大學;
1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3.南京大學;
14.國立清華大學;
15.同濟大學;
16.武漢大學;
17.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18.國立成功大學;
19.中山大學;
20.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21.北京師范大學;
22.南方科技大學;
23.香港浸會大學;
24.西安交通大學;
25.臺灣科技大學;
26.澳門大學;
27.華中科技大學;
28.臺灣師范大學;
29.天津大學;
30.南開大學;
31.北京理工大學;
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3.山東大學;
34.華南理工大學;
35.臺北醫(yī)科大學;
36.廈門大學;
37.國立中山大學;
38.北京科技大學;
39.上海大學;
40.四川大學;
41.東南大學;
42.國立臺北理工大學;
43.長庚大學;
44.吉林大學;
45.中南大學;
46.中國地質大學;
47.國立中央大學;
48.華東師范大學;;
49.西北工業(yè)大學;
50.大連理工大學;
51.華東理工大學;
52.湖南大學;
53.嶺南大學(香港);
54.國立政治大學;
55.中國電子科技大學;
56.中國農業(yè)大學;
57.南京理工大學;
58.中國人民大學;
59.深圳大學;
60.蘇州大學;
61.重慶大學;
62.澳門科技大學;
63.國立中興大學;
64.北京工業(yè)大學;
65.暨南大學;
66.蘭州大學;
67.西北大學(中國);
68.北京外國語大學;
69.北京交通大學;
70.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71.北京郵電大學;
72.哈爾濱工程大學;
7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74.國立中正大學;
75.武漢理工大學;
76.西交利物浦大學;
77.長榮大學;
78.中國政法大學;
79.中原基督教大學;
80.逢甲大學;
81.輔仁大學;
82.國立東華大學;
83.臺灣海洋大學;
84.上海外國語大學;
85.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
86.元智大學;
87.國立臺北大學;
88.上海財經(jīng)大學;
89.東吳大學(臺灣);
90.西南大學;
91.臺灣淡江大學;
92.東海大學。
好了,以上關于“qs中國大學排名2022完整榜單,2022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相關介紹,希望有所幫助!